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部落︱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最近把车停在国家体育馆前,然后搭轻快铁上班。每天打开车门都听见体育馆内阵阵喝彩和呼喊声,三百多米远也听得清清楚楚。真是让人怀念的青春之声啊~~我跟你说那声音像极了当年的运动会,那充满着汗水、欢笑和热血的青春庆典之声。
我一直很喜欢运动会。我喜欢运动会的热闹,喜欢运动会前的筹备,喜欢与各个队伍与朋友之间的调侃和争强好胜,喜欢所有关于运动会的事情。学校把全部学生分成四个队伍,粉红色的Singa、青色的Harimau、黄色的Jaguar和红色的Puma。我根据英文姓名被归纳在Singa旗下。即使在多年后写了《狮子山》,我依然不明白为何狮子队要用粉红色。这很娘耶。不过当时没人投诉,现在大概也不会有。
一般上在新年前,学校就开始为运动会所进行的项目举行选拔赛。所有下午班的学生都必须在早上到学校进行选拔项目。跳远、跳高、一百米、两百米、四百米、八百米、接力赛、抛铅球铁饼等。一些留待运动会才进行决赛,一些在之前就已分出胜负,但都在运动会里颁奖。我能跑但不是很快。每年的短跑冠军鸡忠真是飞毛腿,每次看他跑就像看到羚羊黑豹那种充满力量的运动美,感觉就是500CC引擎绝尘而去,我这些Hondacup 70CC还在扭钥匙。因为常常跑山,中五那年我去参加八百米。但在半决赛约六百米就放弃了,还被笑半途放弃。被笑到脸黄黄的我上气不接下气,站在一旁看阿政冲线。阿政是长跑冠军,但那次冲线我看到他舌头突出张开大口用力吸气,两粒眼睛差点睁爆掉出来后,我从此不敢参加任何竞赛。即使读到村上经常参加马拉松,即使现在每星期仍然跑步,我还是不再赛跑。我知道自己没办法跑到那种地步。而且眼睛掉出来怎办?
运动会我最爱操步。中一代表学长团出队,中二代表学生警察团,中三代表Singa拿大旗,中四和中五带领少年军出队,年年皆在运动会里操步。中二和中四拿了冠军,这让一些中学朋友在当时很不爽。据说还曾往我们的储藏室里扔臭鸡蛋哪,真是的。我喜欢操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规律,而是连续两个月下课后的每天傍晚都操步,大家拥有共同目标一起做着一件事情的感觉。都是汗水哪,其中也有欢笑,青春的愤怒和各种热血的事情。运动会前一天为义卖的筹备在学校待到半夜两三点也没人怕频传有鬼的校园、也看过学生车祸结果报警、每天都好像嘉年华般一大堆人留在学校操步赛跑练跑、加油声操步声呐喊声此起彼落、用五颜六色的彩带画色彩缤纷的海报布置自己的摊位,大家都很认真在做着好像很重要但其实只是很好玩而已的事情。
各种动物队由运动健儿代表、单脚操步拿着笨重乐器的铜乐队敲锣打鼓奏入场乐国歌校歌队长还乱抛长棍、美女多但不穿裙所以制服不好看的圣约翰救伤队、制服好看但操步不行的红星月会、要求完美但花式过多太花俏的童子军、清一色全男班制服好看皮鞋够硬但阳气过剩的学生警察团,以及刚成立不久的少年军全身青色军服但帽子有羽毛鞋子是塑胶。我还能记得各种操步的口号。早晨七点半列队,八点入场,过看台时敬礼,然后在太阳下列队整个小时。好多人晕倒,真是站着都听到砰砰作响的声音,有时候甚至不见了半支队伍。宣布操步冠军后,运动会正式开始。
好多家长都来了。到义卖会的摊位买东西,观看学生们的各个年级各个项目的决赛。我们有时候维持秩序,有时候巡逻,有时下场比赛,有时跟美眉聊天谈情拍照,有时到校长室用广播器广播下一时段的节目。我最喜欢当枪声一响,选手们像脱缰野马努力奔跑的情形。其实选手只有在比赛开始前,On your mark,get ready,get set,砰!之前听得见加油声。在最初的一秒内,其实脑子里只有自己一直喊向前跑,再用力向前跑,再再用力前跑的声音。身边的人像倒退的浪潮消失到身后不见,周围忽然静止而眼前只有终点,然后声音和人们在接近终点前慢慢又能听得见了,呼喊的声量渐渐转大震耳欲聋直至传遍整个校园。这时候又能感觉到正在飞奔自己的身体。再跑快一点。再跑快一点就好了,我一直那样说。
我想象着国家体育馆内的呼喊声跟当年一样为青春而呐喊,呼喊到声嘶力竭的程度。青春就是运动会,青春就是那时候我们在草场上所干的一切事情。或许没人喜欢运动会过后肮脏的草场,但每次我几乎都留到最后,直到人走完。我大概在那时候就知道所有你喜欢的东西你只能喜欢,你无法长久拥有。人们各有各的去处,运动会每年都举行但今年的运动会不再属于你。
人说温暖的回忆是温暖的但其实太抽象。我说快乐的回忆是快乐的因为我曾经快乐。快乐的回忆都很短暂而且不多,而且也无法快乐太久,因为我必须上班。
我终于也变成一个每天上班,在偶尔听见喝彩声后停下回忆的人。我只能说青春的呼喊声在任何时候都让我激动。
[ 點閱次數:7605 ]
回應頁數 : 1 2
那个部落里的那条友跟那天天气晴朗没关系。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