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章砚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观剧时,心情随着剧情起伏,坦白说,编剧在此等十集完结的连续剧中,越见功夫。
集数少,剧情自然浓缩紧凑,故事的安排,伏笔的选择,情节的铺排,都是编剧的功力所在。“与恶”叙述一桩无差别杀人案所引起的社会各界反应,尝试从精神病患者、被害人家属、医生、律师和媒体人的视角来审视由精神病患肇成的犯罪。主题是拒绝标签任何人,主张丢掉标签让人人不再生活在所标签的牢狱中。
“与恶”很成功地挑起了观众的情绪,而且剧中句句金句也足以让人反思再三。除了标签行为和精神病患犯罪之外,关于废死、新闻自由、婚姻关系、霸凌、理想追求等等,此剧皆有所涉及,短短的十集内,蕴藏了这么多的内容信息量,如果不是高手,可是难以驾驭。
除了故事说得好,人物角色的设定也很接地气。人权律师王赦,名字更是取得贴切;精神科医师林一骏,喜欢打电动,对爱妻情深一片;刘昭国是媒体界的前行者,面对婚姻问题,肯改变自己挽救家庭。他们的另一半,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王妻丁美媚,一直支持丈夫在外为弱势者打官司,直到最后自己成为被害人,失去了早产的儿子,但是依然对王赦不离不弃,鼓励他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弱势者发声;林医师的老婆宋乔平,是一位善解人意的精神科志工,颜值高情商也高;最后就是女主宋乔安,贾静雯饰演此角实在叫人惊艳,无论是从气质上和颜值上都是上上之选。宋乔安因为儿子被杀害而无法走出创伤阴影,与女儿和丈夫沟通不良,心情不好时酗酒,可是工作时却是个咄咄逼人的女强人。她是新闻台的副总监,标准的媒体人,却仍然保持初衷,希望新闻和媒体能够改变社会。最重要的三个角色,是患有思觉失调症的应思聪,他姐姐开果汁店的应思悦,还有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李晓文。他们三人住在一起,思聪本来是个很有才华的导演,孰料女朋友在他当兵时自杀了,拍片过程不顺利,最后导致他患上思觉失调症,也就是精神分裂症。应思悦是个开朗乐于助人的甜美姑娘,从弟弟生病到接收晓文为店员到父亲心脏病开刀住院,她一路走来都没有放弃希望,正面迎对压力。李晓文是本剧的另一个女主,她面临哥哥是杀人犯招致受害者家属的责骂诅咒,甚至被丢鸡蛋,虽然改名李大芝一度离开社会大众的视线,在新闻台找到一份工作,但是随着哥哥被枪决后,一家人终于曝光了,她也辞去工作到应思悦的果汁店帮忙。父母面对社会巨大压力,晓文也以为就这样背着罪疚了度余生,但是她体内仿佛也有一股坚韧的力量,让她重新站起来。
每个角色与亲人、朋友、同事、案件相关者或陌生人之间,都有一段距离。这距离是亲是疏,是远是近,源自于双方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是坏人,那么你和这个坏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坏人是一个标签,还是一个本质的陈述?如果是本质,那么坏人与邪恶的距离,又是多远才算是一个标准的坏人?我们都说,作恶的是坏人,行善的是好人,可是,好坏善恶,真的这么容易分辨吗?李晓明杀了人,在他父母眼中,他还是小时候的好孩子。政府在法院判决他有罪后马上枪决了他以平息民怨,难道用杀人来换取的公义是真正的公义吗?李晓明杀人,政府处决李晓明,这在本质上不是毫无分别吗?不都是一条生命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是根据立场观点给别人标上标签,然后歧视他,唾弃他,对付他,不再针对人的本性而是只看到表面的标签,事实上这标签往往只代表一部分的事实,它甚至不能反映个人的真实面貌。在标签之下,个人就变成“可恶”了,杀人是可恶的,精神病是可恶的,滥用新闻自由是可恶的。我们在剧里看到很多让人觉得可恶的事情,死也是可恶的,不管是谁,造成这个可恶的元凶,莫非真的是经常贴标签的媒体?当你从一个判断别人的位置变成被人贴标签的位置,你如何自处?乔安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新闻主管,从来只有她决定怎么做新闻,没想到一场悲剧发生,她成了受害者家属,成了自己每天报导里的对象,她变得浮躁和压抑,她失去了做新闻的初衷。剧中没有交代得很清楚她是如何走出这场伤痛,可是我们知道,只有在她知道不要再用“可恶的”标签去判决某某人和某件事,她就可以卸除心防,原谅自己也宽恕他人。
至于邪恶,很多人会认为,像李晓明这类杀人犯,根本就是邪恶的化身,应该早早处死早早投胎。可是,李晓明是一个精神病患,像他这样的病患如果不给予关注,很有可能就会酿成这样的惨案。那么,到底是邪恶,还是疾病,还是有其他原因,造成李晓明的案件呢?人与人之间的伤害是恶的开始,媒体每天报道负面新闻,间接也杀死了不少人,医生在医治和鉴定病情的过程中,也会对病人造成影响,甚至无可挽回的伤害,律师却是必须无比用力的靠近那恶,才能找出事情的真相。
或许邪恶从来没有登场,在剧中的恶只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可恶的行为。关于真正的邪恶,中文影视作品从来没有人可以拍出代表作。看了西方电影“沉默的羔羊”、“闪灵”、电视剧“绝命毒师”等,我们再回头看中文世界,有谁比他们更了解魔鬼?艺术工作者都有魔鬼和天使在心中,只是在含蓄的中文影视圈,魔鬼出现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即使是这部“与恶”堂堂正正讨论杀人、霸凌、歧视、标签化,它离开真正的邪恶,还有一段距离。
2020.04.05
[ 點閱次數:27699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