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章砚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手机:谁在改变?之二  ◎  天洋
论文论艺 2012-10-15 21:33:24
Bookmark and Share

 

二、谁在用手机?

 

手机使用户的年龄层正在降低,这是马来西亚华社的普遍现象。

年轻人对手机趋之若鹜,经常更换新款手机,手机资讯成了日常谈话的重点,购物广场手机专卖店林立,手机维修保养、周边饰物、衍生产品的产业蓬勃发展,年轻人对手机已经不只是一种熟悉,而是一种“必然”的存在心理。

问题是:这一类的年轻人,年龄划分在哪里?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在政府的一个委员会上公布国内手机用户达到3100万名,而根据2010年最新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是2800余万,可见使用手机者不仅在用一部手机。使用两部或两部以上手机者,对生意人或生活富裕者来说是司空见惯的。我国实施了手机号码登记措施,凡购买新机号者必须以身份证号码登记,预付卡或后付配套一律如此。这项措施为了管制滥用手机的非法活动或欺诈行为,也方便警方的查案工作。

回到问题,哪一年龄阶层的年轻人,受手机影响最大?国内有一部独立短片,名为“手鸡”,描述一名女中学生为了购买名牌手机而不惜卖淫(这里俗称 “做鸡”),结果染上性病而轻生。

 

中学生对手机的追逐已经不是鲜有的事,尤其是手机价格已经大众化,人手一机已不是问题;虽然校方至今仍在实施手机禁令,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上课,可是父母的纵容和实际的需要,手机成为现代人习惯的联络工具,中学生(13-18岁)是目前手机市场的最大客户,已经是毋用置疑了。

马来西亚华社,全民在用手机,上至高官商贾,下至贩夫走卒;小孩子懂事开始,就接触了手机,即使没有用手机打电话或上网、拍照,也会吵着父母要玩手机上的游戏。华社一般生活水平在贫穷线以上的人口占大多数,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部手机。手机对华社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只是因为使用者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年龄特征、性别心理等等的分别,而致使影响各有差异。

 

 

 

三、手机市场:竞争和商机

 

手机产业在马来西亚方兴未艾,许多华裔子弟从学校出来,在手机店工作,无论是售货员、促销员或维修人员,大有人在。在马来西亚,手机业从上游的制造生产到下游的零售推销,各大厂商和公司都在出尽法宝占据地盘,而政府也在吸引外资进入大马投资设厂,财势雄厚的国际手机厂商当然成为目标。国内的手机通信服务商如明讯、DigiCelcom等也是竞争激烈,提供诱人配套,和附送上网配套、手机赠品等销售策略,抢占市场。

由于通讯公司涉及的业务庞大多元,例如明讯不只是国内移动通信业的龙头老大,也拥有电视台的股份和涉足娱乐事业、体育事业,整合行销的手法经常出现在一些商品的推广和促销,例如年前的贺岁片“大日子”,由本地华裔班底制作,获得明讯和私人收费电视Astro华丽台的赞助,在电视上强打广告,并配合明讯排山倒海的产品促销手段做宣传,以致取得有史以来本地华语片的最高票房。

 

大日子的电影海报:下方罗列众多的赞助企业

 

手机功能越趋复杂和多样化,使到各种手机软体的开发和市场的需求日渐增加,这都是一块肥猪肉,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抢得头彩就是占有先机,许多企业或新晋科技公司都瞄准这一市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媒体也在内容上大肆报道手机的消息,包括手机新款、手机饰物、手机软件等等,出现专门以手机为内容报道的杂志,娱乐与潮流杂志中特别开辟版位让手机铃声和彩信商刊登广告资讯等等。

 

 

 

 

报纸的手机专题报道和手机资讯专页

 

手机的使用,不仅是一种传播现象,它涉及庞大的商机,也是一种商业行为;研究这个现象,涉及的领域将扩大至社会人文、科技工业、商业竞争和艺术文化心理等。商业因素的无孔不入,使到手机在私人沟通、人际传播的功能之外,还扮演了组织传播、大众媒介的角色,也成为广告商另一个宣传平台。彩信和手机铃声的下载,体育娱乐、时事动态的新闻简讯订购,是本地手机使用者的另一项选择。平时透过手机买卖彩票、万字(俗称买字花),或者通过手机赌博下注,更是每逢热闹课题如大选、党选或世界杯足球比赛时,在本地华人社会盛行一时。

 

手机正在逐渐进入现代生活水平提高的马来西亚华人生活的核心,一机在手,通行天下。

 

 

手机杂志封面(左)内页的各种手机服务广告(右),手机资讯无孔不入。

 

 

四、手机传播:符号与解读

 

进入3G和智能手机的时代,手机传播的形式因为结合了互联网的功能,正在变得更加多元、效果更加强大。

首先是语言的使用。年轻一代倾向于“轻”文学,不再重视大部头的作品,报纸上稍微长一点的文章就跳过不读。媒体为了吸引年轻读者,内容的选择都以轻巧短小为主,配以大量色彩缤纷、或者帅哥美女的图照。本地教育工作者曾就学生的作文充斥大量不规范的“手机语言”,如英语缩写tqbtwGd morningfren 2 u等等,还有口语化和方言式的华语:酱的话、做么、哇唠、犀利、靠、很炫咧等等,而为文在报章上发表评论。

其次,多媒体功能的开发,网络视频分享网站的便利,使到一些私密或色情影片在学生群中流传,以致引起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担心。这些猥亵视频或不雅照片,大部分利用手机拍下,或用针孔摄录机偷拍,虽然画面不清晰,但其意识大胆令学子和孩童暴露在不良信息的影响下,久而久之,社会风气因此而败坏。手机原本是个人非常私密的通讯用具,过早使用手机的儿童,因为家长没有好好的监督和引导,经受不良图片或视频的影响,长大后的身心发展难免有所缺失。

手机短信已经是一种工具,被视为传播个人议程和散播特定意图的消息媒介。大马的政治领袖经常遭受手机短信的抹黑,而每当政治课题炒得火热时,匿名短信满天飞,时局紧张时,更是民心惶惶的引火线。

最后,“打手机”在大马城市人身上已经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它隐含的意义,包括“手机通话”“手机游戏”“手机上网”“手机短信”。人人成为“拇指族”,在公车上、地铁上、餐厅的饭桌上、街边的候车亭、等在路旁的司机座位上,只要一有空,人们就会下意识的摸出手机把玩。

手机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身体附着物,与人沟通的不可替代中介,和自我意识肯定的外在投射物。

 

 

[ 點閱次數:10413 ]

暫無回應

還沒有回應...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润章砚台

与文字为舞的作者,靠文字吃饭的伙伴,看文字入睡的病患。

POET TO BE SELL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32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