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章砚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偶像的自我解构(I):阿德与女孩
在上文中,我们知道现实中的王力宏作为一个大众偶像,纵然物质享受和声望名誉日隆,心灵和感情世界仍然有所缺憾;他 在电影中“不知不觉”塑造了两种“迷偶像”的心理,一种是以大众偶像为对象,一种是以身边倾慕对象为偶像。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情感的补偿和索取,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主动的还是隐晦的,它正说明偶像的一个基本性质:它是众人情感诉求的对象。
既然如此,偶像的一举一动,凡是牵扯到他的感情世界,他的“迷们”“粉丝”便会有相应的情感波动。偶像是属于大众的,个人感情却是私人的;可是粉丝们希望他们能够拥有偶像的一切,包括他的感情、爱情。真正的“死硬派”粉丝,对偶像不离不弃,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心中对偶像的渴望特别强烈。
马特希尔斯(Matt Hills)将粉丝分为“学者型粉丝”“死忠派粉丝”来讨论。他认为“迷/粉丝并非一个可以条理分明、依逻辑予以检视的事物,它永远具有表演性质,它是人们所宣称(否认)的认同,同时它也表现文化活动。”
于是,偶像,特别是偶像艺人,成为粉丝们情绪性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如何看待本身的感情世界,如何在粉丝疯狂举动中保持自我和调适心理,是相当有趣及值得关注的。而当中更值得探讨的,是媒介在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作用,使得偶像因为媒介的介入,而不得不隐藏、遮掩、甚至造假自己的感情世界。
王力宏尝试在电影中通过杜明汉的短暂“出走”和“逃离”偶像的现实,寻访心中的知音,进而获得人生最重要的感情:爱情。杜明汉并不是以大众偶像的身份,开始与音乐学院的女生宋晓青交往,而是以化身“阿德”的身份——一个音乐造诣很好地少数民族男子,对女孩关怀备至、处处维护,在一段暧昧期后,才确定两人的关系。可是这段刚萌芽的爱恋,却因为阿德的真正身份曝光而陷入危机;最后自然是争取爱情大作战,杜明汉回到学院,在舞台高歌,吐露心曲,女孩感动,然后一切就“从此王子与灰姑娘过着美好的生活”。
第一:DMH(杜明汉身为歌手、当红偶像)和阿德,在爱情上,哪一个更接近戏中主角杜明汉的真实自我?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说,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分化:我认为,在戏中,本我是以阿德出现的;DMH杜明汉则表现出王力宏超我的部分;而自我就是王力宏本身,通过编、导、演,将他所认识的世界和内部的心理活动(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透过电影反射出来。
这样的分法只是便于说明,从王力宏、DMH杜明汉、阿德的三角关系,以精神分析学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对本我与自我、自我与超我的关系的阐述,作一个有趣 的讨论(详见结论一)。
阿德在戏中的爱情浪漫历险记,其实只是编导的一厢情愿;但也因为编导本身就是一位流行偶像,深深感到作为一个偶像之苦,尤其是感情的处理部分,因此阿德勇敢追求自己心中所爱的行为,是杜明汉、或就是王力宏的心理反射,他替杜明汉和王力宏完成了现实中的不可能,换句话说,他是王力宏的“本我”的展现。
阿德的出现,与女孩的爱情,是偶像的本我与自我和超我拔河下的产物,同时亦解构了偶像的恋爱异常心理:基于庞大的粉丝压力,想爱不敢爱,爱了不公开。前文通过偶像身边的吉他手,透视他享受的帝王式待遇,但是阿德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有音乐才华的少数民族,他在音乐学院完全没有特权,只有在报名入读时使用万能的金钱才显示“土著富豪”的阔绰,可是他和宋晓青的恋爱过程,是一个普通男女之间的爱情历程,解构了偶像的虚假外衣和歌迷的狂热崇拜现象。
王力宏实现其内心自我补偿的第一步,就是先自我解构偶像的种种层叠夹床式的虚假构造,用“阿德”的身份还原最真的自我。
偶像的自我解构(II):知音与知己
偶像也是普通人,都渴望被了解。可是偶像通常都是被痴迷,而很少被了解。
媒体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赋予某人其社会地位。偶像的外在光环,是媒体大肆报道下的产品;偶像的私密生活,成了媒体不断追踪报道的狗仔队新闻。这种个人的偷窥心理,延伸到大众集体式地对偶像艺人或其他公众人物窥探透视,使到他们为了保护隐私而牺牲了不少私人空间。
偶像的大众化、公器化,也是偶像本身难以寻获知心友人或知己知音的原因之一。王力宏在《恋爱通告》中把杜明汉初遇宋晓青时即有彩色蝴蝶漫天飞起、重遇时又见高山流水、再三相遇不断有心灵感应,这一切本来也不过是一个编剧的手段,说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不过若以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杜明汉的这个“内省传播”,与其说是一个梦的象征过程,倒不如视为王力宏尝试把自己内心的补偿欲望和压抑心理投射在一个非一般“歌迷与偶像”童话般爱情的糟糕示范。
蝶的意象:美丽的败笔
为什么说是糟糕示范呢?首先,“蝴蝶”的意象被糟蹋了。
在中国古典文学里,蝴蝶的意象反复出现多次,其中最知名的是庄周梦蝶,不知梦境里的蝴蝶是真实的自己,还是现实中的自己梦见了蝴蝶。其次在民间传说中的凄美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梁山伯病死后祝英台拜祭他时撞墓殉情,随后一对彩蝶翩翩飞出。蝴蝶,在中国人的审美价值观里,是一种美丽却又短暂的生命;在庄子文思飘逸的哲学思考中却是一个譬喻:人生的短暂,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应该打破这个观念,万物齐一,就能养生逍遥。
在《恋爱通告》中,蝴蝶的出现令人惊艳,但也始于惊艳,最终不了了之。
若根据“蝴蝶”的意象,杜明汉和宋晓青的爱情应该不会是个完美的爱情故事,而现实的条件也是荆棘满布的:大众偶像爱上平凡女子,众所周知的例子是刘德华和朱丽倩这一对,朱丽倩做天王背后的女人,简直像是忍辱负重、韬光养晦,不能抛头露面,甚至一个名分也没有。
戏中最后,王力宏饰演的杜明汉在海边和刘亦菲饰演的宋晓青在海边拍拖,并排坐、手拖手接吻的自在,不理会在后跟拍的狗仔队,那也只是编导的一厢情愿,蝴蝶只能短暂美丽,这种爱情的美丽,或许就是相逢偶遇后迸发的瞬间激情火花吧,毕竟一个偶像还需要回到现实层面:他是属于大众的,他是商业运作的一部分,他是虚假建构的一个存在。
所以,悲剧结尾,才是美丽的伏笔应有的结局;皆大欢喜的结尾,是商业考量的结尾,当然我们在此看到观众的心理期待和粉丝的复杂心理:他们希望偶像的爱情完美,把自己代入电影中“宋晓青”的角色是可以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宋晓青”,他们可能是会难以接受的。
王力宏通过这一部电影,满足了粉丝的替换心理,也满足了自己的补偿欲望。
《恋爱通告》中杜明汉是宋晓青的知音,起于他们每次相遇都会让杜明汉产生幻觉,他仿佛能够听得透晓青音乐中透露的信息。第一次的邂逅,当他的车不小心撞倒宋晓青骑的单车时,车前大镜外有彩色蝴蝶飞起;下车察看,一个神秘女子在调古筝琴弦,彩蝶纷纷从她身边翩翩起舞。
这一幕,是他俩初遇的一幕,杜明汉看到蝴蝶,如果是一种心理活动(我们假设是,不管它属于电影的手法),那是一种非常态的心理现象,之后这种“非常态”的现象一直出现:每当杜明汉听到宋晓青的乐音时,他都会坠入幻觉世界中。他认为这是宋晓青对于他的特别意义:他知道她心里想什么。
幻觉的解释
杜明汉是宋晓青的知音,从她的音乐中知晓她的心事,知道她为情所困,暗恋着学长慕凡。
在帮助她表白的过程中,却不知不觉爱上她:情况有点像“大鼻子情圣”,替年轻俊美的小伙子写信给自己心仪的女生。可是杜明汉完全有条件(他更英俊、更有才华)亲自向宋晓青表白。当然他最后也做了,以“阿德”的身份,在大家面前弹唱晓青写给慕凡学长表白的诗,那变成了他自己的心声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幻觉”的场面出现了。我们可以想象一对夫妇结婚后十年,什么热情都被柴米油盐消磨掉了。像当初闻歌而起、在想象世界里高山流水,自己和对方一个是伯牙、一个是子期;一会儿变成“超人”携着对方翱翔穿梭于山水林泉间。
由于自己不被人理解,当他觉得自己是对方的知音,能够理解对方,于是追求一种在别人身上完成自己的心理补偿方式。杜明汉会爱上宋晓青,可能是基于这个道理。如果的确如此,爱情必不长久,也就应验了“蝴蝶”的象征。
所以说,王导选对了蝴蝶意象,却白白糟蹋了一个好的戏剧点子。
[ 點閱次數:9859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