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门

If frown is shown then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6 >>

快打旋風與降生十二星座(想不到更好的題目)  ◎  王修捷
当时明月在 2010-09-11 13:40:24
Bookmark and Share

許久未曾玩街機了。印象裡我年少場景中有間規模龐大的街機店,(我們在少年時期稱之為“機場”),座落在幾乎被廢棄的商業大樓樓頂。我和朋友常在晨間闖進剛拉開鐵閘的店裡去,等待老店員開啟一台一台街機的電源(他也像某些老去的街機一樣遲緩了),然後不同故事背景的光影會隨著遊戲配樂慢慢亮起,最後形成複雜而立體環繞的嘈雜聲。

那陣子很流行快打旋風(大概是到第三代了?)。豪鬼和他的“瞬獄殺”剛出現在遊戲裡。當然少不了Ryu,Ken,以及春麗、軍佬這些經典角色。遊戲裡的主角各有本身的故事,也有本身性格。太了解故事背景,以及玩街機玩久以後了,投幣進去的時候會產生一種不實在的感覺,彷彿太投入,和裡頭的角色產生某種聯繫。(畢竟你是操縱他們經歷無數生死的人啊~)

後來長大了,讀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感到一種少年時獨有的震撼。那部小說擁有複雜的敘事結構,包括了男女之間微妙的關係、星座、以及對死亡與人生虛無的探討。但最冗長的敘事主線,卻是以《快打旋風》和《道路16》這兩個電子遊戲為主。尤其當我讀到駱以軍描述小說主角操作春麗不停破關的時候,突發奇想,認為遊戲裡的春麗會否突然明白到,她的殺父仇人其實不在遊戲裡,而是在頭頂上,那個操縱他的人(《降》小說主角),我心裡被駱以軍那一段敘述實着觸碰了一下。當年玩街機時那種虛無感再度冒起。會不會,在我們操縱遊戲人物進行一輪又一輪破關行動的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是電玩遊戲的主人,但我們其實,只是比我們更高的存在物的一顆棋子,在他所設定好的棋盤上進行我們的人生?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算命理論,從星座、塔羅到紫薇斗數,預言著我們的性格與人生?(因為算命法洞悉了更高存在者的棋路?)

《降生十二星座》本來還蠻寫實,但到了最後的結局有些魔幻。故事的最後,男主角在城市縱橫交錯的道路裡寂寞的的開著車(就像遊戲《道路十六》一樣),突然看到天空上頭,巨大的春麗正在和對手決鬥著。作者這一下子把對立關係對調了(本來春麗是男主角操作桿下的一個次一級的存在,卻突然變成巨大的真實存在。那麼故事裡的“我”才是更低於電玩遊戲的存在嗎?)讀到那裡,對駱以軍的書寫產生莫名的悸動(大概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成為駱迷的)。

那天回到小鎮,發現“機場”終於結束了營業。廢置的商業大樓,每一格黑色的窗口像截斷電源的街機熒屏。大概它們從此不會再亮起了。一代又一代的春麗們化成黑色的熒屏暗影,俯瞰著小鎮。她們不曾成長的臉堅拒著歲月,而我終究長大了。

[ 點閱次數:19606 ]

废矿湖  ◎  王修捷
ghost notes 2010-09-03 23:41:53
Bookmark and Share

这个故事是从一位刘导演口中听来的。刘导演本身是无神论者,他父亲本身也是无神论者。可是数十年前所发生的一件事情却一直困扰着他。

事因他父亲数十年前是锡礦業老板的管工,負責監督挖錫米進度。事發地點那个矿湖的地点相当偏远。平时就相當陰森。而且由於挖了一段时间,已经逐渐形成湖状了。有时候机器出現状况,他会拜托两位水性很好的劳工潜水下去修理。说是潜下去湖底,其实也不是什么很深的湖水。对那两位工人而言,只不过是小事而已。

两位工人潜水无数次以后,结果有一次,双双離奇毙命在湖底。当尸体被打捞起来的时候,他们发现,两位工人的脸孔是扭曲的。而且扭曲得非常厉害。

工人身上没有伤痕。并不是被机器打伤毙命。而且潜进去的淺淺的湖水不是河水或海水,不可能会有暗流之类的东西,也不會有巨型水底生物。以他们的水性,怎么可能会淹死?

如果不是淹死,也不是被机器打死、動物咬死,那么他们是怎样死的?而且为什么死状残忍,脸孔扭曲得那么厉害?

后来这件事情在得不到解答后暂时落幕。顺便一提,刘导的父亲相当善心,平时总会拿些食物喂当地的野狗。当地野狗很多,有时候他餵食的時候,聚集的野狗多达十数只。

后来锡矿业逐渐凋零,加上礦產量越來越少,他们也不在那座矿湖挖矿了。有一次他父亲独自一人驾车进去拿回一些机器零件的时候,竟然再度发生事情。

当时是正午十二点,本来应该十分炎热。可是他父亲驾车来到湖边的时候,刚下车,立即感受到一阵彻骨的寒冷。他心想不对劲,立即上车锁门,然后想驾车走(他也不是没有见惯大场面,能够把他吓得退回车上,可见那阵阴风不是普通的冷)。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尝试弄着引擎时,发现無論钥匙怎么扭,引擎都扭不着。寒冷的感觉仍然在车厢中持续。他开始感到身处险境,情急生智,摇开车窗吹口哨。

那群平时被他喂食的流浪狗听到主人招集的口哨声,纷纷从四面跑来。一跑来以后立即围拢在车旁。这时候更让他感到诡异的是,那群狗竟然十分反常的狂吠以及高声哭泣起来。(情況像半夜时候狗的淒厲哭泣声。通常老人家会说,发生这种状况是狗群看到了肮脏东西)

当狗群来到并狂吠的时候,他的车子引擎终于能着了。于是他不敢再逗留,开车缓缓离去。那群平时被他喂养的狗群则像护卫他一样,围在他车旁狂吠、哭泣,保護着他,随他离开。

听完这个事件,我还蛮毛骨悚然的。因为,多年来所搜集的遇鬼经历中,以这个最为凶险。各位是否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因为狗群的及時出现,刘导的父亲很可能再也不能离开那座矿湖边了?

那座湖底到底藏着什麽東西?

[ 點閱次數:17867 ]

分形世界  ◎  王修捷
当时明月在 2010-08-31 13:34:07
Bookmark and Share

在浏览电影inception(盗梦空间)的诸篇影评时,发现某作者用物理学学说去探讨这套电影。老实说,我并不认为那是戏的重点(与其用物理学,不如用心理学。心理学中诸如潜意识、梦的理论等等都直接和戏的结构有挂钩。)但虽然不是重点,却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作者提到我最感兴趣的分形几何。
那位作者会提及分形几何,主要在于小女孩第一次学习造梦那一段剧情。那时小女孩把两个镜子重叠,于是镜中镜,无穷无尽。影评作者认为那是分形几何的表现。虽然我承认那是分形几何,但大概也不是电影要表达的重点吧。
但分形几何这种概念,早期曾深深的吸引着我(虽然我没办法非常深入的研究它)。它让我粗浅的感受到,这个世界(特别是大自然)中有很多事物可以无限放大,或无限缩小。比如研究一块岩石,就可以从岩石中得知整座山的结构。换言之,一块岩石具足整座山的特征。
分形的核心概念在于“自相似性”,也就是“跨尺度的对称性”。大自然中许多事物, 都具有分形特征。比如雪花、云朵、海浪、海岸线等等。这些事物,当你运用很小的尺度去研究它某部分,或运用很大的尺度去观察整体,它们的基本形状(pattern)是一样的。如显微镜下的雪花,和手掌上的雪花,基本形状是一致的。大自然中的许多自然美景,如云、雪花、海浪,都有它们本身的原型。如此说来,大自然许兴是最初的艺术家了。关于大自然这位伟大艺术家,《文心雕龙》中早有提及:“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自然界拥有许多美丽事物,但是分形几何这种被称为“大自然的几何”的学问,要到1970年前后才被西方学界广泛的认识与探讨。如今它已经成为西方显学。人们甚至从分形几何中繁衍出分形艺术(如在显微镜下拍摄美丽图案)。但古老的中国里,恐怕早已有人发现分形的奥妙了。
山西五台山南山寺壁面上刻有这么一段历史悠久分的文字:“当初以来,混元一气,天地回复,日月光明,分形变化。。”壁上刻字年代久远。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诗句里的“日月光明,分形变化”,说的就是分形几何了吗?如果是,中国人远比西方人更早发现分形几何的奥妙。或许你会认为我断章取义。但仔细琢磨这些诗句,恐怕先贤们早就抓住分形的某些关键点或诀窍了。然而东方人向来重视圆融,西方人却重视系统,因此分形几何终究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而在西方,分形几何却逐渐成为了一个复杂的数学、物理学系统。这其中的关系变化,就不得不教人深思中西文化差异了。
我们的宇宙,也是分形的一部分吗?宇宙以外还有更大的宇宙吗?它拥有和我们一样的,跨尺度的对称?《圣经》里说“上帝依他的形象造人”。虽然我并非教徒,但如果我相信真有一个造物主,恐怕我们也只是和它对称的,拥有共同原型的一个渺小的存在。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我们也和佛一样,在心灵深处拥有跨尺度的一个小小的共同的某一部分吗?每当思及这种根本没答案的问题,我便要笑自己想太多。但仰观星辰,从大的尺度来看人类的渺小,人呀,还有什么是那么值得骄傲的?

[ 點閱次數:15421 ]

inception的结局  ◎  王修捷
当时明月在 2010-08-23 01:04:34
Bookmark and Share

一直很想抽空看inception这套电影,其实早就该看了,竟然拖到今天才看,更离谱的是戏院里竟然还有八成入席率。

我很庆幸,看inception之前没有人预先和我讨论这套戏。否则对观赏这套戏绝对是一种破坏。看完后,朋友问起inception的结局是怎么一回事? 嗯,这个电影的结局用的是开放式的结局,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解释。但我倾向于相信他任务完成,回到现实。
开放式的结局,关键在于旋转的陀螺最终有没有倒下。认为主角最终没有逃出的人会说,陀螺到剧终为止都没有倒下啊。但其实,如果陀螺倒下,就失去最后的神秘感了。

我认为他最终任务成功,并逃出,主要在于三点:第一:梦境都会有边缘。这就是为何leo要雇用设计师(如召入很会设计迷宫的小女孩)来让被盗梦者在梦境中而不会对梦产生怀疑。梦境里的城市需要时间被铸造(在第五层梦境里,leo和他太太花了五十年去设计心目中的城市)。而在电影结局时,共换了三个场景:飞机舱、海关、回家。这和一般上的梦境设计不太一样。至少和整套电影里的梦境设计不太一样。因此我相信他最后是成功回到现实了。inception里的梦境,如一开始盗日本人saito梦,是在saito的城堡中,后来盗富家子,是在小女孩设计出的城市中,逐步推移到酒店、雪堡。至于狂乱的第五层里面崩坏的城市,是leo花了五十年时间慢慢建造的,正如小女孩进入leo所制造的第五层梦境后所言:“你造出整个城市?”而leo回答:“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可见,最后变换的三个场景(飞机舱、海关、回家),应该是现实场景而不是梦境。

由此可见,最后leo确实是回到了现实。

第二点:其实梦境中某些对白,也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在仓库里saito频临死亡,他说出奇怪的话:“我会老去,最后变回年轻,和你们一起醒来。”这句话如果扣进电影结局,情况确实如此。最后一幕,saito想起了回去的记忆:“r u here to kill me?”而leo也想起了进去找saito的目的,这时候只是需要一枪,两人就可以从梦境中逃出。

另外,机舱中醒来的众人表情也很关键。小女孩、印度人、帅哥们都脸带微笑看着leo(因为任务完成了),但leo、富家子、saito的表情则很不一样,带着心事。小女孩印度人帅哥脸带微笑,是因为他们高兴如此艰巨的任务竟然完成了,而且所有人全身而退。leo和日本人saito心事重重,是因为他们刚从狂乱的第五层中回来,尤其是saito,在第五层活到老了,才醒来,冲击必定很大。富家子也是怀着心事,主要是因为新的冲击(关于他和他父亲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诠释)还影响着他的脑袋。从以上种种迹象显示出,leo是回到现实了。

最后,关键在于那个该死的陀螺。陀螺在梦境中,自转的频率很稳定。永无止息的稳定旋转着。但在电影结束前,陀螺转到最后有失去稳定性的迹象。在这个关键时刻。镜头就被切断了,所以不知道最后有没倒下。这也是造成开放性结局的原因。陀螺倒了,就失去神秘性了。

这堆文字打得比平时乱。没办法,刚看完电影,思绪尚未整理好。(难道我还在梦境中?)

[ 點閱次數:21306 ]

信箱  ◎  王修捷
如果这样也算诗。。 2010-07-22 13:42:00
Bookmark and Share

還沒寫完昨天的日记,今天就降臨
速寫一封無聊的公函
投進郵筒敗壞的胃口
女書記的眼袋像歲月的年輪
一圈一圈豢養
关于工作和工作以后的事
關於對話
都刻在唇膏上,然後從左到右
一撇封印起來

生活就是
一堆數據的流動
和一些文件的傳遞
一個放空的信箱掛在籬笆上
餵以各種賬單
附加無聊的宣傳單
偶爾受潮
始終會乾
但我忘了怎麼還原
生活的細節
如果信箱也有夢
會否記得它也有集體無意識
夢見失竊的信
夢見郵筒
夢見你

但我們都不再寫信了
(正如我們不再寫日記)

[ 點閱次數:16401 ]

时间的轮齿  ◎  王修捷
当时明月在 2010-07-14 12:12:32
Bookmark and Share

逛夜市的时候看见某小孩聚精会神的盯着摊子上的电动火车。精致的小火车在轨道上不厌其烦的来回旋转,像不断重复的梦。日光灯在更高处悬挂。灯光打下来,小孩的脸和小火车如此清晰。

记忆中我也有类似的小火车。那时候这类玩具可不便宜。如今中国货泛滥,夜市摊子上就有一堆。颜色也特别鲜艳耀眼,和我记忆里灰澹的小火车有很大的不同。

其实父母很少买昂贵的玩具给我。正确来说,就连便宜的玩具也很少买。我很小就学会不吵着父母买玩具。但那时候他们是为何买下了那套连同轨道的小火车玩具?按照母亲后来的说法是为了吸引我注意力。有段时间母亲太忙,不能照顾我,于是会把六岁左右的我关在客厅一两个小时,然后打开电动火车,让一圈又一圈的火车旋转,然后我就像被施展魔法一样,可以对着转动的轮齿呆坐一个小时。

如今母亲回忆起那事件,语气带有三分感激。大概她的小儿子确实在她最忙碌的岁月里减少了她很多负担(讽刺的是,后来我变得非常调皮难教,和六岁行径相去太远,总是气坏父母)但大人的说法是否属实?其实我都忘了。那些洪荒般的岁月,如今只剩下一片空白。时间总在你无法察觉的节骨眼处溜走。就像那个无意识呆坐,对着火车转动的轮齿的我一样,根本无从察觉岁月的经过。如今父亲已经不在,而时间的轮齿,早在咔嚓咔嚓的滚动声中,互相碾轧而去,再也不会回来了。

[ 點閱次數:12738 ]

四脚蛇  ◎  王修捷
ghost notes 2010-07-01 23:55:58
Bookmark and Share

昨天驾驶时差点撞上路边毙命已久的大黄狗。定睛一看,狗尸旁有一条比它长的大四脚蛇在慢慢吃它。

四脚蛇只比大黄狗略瘦。比它长。实在是好大一条。我一度错认它是小鳄鱼。

于是我u转,到对面路停车,拍照。没多久,它吃饱就溜了。

[ 點閱次數:13396 ]

想不到題目,只好這樣~  ◎  王修捷
当时明月在 2010-06-24 01:21:49
Bookmark and Share

喜歡梅西,連帶喜歡阿根廷。

喜歡梅西不只是因為他的球技。其實我喜歡的是他的謙虛。
退隱球神馬拉多納作為阿根廷教練,曾經公開發言,認為梅西是他的接班人。但其實兩者不像。
馬拉多納被四五人圍堵的時候,會拼命衝破人牆,硬是要射門。當然他球技一流,帶球出神入化,彷彿是球跟著他跑,不是他踢著球跑。
(不過其實他最強的部分不在腳,在手~~他的手,已經接近上帝的境界了)

比起“hand of god”馬拉多納,“humble boy”梅西則沒有馬拉多納那份霸氣。

這屆世界杯,梅西一直被各隊釘得很緊。但是當他被四五人圍堵的時候,他懂得把球傳給隊友,讓隊員射門得分。但這也犧牲了他個人射門積分機會。犧牲了個人光圈。
這就是我喜歡他的原因。

那天和嗜賭球但逢賭必輸的朋友看球,電視上剛好有關於梅西的廣告。他指著道:“出名有什麼用?都沒有進球~”

聽完這句,大概懂為何他總是輸球了。

[ 點閱次數:10615 ]

頁數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6 >>

六扇门

你一直都在玩

个一人过不只--反过来看会比较好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3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64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