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台

藝文訊息、活動、獎項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短打貝克特/新紀元戲劇與影像系二年級生對外公演  ◎  平台計劃
劇場 2012-06-13 17:56:19
Bookmark and Share

新纪元学院戏剧与影像系
2012年第九届学生对外公演

短打贝克特

新纪元学院戏剧与影像系成立至今已迈入第八个年头, 每个学期学生都要必修一门排演的课程,去学习如何制作一个舞台剧的演出。2012年7月由本地资深剧场导演罗国文,联合作曲家黄楚原和影像设计区秀诒,带领一群新纪元学院戏剧与影像系毕业生何慧婷、叶宝君、以及二年级生陈冠杉、李宝宝,刘淑怡和李伟仲;演出世界著名荒谬剧作家萨缪尔《短打贝克特》。 尝试带领学生层层剥开贝克特6部短剧的神秘面纱,让文字与戏剧、音乐、影像和语言,在剧场相遇。

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贝克特一生共创作了30多个舞台剧本,其中有20多个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果陀》、《剧终》和《啊,美好的日子》。1953年,《等待果陀》在法国塞纳河畔上演,轰动了法国剧坛,使贝克特一举成为荒诞派戏剧流派中最重要的作家。《等待戈多》的成功,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自此以后,他相继创作了《结局》、《哑剧1》、《倒下的人们》、《最后一盘磁带》、《尸骸》、《哑剧2》、《啊,美好的日子》、《卡斯康多》、《喜剧》等。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果陀》,是人们对贝克特的既定印象,但它并非贝克特的全部。获得诺贝尔文文学奖以后,贝克特以时而尖锐讽刺幽默沉重的笔锋写下不少短剧,改变了我们想像世界的方式。《短打贝克特》将尝试剖析人在生命里不同的状态,传达生存之荒谬与难处,以简单的人物、无语或看似无意义的语言中,透过演出,观众得以在简约又不失质量的演出中探讨生存的本质。

《短打贝克特》将于2012年7月13日於董教总新纪元学院黑箱剧场正式引爆,敬请期待。

演出时间: 2012年7月13日/8pm 及 2012年7月14日及15日/3pm、8pm
票价: RM 20 成人 / RM 15 学生 / RM 10新院教职员与在籍学生

导演:罗国文
演員: 陈冠杉、李宝宝、李伟仲、何慧婷、叶宝君
制作执行:刘淑怡
原创音乐音效:黄楚原
影像设计:区秀诒
灯光设计:陈薇琪
造型与服装设计:廖汉鸿
布景道具设计:陈淑凤、林佩璇
舞台监督:陈冠杉
宣传、票务:刘淑怡、李宝宝
前台:苏中宏

[ 點閱次數:12848 ]

暫無回應

還沒有回應...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藝文資訊台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35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