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鵬部落︱ 周若鹏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有的事情一定要经过许多年以后,碰过许多钉子以后,跌倒无数次以后,痛过以后,哭过以后,才会明白。在这之前,释迦牟尼、耶稣亲自跟你说,你也听不进去。有的书也一样,时候未到,你就是读不进去。“心灵地图”就是这么一本书。
在我大约20岁左右吧,爸爸推荐我读《心灵地图》,我连第一章也读不下去,便束之高阁。作者M Scott
Peck是心理学家,写的是爱与成长,当时我阅历尚浅,于我如对牛弹琴。而吸收不了的岂止这本书,爸爸当年的话我也听不进去,自以为聪明,我行我素,多年以后回顾才发现爸爸说的都对,如果早点听信了,能少走多少冤枉路呀!最近辅助几个年青有为的同事和朋友,隐约看见自己当年的影子,同样自负、固执。我可以预见他们将碰上挫折,但那是好事,人真的要让针扎过(而且必须流血),才深切明白什么是痛,才知道不要硬往针床上跳。我也推荐他们读书,诸如《与成功有约》、《思考致富》、《还在学》等等,当然也包括《心灵地图》,但我知道他们十之八九将束之高阁。
多年以后偶然从书柜取出《心灵地图》,却是欲罢不能。作者的引言说,生命是艰难的,但如果我们接受了生命艰难这道理,就再也不艰难了,因为艰难与否再不重要了。作者谈真爱,并非感觉而已,而是真正愿意为对方的心灵成长而付出。书中的智慧和个案,和我个人的经历相互印证,像在人生漫长的隧道凿开了一扇又一扇的窗,窗外的光影中偶然有爸爸的影子,隧道里开始有他的回音:“我早就说过....
” 我哑然失笑。
就算同一本书,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重读,也有新的领会。诗人傅承得曾经说过读《红楼梦》的经验,年少看到的是爱情,年长后看到的却是家族兴衰,以致人生起落的唏嘘。说不定待哪天有空,我会再重读《心灵地图》,作者说的“恩典”(grace),当时也许不以为意,但这些年来莽莽撞撞却安然无恙,岂是凡夫若我所能解释的。
也希望我的同事朋友,多年以后会再发现他们书架上的书,会随手取下,然后一扇扇的窗户为他们豁然打开。
[ 點閱次數:8405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