格格不入︱ 我是激流島上一棵樹。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蘇丹走路──側寫Jalan Sultan
大清早的蘇丹街
外勞們聚集的跳蚤市集:
開埠先輩的奮鬥史
可以在這裡找到
各族同胞爭取獨立的口號
可以在這裡找到
揮汗打拼生活的日子
可以在這裡找到
經濟起飛後的幸福臉孔
可以在這裡找到
但是我卻買到一個
假貨──
一個貪婪的嘴臉
一隻拆除歷史的神手
一顆射向和平的催淚彈
一注撲滅民主的化學水槍
甚至幽靈選民的身分證
都在這裡找到
在蘇丹街走路
觀看一路上的賊貨
唯有一顆破碎的心
是真的
注:清晨到蘇丹街,街道上琳瑯滿目的什貨,有電話機,項鍊,衣服,單隻拖鞋,手機等。外勞或蹲或站著挑選,這些大概是得來不易的贓物,在太陽底下大喇喇的招攬生意。讓人聯想到這個國家搶走了人民的健康與土地,若無其事地展現得來不易的財富。
ENARA TNRAZA
你是誰?
一個馬來西亞,人?還是
一名我所不認識的馬來先驅,土地王子
是幾百年歷史的王朝後裔
還是開埠的商賈地紳
在這個炎熱的泥沼地
在這個你爭我奪的開發地
一棟紀念你的高樓
安靜得像首都內的墓碑
殘破的階梯
禿起的磚瓦
鴿群帶來的白色糞跡
以及烏鴉叼來的動物屍體
一個馬來西亞人,我 途經
注視這個奇怪的姓名
搞不清楚你來自何地
你的子嗣是現今
哪一個國家領袖
他的品德
他的功績
他的手段
值得你驕傲嗎
我是一名馬來西亞華裔
剛從外國畢業回來
重新認識自己的國家
解析權謀者的華麗語言
最終拼出你的名
代表了血腥暴動
與未來一場避免不了的災害
在關丹,邊佳蘭,巴西古當,
在我們家的後花園
一陣恐懼襲來
在被你陰謀佔據的這塊沃土上
那一晚
我必須撤離
包覆歷史留下的傷口
踏上父執輩的逃亡路線
我必須喬裝撤離
這個鼠輩橫行之地
我必須永遠撤離
而且我恨你,因為
我必須離開我的母親
我必須離開孕育我的出生地
後記:周日途經Jalan Raja Laut,看見Menara Tun Razak的殘破招牌,有感。
出城記
1.
仔細聆聽這首催眠曲
掏出對國家的信任
購買一張回家的車票
2.
相信友族的善意
跟著他前往吹笛人的海岸
“You Jump, I Jump!”
3.
在富都車站的甬道
沒有一輛是接我的南瓜車
仙女棒一指
車伕通通變成老鼠
我跳上月台
變成了灰姑娘
4.
“Rosak,Rosak”
是最好不過的藉口
是壞了不關我事的藉口
是光明正大騙了你的藉口
還有什麼雜不啷噹的藉口
聽到你Botak Rosak!
5.
誰能帶我回家
走過一個山寨一個虎穴
翻過一處泥沼一個窟窿
有人要乘坐冷氣轎子
前往太空摘月
我卻被困在Puduraya的深坑
製造怒彈
6.
該醒了吧
不要等到2020
不要等到國家的空頭支票
不要等到阿窿來潑漆
不要等到什麼都騙
7.
只要一小步,就能
踏出謊言的迷障
破解獨立後的傳言
我始終相信:Boleh!
8.
我們是城外的異議份子
我們是城內的安樂居民
因為城內腐敗
於是我們拿起傢伙掃
我們是愛乾淨的安樂份子
9.
不要聽這首愛國歌曲
它也是催眠曲
不要相信吹笛人的話
當他自稱是土地的王子
10.
花點辛苦錢
買個普通的座位
離開充斥大夢的
Kuala Lumpur
註:在富都車站購車票回新山,卻被帶往車站外的麥當勞,才發覺被騙,立即回到車站要求退票,再到Tasik Selatan重新購票,才得以脫身。
[ 點閱次數:192433 ]
──兼談陳文恬現象與7、8、9字輩詩歌創作關係
It matters little whether a poet had a large audience in his own
time. What matters is that there should always be at least a small
audience for him in every generation.
T.S.Eliot < on poetry and Poets>
2007年8月,我和邦尼到居鸞中華中學講詩,會後寫道「當大家作鳥獸散時,終於有幾個學生上前來買詩集,其中一個小女生低聲問:寫詩一定要講究意象嗎?什麼是意象?為什麼要寫詩?」這小女生便是陳文恬。後來幾次前去鑾中演講和放映影片,陳文恬以校友身分參加,終於有機會在活動結束後坐下來聊聊,就像許多小女生一樣嘰嘰喳喳笑談所見所聞,我靜靜盯著一雙雀躍的青春之翼在無邊無界的空間揮舞,此時她的腦海是多麼繽紛燦爛。
陳文恬還在鑾中求學時,就參與了校內外各類大大小小的文學獎,並獲得散文和詩歌組的獎項。那些中學時代的作品,我沒來得及閱讀,直到她以〈媽媽,我問你噢〉獲得第10屆花蹤文學獎新秀組新詩首獎,才又讓我記起她(當時她已在上海念中醫)。我遂在MSN上向她邀得2009年以前的創作,以新詩佔多數,計劃寫篇東西談談陳文恬的詩。
面對年輕的創作者,尤其是新詩寫作者,因其創作生命太早太少,處於學習和摸索的青澀期,實不足以為文介紹,甚至有待觀察,也許早夭也不一定。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意在鼓勵和催動這些新聲,同時觀察8字輩以降的詩歌創作語言和概念問題,作為當前詩歌創作的參考與省思。
一首詩的誕生與完成
里爾克曾說:「說到詩,是不會有什麼成績的,如果寫得太早了。我們應該一生之久,儘可能那樣久地去等待,採集真意與精華,最後或許能夠寫出十行好詩。」我認同這句話,一首詩是需要等待,而且値得等待的。他可以是靈光乍現的三言兩句,也可以是蜻蜓點水的留白,但一首詩更要有足夠的內涵去哄托那個呼之欲出的慾念。說難不難,在這之前需耗去多少時間與心神去練習、推翻、建立、解釋。
從陳文恬開始,我們看到一個敖敖待哺的新詩新生兒,怎麼從他人的詩作吸取養分,怎麼模仿人家的「說話」與「動作」。尤其她喜愛的作品,不斷在她的「習作」中出現對方的影子。這些都是必然的功課。一首詩的準備工作,何其漫長,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準備妥當,什麼時候才能寫出一首屬於「自己」的詩。
2007年,陳文恬分別有兩首得獎情詩:〈訪客的海〉〈沉默〉。〈訪客的海〉主題渙散,每段各自為主,似是由幾首短詩串聯起來。但她掌握了其中意象,如第二段「你輕輕叩敲我的腦門/給我帶來一整片海/我就會像魚那樣不斷/溶化成水」、第四段「清晨夜晚用大量大量的水/把你刷清/直到/夢裏也不會有泡沫」。〈訪客的海〉和〈沉默〉的語言系統是相通的,前者是後者的練習,〈沉默〉的主題明晰,讀得出作者的思考與沉澱,不急不徐講述躺在搖椅上的父親,外在與內在的對話,轉化成一個個意象。
第一段「這樣每吸一口煙/吐不出的,就遺在父親的左胸裏了」是個好開始,接著是作者的渴望「可不可以/不斷把自己的身軀縮小/換上童裝/撈取一瓠童年流光/溶化我們之間的空隙?」,然後帶出全詩的刺點「父親如此不斷/被梗塞在喉間,咳不出的是/坐在左邊的我」,最後「把筆拋棄/把嘴巴……/噓。深深一擁」,便完成了關於「沉默」的始末,帶出了對父親的情感。
但是,陳文恬沒能繼續寫出佳作,在2008年的〈你身後的殘影是一枚葉〉重複使用了葉、雨水、大地、魚、風的意象辭,因為慣用的辭彙約束了思想的開放,想像空間縮小,老套的語言系統,寫到最後盡是「枯萎的葉」。雖掌握了詩歌該有的意境結構──「我這枚沒有方向的葉/枯萎,沒有顏色的/並裝著好多風聲/掉了」,相對於天馬行空的詩心,我更欣賞與鼓勵後者,年輕的心該有活力,詩作才具影響力去感動周圍的人群。
另一首〈陽光與天空〉,顯然是受我的影響,她用了〈台北蒼蠅〉的格式進行鋪成,把蒼蠅置換為太陽,結尾卻又臨摹了我的一首短詩「到底城市發生了甚麼/雲朵是知道的/它哭了很久很大聲/它哭了很久很大聲」(木焱〈台北〉),寫成了「陽光,世界發生了什麼/天空是知道的/它藍得很深很久/很深很久」。學習是成長的路,但我不經要問,抄襲與模仿的界線,初寫者要懂得運用「偷來」的養分「轉化」成為自己的,不是盲目的「嫁接」喜歡的詩句,拼貼成一首詩。在擔任中學文學獎評審時,我就看到許多年輕寫詩者,似乎把詩當成詞句重組的文字遊戲,招數著實漂亮,卻沒能打進我的心坎裡。
一首詩的完成在於詩心的呈現,一個詩人的誕生在於他的自覺。如何從學習的道路走向自己的道路,如何開創自己的步伐,如何從其他藝術表現找到詩歌的養分。我想,才是身為一個創作者應該醒覺的地方。
穿過戰爭的彈孔,詩人對望
到了2009年,陳文恬交出令人滿意、眼睛一亮的32行詩,當時她剛19歲,以〈媽媽,我問你噢〉參加花蹤文學獎新秀組。這首詩以時事入詩,運用小孩獨白語調控訴戰爭的冷血,從天真無邪的詢問媽媽「泥土乾淨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呢?」切入「會不會像春天,屍體上/開出的花朵」,掀開了殘酷的序幕。作者循著戰事的聲音──浪潮聲、刑場的雨聲、語言是子彈(聲)、椅背很冷很空的聲音──,「我沒有大聲」按耐住行將爆發的憤懣,把一路來親眼目睹的死亡告訴媽媽。結尾的一句「我很乖/媽媽,我不要睡了/我可以醒來了嗎」扣緊讀者心弦,獨白的小孩怎麼了,更多的小孩已經醒不過來了嗎……
〈媽媽,我問你噢〉以簡潔的結構,精鍊的意象打動評審,獲得新秀組首獎。這種詩歌形式雖然常見,但初寫者難掌握,將時事和感想溶入詩文中更是挑戰,陳文恬想必經過許多練習(她自己寫道感謝北島的《午夜之門》給她的靈感,才有了這首詩)才寫出這首不可多得的詩作。然而這首詩是否屬於自己,代表自己,是發自於內心,與之共鳴,我不得而知。爾後,在上海求學的日子裡,我不見她創作詩歌倒是事實。這恐怕就是我所擔心的詩人的早夭,和她的學姊林詩婷一樣,得過新詩首獎以後創作便此中斷。
其實不只有陳文恬、林詩婷莫名停下詩筆。自從游川短詩獎舉辦以來,學生創作者踴躍參與,因而誕生了數十名學生詩人,其中以鑾中生最多,成績也最好。不過,試問,這些文學獎獲獎人,後來怎麼沒有繼續往創作的道路發展,因為升學壓力,還是熱情已退,或者認為文學無用而放棄。我只能慨嘆:鑾中學生獲獎最多,繼續寫的卻沒有一個。
國內許多大小文學獎,獎金優渥,的確吸引了「檯面下」的創作者。從大專文學獎、大將文學獎、海鷗文學獎、星雲文學獎、花蹤文學獎、嘉應散文獎、南大微型小說獎等脫穎而出的得獎者,除了幾個跟我同輩的作家,其他都是聞所未聞的新人。本來值得鼓舞的,這些新人卻是文學獎「獎金獵人」,一旦獲取獎金便不再創作,或者一年只寫一至兩篇參賽作品,完全背離文學獎的宗旨。文學獎淪為利益爭奪的戰場,得獎人像個市儈的商人,文學的精神蕩然無存!
一個年輕創作者,縱然有再好的作品(只能和同辈的相比),若只寫個一兩篇,很快就被世人遺忘,對於自己的創作也不會起到幫助,等於白費功夫。
8字輩,後馬哈迪時代的抒情詩人
2003年,也就是9年前,由曾翎龍發起編著一本年輕詩人自選集《有本詩集》。我們試著翻開它,算一算7字輩詩人(當時20來歲):周錦聰、林健文、陳耀宗、張惠思、羅羅、陳燕棣、木焱、曾翎龍、龔萬輝、黃惠婉、劉藝婉、Skyblue、張瑋栩、周若濤、楊嘉仁、翁婉君、駱雨慧、劉慶鴻等共18位,若加上未及收錄的邢詒旺、劉富良、周若鵬、赵少杰、洗文光、許裕全,竟然高達24位詩人。那時,這些詩人早已浮在「檯面上」,擁有一定的創作實力,在各大報刊、文學刊物發表作品,亦獲得文學獎的肯定,至今幾乎皆有出版與獲獎的紀錄。
但是,輪到目前23歲以上,32歲以下的8字輩卻寥寥無幾,數得出來的,例如:林頡轢(eL)、那天晴、王修捷、謝明成、林韋地、方肯、李宣春、薇達、陳偉哲、蔡穎英、吳鑫霖、周天派等11位。在報刊上積極發表詩作的有eL、陳偉哲和蔡穎英,李宣春、謝明成、方肯寫散文(謝、方兩人皆曾獲得台灣時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和其他散文獎),薇達、那天晴和王修捷寫小說,吳鑫霖則主要寫書評。林韋地的書寫較龐雜,雖鮮少在報刊發表,卻已出版了兩本文集《在第一本書之前》、《不可一世》,是個有計畫性和抱負的創作者。周天派則以詩集《海的孩子》作為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第八屆畢業作品,並獲2009年高雄文學創作獎助計畫新詩類首獎,目前擔任教職,近來於聯合報副刊發表短詩。飛鵬子則在2011年底由黑眼睛文化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重要線索》。林曉珊和曾宇雪兩人都是怡保師範學院畢業,晚近才加入創作的隊伍。
令人納悶的是我在主編《蕉風》第495和496期「摇摇头八字辈展」專號(2005),即收入眾多8字輩創作者:孫松清、林頡轢、林韋地、十兒(那天晴)、廖婉真、謝明成、林明發、黃樹發、黃益啟、羅成毅、李宣春、戲子無情、陳凱祥、堂詰科德、盧潔欣、鄭彩萍、謝佳霖、李建傑、藍海韻、何俊毅、郭史光治、方肯、阿鯨、Bryan、吳鑫霖、王修捷、小穎。而現在仍持續創作與發表的僅剩下11人,寫詩的就更少了。過些時日是否會再汰換一次,變得更少,實在令人擔憂。
自《有本詩集》出版以來,七字輩宣告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學世代,逐漸在馬華文壇上確立了各自的位置,留下供後辈學習的著作,進而影響後辈的創作觀。反觀8字輩宛如一盤散沙,其中雖有紅花綠葉(或許曇花一現)也只是個體戶,不能代表一個世代的文學風格與走向。所以,是否仍以「字輩」歸納這一群創作者,便顯得毫無意義。我倒覺得,可以「後馬哈迪時代的抒情詩人」稱之(台灣詩人羅浩原曾以「後陳水扁時代的抒情詩人」概括台灣六年級以降詩人們),以當時的社會、政治風氣作對應,更能看出8字輩以後的創作者的精神所在與人文關懷。
怎麼可能他的文字變得好厲害
在這些後馬哈迪時代的抒情詩人中,eL似乎是一個例外,他後來居上(應該說無意間走到),帶來了清新的詩歌,給馬華詩歌注入一池活水。端看〈末日〉,便見一個詩人形象之確立──擺脫前輩的風格,自創語言,獨領風騷。
太陽太癢 雨如砒霜 太陽太亮 雨如產房
eL曾獲得大專生文學獎詩歌組首獎、全國大專文學獎詩歌組首獎以及2009年海鷗文學獎新詩組特優,詩作主要發表在《向日葵》雜誌、南洋商報南洋文藝和台灣的《衛生紙》詩刊,因為風格獨特,曾被《衛生紙》主編鴻鴻當做主題詩歌「最後的田園詩」。瀏覽eL的部落格〈內部的細節〉(http://el1982.blogspot.com),每一篇都是驚喜加「怎麼可能」(台灣詩人隱匿詩集名稱),如〈文字〉
一開始我的文字都在: 岩石。河流。樹。鳥。黃昏。 骨頭。山。霧。雨。月亮。人。 彩虹。谷。風。太陽。 後來我的文字有外來:
神手。廢料。家私。羽毛球。偶像劇。 焚化廠。填海。煙霾。酸雨。阿姆斯壯。人口販賣。 花花公子。發電廠。抽風機。墨鏡。
最後我的文字變得好厲害: 土石流。水銀超標。溫室效應。憤怒鳥。剩男剩女第一號殺手。
大屠殺。海嘯。星球移民。地下水污染。星際大戰。大減價。 偷拍。輻射。颱風。熱浪。
作者列出了屬於後面三類的文字:一開始我的文字都在、後來我的文字有外來、最後我的文字變得好厲害。從自然的河流、樹、月亮等詞彙變成外來的神手、焚化廠、偶像劇,到最後哪個才是自然或人造,哪個才是根本,擾亂了自我的價值判斷,「變得好厲害」的文字卻換來無止境的災難,是一首赤裸裸的社會諷刺作品。eL善於用調侃的口吻去顛覆事物的價值,甚至完全抽去事物的內在,在讀者面前呈現出簡單和純真──原來是那麼可愛!
又如組詩〈浮世繪〉,將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謠和台灣民歌〈橄欖樹〉等進行分段拆解,兩行即一個題目,反映的也是大家熟悉的社會人事物。一首歌被作者當成了物件,以詩的方式重新裝配成其他物件,如【偷渡客】不要問我/從那裡來,【航海員】我的故鄉/在遠方。現成物變成eL的一大創作元素,也可以說eL給予這些舊事物老東西一個新的意義。以現成歌詞作為詩歌的媒材,這種創作類型在台灣現代詩歌史中並不陌生,但值得嘉許的是eL的大膽及再創新的嘗試。
【流亡者】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泌尿科醫師】 為了天空飛翔的 小鳥 【婦產科醫師】 為了山間輕流的 小溪 【房屋發展商】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 流浪 【連環殺手】 還有 還有 【環保專家】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橄欖樹 【棄嬰】 不要問我 從那裡來
eL在08,09年創作比較多的短情詩,語言也較中規中矩,例如〈愛情〉:只要我一說法語,或許/我們的愛情就會變得/浪漫。但我始終只說華語/天空的星星/有海中破碎的倒影。喜歡鴻鴻,崇拜辛波斯卡,受到陳強華鼓勵的eL到了2010年詩風一轉,文字突然生動活潑起來,作品增加了遊戲性,對社會時態的針貶與戲謔更是直接,讓人讀來不只舒坦(終於有人發洩這股鳥氣),因為每一篇都切中問題的核心。我必須說這是一位自覺的詩人,主動解開語言的枷鎖,釋放詩魂,走屬於自己的路。不管被投籃還是被刊登,詩先寫給自己,詩先訴說自己(的週遭),感動自己,然後感動別人。這點,eL很清楚,他認識到詩歌的本質,繼續靠生活來提升創作能量。
從文學獎出發,在臉書上聚集
至於9字輩,黃子揚、李晉揚、張勃星、盧姵伊、馮垂華、陳文恬等6位已嶄露頭角。李晉揚是繼陳文恬之後的花蹤新秀組雙料首獎得主,是令人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新聲。其他人則零星出現在各類文學獎名單上──馬願越、中外五方、莫子寒、蔡綺琳、莊祖邦,無法得知是否會持續創作。
我覺得,獲得文學獎的肯定只是一個開端,至少要經歷未來五年的磨練,才能確立自己的創作者身分。而多數8、9字輩的創作者在時間洪流中,不是停筆,就是不夠積極,專注力也不夠,有時寫詩,偶爾寫散文,最後卻寫小說去了。這些半途棄文的人多數看重技藝的搬演與形式的追求,在學習創作中喪失文學與藝術的精神性,只重外表不求內在,很快就被其他新穎的東西吸引去。
不過,目前創作力旺盛的幾名9字輩作者,仿佛讓我看到些許希望,我在這裡稍作介紹,並附上他們的部落格:
陳文恬 ◎B612星球http://sapotien.wordpress.com/
1990年生於柔佛居鑾,目前就讀於上海醫藥大學。獲得多次鑾中文學獎新詩與散文組獎項。2009年更獲得花蹤文學獎新秀組新詩與散文雙首獎。
馮垂華 ◎老垂的陋室 http://holmes90.pixnet.net/blog
1990年生於新山,現就讀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與中文系。曾獲第二屆星雲文學新秀優秀獎、寬中文藝營創作獎新詩首獎、第八屆寬中文學獎優秀獎等。作品散見在《南洋商報》、《記號》等處。目前正和朋友嘗試籌劃一本小說合集,以城市為背景,寫城市裡的故事。最後,我的生命会是一首诗,詩會是我生命的最後。
張勃星 ◎When I Sing Alone http://zerosing.wordpress.com/
1990年生於登嘉樓,現就讀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作品見於《中文•人》、《星洲日報》、《光華日報》。曾獲第七屆林君鴻兒童文學獎首獎、第三屆游川短詩創作獎佳作獎、第十七届新纪元全國大專文學獎詩歌組次獎及小說組佳作獎。
壞孩子 ◎失語癥 http://anonymous0807.pixnet.net/blog
1991年生於怡保,現就讀於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微生物系。文章曾發表於《學海》及星洲日報《文藝春秋》。關於寫作,她打算繼續當個大難不死的幸運小孩。
李晉揚 ◎晴天的夜晚 http://silveradventure.blogspot.com/
1992年生於檳城,現就讀馬來亞大學機械工程系。曾於《星洲日報》文藝春秋版、馬華文學網絡文藝版及《記號》發表小說及詩。曾獲遊川短詩創作獎學生組第三名及公開組佳作,星雲文學獎新秀兒童文學特優獎,花蹤文學獎新秀新詩及散文首獎。未來想繼續嘗試文字的更多可能性。
盧姵伊 ◎時光之城 http://wandering1993.blogspot.com
1993年生於吉隆坡增江,現就讀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僑修部。文章曾發表於《學海週刊》後浪坊、《記號》及星洲日報《文藝春秋》。曾獲第三屆游川短詩學生組佳作獎、第二屆星雲文學獎新秀散文首獎、第十一屆花蹤文學獎新秀散文評審獎。創作觀是表達、身份認同和記錄。現在處於多看書多投稿的狀態,有計劃出書卻不急於一時。努力經營時光之城。
蔡綺琳 ◎qilinx部落格 http://qilinx.blogspot.com/
1993年生於柔佛昔加末,目前在芙蓉就讀大學先修班。小說作品發表於《學海》後浪坊及星洲日報《文藝春秋》。曾獲星雲文學獎新秀小說首獎,花蹤文學獎新秀小說首獎。只想好好書寫。
黃子揚 ◎昨夜的墻垣 http://memoirs.blogkaki.net/
1993年生於吉隆坡,森美蘭汝來人,目前修讀大學先修班。作品散見於《星洲日報》文藝春秋、《南洋商報》南洋文藝、《馬華文學》、《蕉風》、《記號》。曾獲全國華文創作比賽獎、嘉應散文獎、新紀元文藝營獎。認為生命經過沉澱后沁出的文字最馨香。
我羅列的這些新人,除了得過文學獎,亦在報刊上發表作品,更積極參與編輯網路刊物。不論留台、留華或在地求學,他們彼此認識,之前在學海論壇(www.xuehaiblog.com)與後浪坊交流,之後在臉書、部落格上切磋,在文學獎頒獎禮上惺惺相惜,逐漸形成一個生氣蓬勃的小文學圈。如果他們能夠堅持,相互牴勵,幾年後定能為馬華/華馬文學增添不同凡響的一筆。
然而我不禁要問,整個馬華文壇只培育出幾名9字輩創作者,其他人呢,在哪裡,又在哪裡聚集發聲?我看到文學愛好者和初寫者像孤兒被遺棄在文學邊緣,沒有人領路。馬華文學不只沒有讀者,連創作者也悄然離去,整個文學脈絡已逐漸乾涸斷裂。馬華作協出版的《馬華文學》雜誌和馬華文學館主持的《蕉風》雖然提供了發表園地,卻只有被動的等待文學幼苗的叩問,馬華作協和馬華文學館應該發揮更大的功能,當一個領路人。反而,《學海》的學記活動、出版社與學校團體的文藝營、文學講座、藝文表演帶動了不少學子接觸文學,開啟創作的道路。但是僧多粥少,影響很快就被時間給沖淡。
另外,7、8、9字輩創作人數的懸殊,連帶影響世代間的對話也是主因。8字輩數量上相對「弱勢」,無法握有屬於自己的話語權,跟在7字輩詩人的屁股,牙牙學語,詩歌的質與量相形見絀,無法成為後來的9字輩的學習對象。9字輩雖然還在嬰兒奶嘴期,不能靠8字輩的帶領了(說真的,也沒人願意帶領),9字輩得自己來,擺脫世代斷裂的鴻溝。他們得更積極學習自覺,摸索與成長,自覺怎麼做個創作者,怎麼來先感動自己再感動別人,怎麼創新,拉長創作的強韌生命力!
在《記號》留下你們的記號
特別提到,在大馬唸國大的壞孩子(伍倩雯)跟在台灣唸政大的馮垂華在網路上結識,進而一同創辦屬於自己世代的網路文藝雜誌《記號》。壞孩子談及創辦初衷時說:「一開始創辦,是覺得新生代需要一個平臺發聲。但慢慢上了軌道以後,就演變成希望能提醒讀者,文藝本身就從生活開始,因注意到一些人認為文藝跟現實生活脫節,因此覺得有提醒的必要。再後來,垂華提議讓《記號》代表九字輩,不過以上的宗旨都會保留。」不管《記號》是否代表九字輩,這本刊物的宗旨已明白告訴我們,這是屬於他們世代的舞台,他們擁有自己的發言權了,對於年輕創作者來說,被「看到」等於被「肯定」,同時建立起信心。翻閱《記號》第八期的彩虹專號(http://issuu.com/jihaoliterature/docs/issue_08_120112),才發現失蹤的八字輩作者郭史光治在這裡潛水已久,台大中文系畢業的他,發表許多以台灣地景為題的短篇與長篇小說〈高雄202〉,在2011年底出版了個人散文集《愛戀蕩漾》。
繼續和壞孩子在臉書上聊到創作觀,她如是回應「表達可以很多方式,不一定只是寫,就看要表達的人本身。拍照、肢體語言,甚至眼神也是不錯的方法。要視乎環境,表達對象,還有要表達的那個人的想法。比如當時那個人面前沒有紙筆,沒有電腦也沒有手機之類的,不過有相機,也可以拍照的。表達這東西如果太注重於方式,反而會受那個方式局限。注重表達本身更好。」已然展現出一個創作者審視自己和創作關係的能力,依稀看出了她追求內在精神的渴望。
《記號》自2010年10月17日創刊以來,每兩個月發刊,在沒有經銷問題,沒有讀者壓力之下,《記號》雙人刊物,一個文編一個排版或兩個主編,造就一個讓9字輩世代可以凝聚起來的平台,可以期待這股不一樣的文學力量,茁壯成長。
而《記號》接下來即將改革,在一個不讓人民改革的國度,改革是多麼地珍貴,所以更讓人期待。不管「馬華文學始終被迫離散在國家文學之外,有國而無籍」(張錦忠語),我們仍舊培育文學的種子,不僅傳承文化,還要與時俱進。
哪裏有我,哪裏就有詩
回過頭來看19歲即得花蹤文學獎新秀組新詩首獎的陳文恬,沒機會經歷那樣的省思,太快享受勝利的果實,太快嘗到甜頭之後陷溺於滿足狀態嗎,直到喪失味覺與自覺心,成了早夭的得獎詩人,可惜之外還是可惜。
詩的道路不只一條,每一條都需要用時間去開墾,里爾克說的:「我們應該一生之久,儘可能那樣久地去等待,採集真意與精華……我們要有很大的忍耐力等著它們再來。因為只是回憶還不算數。等到它們成為我們體內的血、我們的目光和姿態,無名地和我們自己再也不能區分,那才能以實現,在一個很稀有的時候有一行詩的第一個字在它們的中心形成,脫穎而出。」
詩人善於等待,詩人是意象叢林中的獵人,捕捉靈光一閃的感覺,不靠偶然,而是付出耐心,用經驗換來成果。而我們都知道,當空氣微微顫動,握著的筆杆自動上膛,瞄準:
那裏有詩!</ on>
[ 點閱次數:175442 ]
一
回憶什麼時候開始寫詩:初中,教室與圖書館。
兩個詩意場所和一個易感性靈,往返之間擦出謬思的火花,美的追求,愛的憧憬與未來的想像。
二
文藝少年,海風吹,漫步沙灘,看椰影婆娑。
一些故事的情節和詩歌中的意境,於焉投影在視野中,把我變成了主角,開啟自己的故事。
三
投稿,唯一想的便是看見自己的作品刊登在文藝版面上,也是第一次向文學界亮出自己的名。
四
木焱。木取自於我的姓「林」,焱來自一本辭典末頁的罕用辭彙篇,意思為火花。好比一枝煙火,在天際劃破寂靜,絢爛後如流星墜落地面。
五
怎麼去定義第一首詩的誕生?我還不知道寫的第一篇算不算是詩,起碼是我當下的心情寫照,真情的抒發。我想,那已經離詩不遠,第一首詩或許就誕生在其中。
六
對照創作的年月日,可以在時間長河的哪一點尋找到我,寫作時的背景和心情。
七
我匿藏於詩中,但是可以匿藏的時間愈來愈短,現實的尾巴如惡魔伸了進來,攪擾私慾。有些詩因此被牽連而不潔,我只得拋棄;更多詩被我販賣給藝文販子,成為讀者的魚肉。
八
最難的創作是生活,在丕變的環境堅持自己,護佑那顆難得的詩心。生活是一首歷經時間焠鍊的長詩,不是靈光一閃的喜悅。
九
如果我不是一個詩人,便不會懷疑自己的存在。
十
對於我,創作是虛構的真實,如果你按詩索驥,將找不到那個我。
十一
創作年表僅僅是一部傳記的故事大綱,與你喜不喜歡以上我所選出的作品無關。
十二
到此為止,一切作廢。
[ 點閱次數:184986 ]
瞄準
的黎波里!
聯軍的鳥屎
掉在你老皺的臉皮
開出利比亞的茉莉
掏出權利的頭顱
拋向反對的群眾
編造支持你的聲浪
同屬於這片沙漠的種
今日的革命份子
追剿昔日的
石油是奶
美國是媽
不曾停下的哺乳與教訓
繼續餵以彈藥
沙漠必須開出花
來迎接和平的廢墟
恐怖份子無處躲藏
昔日盯著今日的
被海葬
同屬於帝國主義的玩伴
同屬於帝國主義的叛徒
這個世界已不再需要
聽話,快快交出利比亞
不要讓紅色的茉莉花
繼續開在聯軍轟炸的他方
註:1986年,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對利比亞進行空襲,造成700餘人死亡。2006年,美國宣布將與利比亞全面復交,將利比亞從支持恐怖主義名單中剔除。2011年2月,爆發反對格達費政權的反政府示威,政府方面則以武力鎮壓。3月19日,西方聯軍空襲利比亞,格達費至今未交出政權。
[ 點閱次數:185231 ]
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于理想,
越來越覺得上街頭是個正確的決定。
我們爲了旅行而旅行,
旅行中我們採集理想的種子。
儘管這可能很荒謬,
但真正的革命是由偉大的愛所引導。
愛慕我的人都將獲得激情的種子。
當我必須討論政治與經濟問題的時候,
我會像懷念著Teh tarik一樣想妳,
因為我仍然是一個馬來西亞人,只是
我走上一條比記憶還要長的路。
我不是解放者(人民必須解放自己)。
我不知道這場革命是否能成功,
我已經看到他們正在受苦。
我並不在意死亡,只要有人能穿起
我的黃襯衫繼續戰鬥。
這不僅僅是一種遊戲。
這不是登陆,倒像一次海上遇難,
在我胸口留下一個傷口的默迪卡廣場。
開槍吧!懦夫,
你只不過抓走了一千多人。
人不可以因為時代的艱辛
而失去心中的柔情。
噴水吧!懦夫,
我將站在人民一邊。
註:本篇修改自〈切格瓦拉說〉,以上句子皆摘錄自《切格瓦拉語錄。Che said》此本書籍(三聯書店出版)中切格瓦拉說過的話或其書信內容,並加入少許修飾成篇。
[ 點閱次數:23151 ]
是你發動聖戰
讓兩棟巨人崩塌成廢墟嗎
是你站出來用槍彈
將逞亮的美國蘋果打個千瘡百孔嗎
是你躲在阿富汗的地窖
聽著地上的人民被無辜轟炸嗎
是你宣揚了恐怖主義
使篤信神祇的人變成殺人工具嗎
911的元凶是你嗎
全球戰事的元凶也是你嗎
媒體把你的名字打成奧巴馬
這樣的鬧劇你還熟悉嗎
你的生代表了以眼還眼
你的死代表了以牙還牙
你被打爛的臉應該遮蔽
你的屍體應該還給敵營
在另一起災難發生前
我們得宣揚寬恕與放下
讓敵手放下點燃的砲彈
讓恐怖主義成為溫和主義
我們尊重所有被你殺害的人
我們同時尊重要你死的人
但是誰來尊重我們
我們是不殺戮的百姓平民
我們要問當我們閉上雙眼
我們要問地球上的生命
是誰想玩這場官兵抓賊的遊戲
是你奧沙馬,還有你奧巴馬
當然有你──布希
還有──你/妳嗎
[ 點閱次數:14844 ]
沒有人問過我誰是艾未未
我以筆名發表詩作與言論
發生在2008年的西藏暴亂
我是唯一用詩去鎮壓西藏的詩人
可我不知道有個大胖子
他用藝術在鎮壓暴力的軍隊
用藝術在弔慰川震的學童
用藝術在分析中國內政的毒奶
沒有人問過我誰是艾未未
現在我知道誰是艾未未了
他是一個搞藝術的留一把大鬍子
他爸爸是愛國詩人艾青
溫家寶曾經朗讀過艾青的詩
他是中國藝術文件倉庫藝術總監
他是北京奧運國家體育場鳥巢的顧問
他是在2011年4月3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被捕
從報紙、書刊、電視、博客、維基百科
我知道艾未未至今失去下落
沒有人問過我他現在人在哪裡,
犯了什麼罪,是否還活著?
沒有人敢問我這些問題在中國境內
沒有人會看見艾未未在問整個中國
沒有人會看見整個中國在審問艾未未
一個維權份子追求的自由、平等與正義
[ 點閱次數:14754 ]
無國籍詩人來到地球找尋食物,逐漸消瘦中。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