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章砚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如果说《圣经》是全世界最精彩的一本书,那么全世界最精彩的一本书的开头,也在《圣经》的创世纪里: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上帝称光为“昼”,称 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这是《旧约》创世纪第一章1至5节。
每一天,每一次,每一刻,当我看见,无论是天边霓虹还是云彩,无论美丑好恶,无论黑暗光明,我都一再赞叹:上帝造物的奇妙和奥秘。
我看见,不是因为有眼睛,而是因为有光;正如我得救,不是因为我这具躯体应得的,而是上帝白白给的恩典。你看见了吗?那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青翠的草原,碧蓝的汪洋,深紫的天空,黄澄澄的稻禾,红艳艳的花朵,白蒙蒙的晨雾;你我都看见,那是光在作用——上帝创世,第一样重要大事,就是要让看见。
看见才会明白。看见才会了解,看见才能体验。因为明白了解体验,所以相信敬畏、赞美感恩。光是好的,上帝在《圣经》开宗明义就说了,于是“把光暗分开了”。
于是,我们知道,暗是从光中差别出来的。起初的天地“空虚混沌,渊面黑暗”,暗是原始的状态,光是经过上帝的话语“要有光”后,就“有了”光:光是上帝造人之前最伟大、最有创意的点子,有了光,跟着就是昼夜之别,时间开始了,就像一个上了链的齿轮组,万物一个接一个被造,历史的轮子转动,世界于焉成形。
伴随而来的,是影子。有光照物,必有影随形。只有完全透明的人才没有影子,俗世的凡人都有光所穿透不过的原罪,每个人都有影子,与生俱来。耶稣用宝血为世人赎罪,为何我们的人世间仍然苦难频仍?说真的,我只能相信把一切交托给上帝是最好的方式,我们不需要去揣测和断定上帝这样做、那么做的意义,正如我们总不能拒绝自己影子的存在吧,除非我们拒绝领受上帝的“光”。
有光必有影,因为我们是凡俗的肉身。人类整体是堕落了的亚当的整体后代,人类整体当然也有一个巨大的身影。
幸好,背着光才会看见自己的影子;与上帝疏远就会看见魔鬼的影子。看见影子提醒自己属灵的争战,看见影子提醒自己是时候转转身,迎向上帝的“光”了。面向光亮,影子就在背后;我们服事、我们祷告、我们读经、我们不停止聚会,我们将能够时刻向着光,向着创世时最原始的造物,回想起创世时最重要的一刻;于是,我们看见,我们相信,天父,我们回到你身边来了。
小故事分享《李小龙——我的兄弟》
《光是记住这部戏》
不要以为这又是一部《叶问传》的功夫电影。
我看到电影的名字,尤其是副题,的确是愣了一下:我的兄弟?
原来,这是借李小龙弟弟的叙述观点,来呈现细凤(李小龙乳名)出世后到离港赴美的一段生活,从中可以看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港,特别是影圈(当时的片厂),重点着墨在李小龙的年少飞扬的青春纪实。看完出来后,我的感觉很奇怪:如果当年李小龙加入黑帮,这部戏就很可能拍成香港版的“艋舺”了,怀旧味十足。
可让我动容的,不是什么兄弟情谊、英雄侠义、儿女情长、严父慈母,而是电影里的“光”的语言。
一定是导演的刻意手法,我也不晓得专业术语的称呼,总之片中有许多光线直射镜头、制造光晕的效果,有影评说那是摄影关智耀玩的逆光手法。让我印象最深且为之着迷的是李小龙遇见曹敏儿的那幕,他在后面紧追不舍,从片厂一路跟到街上,人来人往,那清晨斜照的阳光,从人头缵动间忽隐忽现,展现一种朦胧的浪漫之美,有点不确定,又有点坚持不懈的渴望。
因为光的镜头运用,我会记住这部戏。
<美佳之窗> 心灵交流道~~~~《光影》
网上文章参考:《李小龙 我的兄弟:让传奇回到人间》 http://www.dysjyd.com/article/540.html
[ 點閱次數:11396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