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门︱ If frown is shown then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那天随意在十七区找了间照相馆拍照,无意中发现老板橱窗里放了好几架不同款式的尼康单反相机。
现在数码相机横行天下,那些单反相机都已经变成古董了。陪伴古董的,是几盒胶卷菲林,疏疏落落的排在一旁。彷佛深宫怨妃,旁边一定会伴随着老宫女一样,美丽的单反相机曾经风光,如今却和菲林寂寞的躺在橱窗封尘。
我多嘴问了老板老相机要价多少。不聊还好,一聊起单反相机,老板滔滔不绝说了一堆。从镜头到机身,如数家珍(否则他也不会开照相馆了。)于是我问他,既然对相机那么钟情,怎么还卖掉私家货。他听了神色一黯,道:“儿子们都不玩相机,我老了。留着也是浪费,就决定全卖了。”
诚然,相馆的营运模式近几年来颠覆得很厉害。那些暗房冲洗照片技术,如今都乏人问津了。曾经我对暗房充满兴趣,觉得那里是一个还原美丽的地方,而这个还原工作却必须在暗处进行,多神秘而孤独的职业啊。而且再美丽的照片,第一个欣赏的一定不是摄影者或被摄影者,而是洗照片的人。想到这里便觉得他们似乎掌握了某些事物本质似的。
但那些暗房岁月都成为过去式了。
老板指着墙壁上一些照片,向我解释哪张照片出于哪台相机,用什么镜头等等。照片固然是美,但连同店面一起,都显得有些旧了。我从橱窗拿出其中一台老相机把玩。往右扳菲林卷时候发出的细碎轮齿声实在教人怀念。(现在的数码相机其实都听不到那么怀旧的声音了。)快门咔嚓落下的声音也很教人唏嘘。数码相机虽然有模拟快门声,但总觉得缺少什么实在感似的。
也许,在时间长河里流失的种种,数码与科技未必就能补救得回来。正如开始有些老的老板,和他的老相机们。他们所失去的美好,大概永远像洗坏的底片一样,只能在回忆里唏嘘了。
[ 點閱次數:26662 ]
个一人过不只--反过来看会比较好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