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章砚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韵律,语言的节奏:《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
欧战,雨,加农炮,天气与红十字会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点钟自证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飘起来的谣言之必要。旋转玻璃门
之必要。盘尼西林之必要。暗杀之必要。晚报之必要
穿法兰绒长裤之必要。马票之必要
姑母继承遗产之必要
阳台、海、微笑之必要
懒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为一条河总得继续流下去
世界老这样总这样:——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
罂粟在罂粟的田里
作者
/ 痖弦
选自
/ 《痖弦诗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提琴的朋友说,行板是徐缓行进的音乐节奏。音节是风吹起的细小水波,长音汇成浪花一朵,促音拍打礁石归于海面。
这首看着就像涌动的浪花呀。第一朵长音终止于需要换气读下去的“天气与红十字会之必要”,之后的促音短句,领起“每晚七点钟”后长长一串,那是第二朵浪花。
如果将诗定义为函数,参数少不了节奏和意象。由古汉语更常用的“之”连接起“必要”,句子间以切分音节奏,带出古典连绵的韵律。“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人用文字巧妙表达感受,厉害的诗人懂得让文字唱歌。
这些陈列的意象与日常,是一个人真实的一天,或许是老而无所事事时过往生活的闪现。陈列两次抓起情绪,都在长句子里:区别于“散步、遛狗”等慢节奏日常,“欧战、加农炮、暗杀……”作为对比, 像让人屏气凝神的悬疑电影。到“懒洋洋之必要”,整首诗伸了个懒腰,情绪被轻轻放下。空行作为休止符提供舒口气的机会。
停一拍后进入第二章节。浪花汇于深蓝的河流,“必要”都不见了。“观音”和“罂粟”作为对立的意象巧妙又剔透:
作为一条河您得继续流下去呀,世界老这样,存在本身稳定而又安宁。无论善恶、美丑、正义邪恶,好诗长短句……
荐诗
/ 黄路兔
2016/11/29
附录: 如歌的行板 |
作者: 席慕蓉 |
一定有些什么 |
画面,语言的意象
1)物与物的因果关系:《断章》卞之琳
断 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汇评〕
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赏析〕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
(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
《断章》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解。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装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他说:“'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对'上。”看来,诗的“言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学的领域里,如诗人布莱克(W·Blake)讲的“一粒砂石一个世界”,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诗人想说,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孙玉石文,见《中国现代诗导读》)
2)物与物的对比关系:《一代人》顾城
一代人
顾 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选自《星星》1980年第3期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呐喊》
黑色,是一种绝望和恐怖的色彩,但是顾城将“黑色”赋予了“寻找光明”的颜色,黑色顿时变得鲜亮起来。
这是一种对比,一种对称,一种对立和统一。
这首诗放在进近代中国历史,尤其有特别的意义。
面对时局,有鲁迅说的那种黑色,“密不透风的大铁屋子”的苦闷,鲁迅看来,在屋子里面的人迟早在睡梦中闷死,鲁迅要做的就是“打破”,显出战士一般的勇气,是暴烈的行为,但是连鲁迅也觉得,大多数人是无用的,是要被闷死的,是一种绝望的呐喊。
顾城却是另外一种,温柔的,充满人文精神的探索,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勇士。
这种用黑色做眼睛,用黑色寻找光明的行为,多少折射出一种暖意和温柔。其力量更渗透人心,更有给每一个人希望的感觉。
这是我觉得当代中国最好的诗歌之一。
最棒的是,这首诗只有两句,而这两句的力量却让我感到如此的震撼。
(作者:罗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17670/answer/147506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顾城是1956年出身的人,自小便有非常突出的才华,当然这个可能跟他的抑郁症也有关系
在他十岁到二十岁之间,刚好是中国的文革,对于顾城这样有些纯洁得不太现实的人,更与整个文革的背景产生巨大的矛盾,而一个抑郁症者的思维,以及顾城朦胧派诗歌代表人物,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是直觉。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现代诗才是艺术,律诗重形式,差距很大。
在这样的背景与个人的冲击下,顾城有许多关于时代背景的诗,摘抄几首:
《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山影》
山影里
现出远古的武士
挽着骏马
路在周围消失
他变成了浮雕
变成纷纭的故事
今天像恶魔
明天又是天使
《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案件》
黑夜
象一群又一群
蒙面人
悄悄走近
然后走开
我失去了梦
口袋里只剩下最小的分币
"我被劫了"
我对太阳说
太阳去追赶黑夜
又被另一群黑夜
所追赶
(作者:邓文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17670/answer/147501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3)物与物的联结关系:余光中“星空,非常希腊”
《重上大度山》 余光中
姑且步黑暗的龙脊而下
用触觉透视
也可以走完这一列中世纪
小叶和聪聪
拨开你长睫上重重的夜
就发现神话很守时
星空,非常希腊
小叶在左,聪聪在右
想此行多不寂寞
灿亮的古典在上,张着洪荒
类此的森严不属于诗人,属于先知
看诺,何以星殒如此,夜尚未央
何以星殒如此
明日太阳照例要升起
以六十哩时速我照例要贯穿
要贯穿纵贯线,那些隧道
那些成串的绝望
而那一块陨石上你们将并坐
向摊开的奥德赛,嗅爱情海
十月的贸易风中,有海藻醒来
风自左至,让我行你右
看天狼出没
在谁的发波
很久以前听过诗人余光中有一句传颂一时的名诗句「今天的天空很希腊」,觉得这句诗有意思,日子久了就忘了这件事.多年后在美国偶尔会听到同事说「It
is Greek to me」(对我来说这件事很希腊),大慨是时间相隔很久,从未联想到余光中的诗句,最近照例在网路上「静录古今事」,碰巧在《YAHOO!奇摩知识+》网页看到有人问「余光中的翻译今天的天空很「希腊」,什么意思」,才引起我的好奇,于是到处查查有关的资讯.
我没有找到含有「今天的天空很希腊」的诗,但是找到一首余光中的诗《重上大度山》里有「星空,非常希腊」的诗句,看来「今天的天空很希腊」是误传,原来这么多年来我也是人云亦云,真是惭愧.我同时找到一篇题为《余光中的生平》的文章,作者提到余光中解释那句诗的来源时说「他在教授学生希腊神话,又于夜间偶观星象时灵思所得」.
美国俚语的「希腊」出自莎士比亚的剧作《凯撒大帝》,第一幕第二景里凯斯卡(Casca)有一句台词:「...those that
understood him smiled at one another and shook their heads; but ,
for mine own part, it was Greek to me...」最后那一句就是「对我来说这件事很希腊」.
余光中是台大外文系的,当然读过莎士比亚,我还读过他的一篇文章《梁翁传莎翁》介绍梁实秋译述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知道他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那么为什么他在解说「星空,非常希腊」时没有提到莎士比亚呢?我不太可能当面去问余光中,只有自己猜测一番.据我所知自莎士比亚写下那句台词后,英文里的「Greek」如果当形容词用时是拿来「幽默」的一语带过自己对某些难以理解事情的无知,余光中要表达是一个一般言词无法描述或包含的境界,所以这两个「希腊」的用法虽然类似但是意义不同,我猜想余光中可能从莎士比亚那里得到灵感,从而将之发扬光大.
——吳怡仁
[ 點閱次數:110185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