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花園

過於喧囂的孤獨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秘密地圖  ◎  米小克
分岔的小徑 2007-11-04 17:08:20
Bookmark and Share

有時,總在一段時間過後,我才試圖歸返自身尋索根源。我憶起年幼身子的貧弱,直到現在也依然是,於是身體各處在時間底下隱藏幽微的秘密。起初,一股直覺的思緒在腦海流動,我想到自己謎樣的身體,彷彿和抽象的內在形成無從割棄的連結。當視線聚焦在身上某個特定的部位時,秘密的花朵就緩緩綻開,散發故事的香氣。

初上小學的第二年,有一天我發現世界變了樣。兄姐喧嘩佇立在旁,母親喚我前來。我靜默地站在住家附近的佈告板前,長大以後才明白這是生命裡最初且深刻的孤獨。微仰起幼小的頭顱,我揉著眼眸,凝視佈告上黑色筆墨的楷書體。那些字體在我眼底粗暴地疊映流竄,我無法準確並清晰看見它們,只有模糊的浮光掠影。家人的臉容糊成一團,我感到一陣陌生的情緒。此後,我逐漸相信自己活在一個幻影幢幢、無常詭譎的世界裡。

真實和虛幻的字眼,在我配戴眼鏡後成為我思索的事。初時,我難以真正面對配戴眼鏡後的自己,覺得臉忽然變醜,不斷想著從前的一切是否就此遠離消失?經過一段適應期,我漸漸將過往的美好畫面收藏在腦海紋路的皺褶內。很長的時間,我跋涉於眼眸底模糊的景象,以及透過鏡片觀看週遭事物之間的峻途。我的世界分裂為二,迷惑於什麼才是真實,在心中埋下一個問號。

於是,我開始站在鏡子前,細緻檢視自己的容貌和一切影像。早晨我醒來眼神渙散惚恍時;中午微倦的神態時;傍晚暖和鬆馳的體態時;夜晚暗影旁隨的沉靜酣容時,不同時辰我從鏡中照見不斷變化的自己。這些細微的訊息悄然觸發我看待事物所採取的角度。依循光線的路徑,我透過無形鏡子的視角,從生活中擷取不同的意象和畫面,可能是一片山林、河川;也可以是旋飛、揚舞的姿勢,或連續性的肢體行為等。這些無數的點、線、面是我連結這個世界的元素。

小時候,我就患上氣喘,渡過一段四處求醫的暗淡日子。日光漸沉,夜色低垂時,寒意悄悄蔓延,我的呼吸道細密築起無數關卡,堵卻順暢的呼吸。手腳是冰冷的,像是浸泡在雪水裡,而蟬鳴已經歇止,倦鳥歸巢,除了吞吐的聲音外,一切寂靜。於是,那時的我明白,每一回的吞吐氣息都是生存必要的儀式。

過不久,車子引擎發動的聲音倏地響起,我步履輕晃地跟隨母親坐上車子後座,頭顱俯貼她的大腿,整個身軀橫躺在密閉滯悶的車廂內。我隱約從座椅的縫隙望見父親握著門柄的手,飽含力氣地關上前車門,發出「碰」的聲響;繼而母親也關上後車門,再次碰擊,像是毫不留情把我阻絕在正常世界之外,載往另一個時空。行駛中的車子搖晃又停止,睡意慢慢襲來。

車子總在父親一陣平穩的滑駛後,停在沉於夜色中的診所。我記不清醫生的模樣,他們雖然擁有不同的臉容,但診治步驟卻是相同的,甚至連雙手的溫度都一樣冰冷。聽筒從他們的耳廓垂落至白袍,他們拿起聽筒隔著衣料,往我的胸口傾聽,叫我深吸氣,再緩緩呼氣,數次後,再往背部重覆同樣的動作。接著,我張開口,醫生往我嘴裡探看,在我的口鼻中噴灑氣味淡而無味的粉末,彷彿有股清新的氣息灌入體內,即時感到鼻內和呼吸道順暢無阻。

呼吸是一個不停迴旋的循環過程,吞吐的瞬間氣息獲取的平衡,必須掌握好。當我的呼吸系統出現障礙時,我感受和體會的是更為幽微的細節部份,從呼吸這個看似簡單的儀式,擴延向生活,甚至深沉的思索。我開始觀察生活週遭人們的行為,這些行為的背後隱藏的動機,以及其延伸的故事。所有因果的發生都依循一個恆遠不變的法則,在各種支撐的力量下,如何真實又適時仰賴虛幻而生存。同樣地,這個法則也存在於故事中。所有的故事都有個起點和終點,而一切的敘述和鋪陳最終都指向,以及呼應最初的意念。

族親血緣像一條緊密糾結的臍帶,即便在割棄以後仍如影隨形。從小到大,很多見過我的人都說,我很像我的母親。我覺得這也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更加證明我的確是她的親生女兒。很自然地,我的耳朵不大靈光也遺傳自她。很小的時候,我並不像一些能夠幫大人接聽電話而感到歡喜,以此表示自己已經長大的孩子那樣。每次家中電話響起時,最先聽到聲響並奔跑而去,接起電話的總是姐姐。她遺傳自父親聰敏的耳朵。一直記得,她在我依然呆坐一地,渾然未覺的時候,倏地彈跳起來,疾喊:「電話響了!」然後一溜煙不見人影。此時的我才慢條斯理,更加仔細傾聽聲音的來源,終於聽見那細弱的端倪。

有段日子,夏末初秋的夜晚,我置身在黑暗的房間,寂靜無聲,可是耳朵卻灌滿嗡嗡作響的鳴聲。除此之外,我無法清晰聽見其他的聲音,像是黑夜只剩下唯一的聲音。我躺在床上,越是想要忽略那些喧嚷的聲音,越是不能獲得真正的寧靜。那是生活壓力巨大時失眠的夜晚,我忽然憶起家鄉夜晚的蟬鳴、牛蛙聲。密麻無間隙的聲音穿透幽暗的空間,潛入我的耳朵,長年不停搗毀織網狀的神經感官系統。數年以後,我遠赴他方求學,耳內彷彿棲住著一隻蟬,不時輕輕奏起恆久不變的琴聲。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細微的殘缺使我置換傾聽的方向,把心神凝聚在文字上。我著迷於書本白紙上印製的鉛體字,甚至電腦網頁上輸入的各種字體。這或許源於自己對中文繁體字的熱愛,於是試圖透析文字背後隱藏的意涵,進而想像字義之外延續的那些明亮溫暖或幽暗低沉的聲音。每個字詞背面響起的聲音都是一個情境的氛圍,像流動在故事裡的河流。

讀高中的某天,暖度適宜的下課時間,窗外是晴朗的天空,教室裡疏落的同學各自做著事。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思緒飄遠,清風輕緩吹過,毫無緣由地我似乎感召了神諭的直覺,耳邊忽然響起一些零碎的聲音或話語,但又像是從身體內在傳來的聲音。我已經忘記當時聽見了什麼,好像是簡短的字詞,片刻後好友就來到我面前對我說著相似的話。那一陣子,我曾猜中老師出的考題;或是下一分鐘書本出現我聽見的文字,不時應驗某些微小事件的發生,像是擁有連結未來時空的能力。這番奇異而難以解釋的體驗突然消逝後,我轉而將偶然響起的神祕聲音收錄在心底,建構一個想像的宇宙。

我記得青春時期的一場體育課。

那堂課是練習傳球,我和同學各站一方。忽然,不知怎地,也許我的魯鈍發生作用,同學傳來的球突然比之前略高且迅猛,我下意識往前衝去,右手的小指即刻發出細微的咔嚓聲,我當場感到一陣痛楚。

接下來的日子,我的右小指纏起層疊的白紗布。我學習改用左手來寫字,但我對左手已產生強烈的陌生感,寫出來的字體很難看,像小學生的字。漸漸地,不斷練習後,又熟悉了自己的左手。我發現左手是我釋放負面情感的介面。當我對事物產生排拒心理,或忽略某些繁複人事時,我都習慣用左手展現請勿打擾的靜默話語。

每一個指尖的揮灑、姿勢的擺動,都指向一個訊息。焦慮、惶恐、喜悅、悲傷時,人所展現的情感符號皆不同,化為言語文字後,都能透析人內心深處的情緒感受。

這些美好的姿勢,創造了一個在情感空間裡擺渡的方向。

懂事以後,聽聞母親說起懷著我時的情況,似乎顯得驚心動魂。那時的母親懷有身孕,但是胃病有點嚴重。懷孕期間的婦女不能服用太多的藥物,所以母親以適度的中藥來調理身體。有一次在中藥行等待看病時,她感到胃疼痛,忽然眼前暗黑,雙手冰冷微顫,在暈厥前幸好有人趕緊攙扶著她,才不致發生任何閃失。

或許如此,我的胃也經常處於消化不良的狀態。醫生開的藥方除了藥品外,就是不能吃太硬,必須是適宜吞服的軟性食物;酸辣等過於刺激的食物要戒口;宜清淡少油,少量多餐;切忌作息不正常。因此,很長的時間裡,我必須將口腹之慾降至最低。每回胃痛時,手腳冰冷,胃頭的部位漲滿難以消散的氣泡,就像無數內心的秘密,而我的胃是一個樹洞,對著它說出那些秘密。

胃承載著許多秘密,於是漸漸感到消化不良。或許,這喻示著我和自己的身體在某些層面上的不協調與平衡,就像我所活著的這個世界一樣。我照著醫生的指示,花比平時更長的時間用餐,細嚼慢咬,生活的步調變得緩慢,像是比同年齡的人提早進入成年時期般,努力調養身體的消化系統。我讓自己的胃習慣那些秘密的存在,學習和它們共處,慢慢地我可以有效消化並吸收有益的養分,再捨棄其他的殘渣。

讀大學的前年,我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我站在分岔口,忽然感到手足無措,我似乎從未認識自己,覺得體內有股灼熱的情緒。某天晴朗的午後,我走進自己的房間,坐在書桌前,窗外是雜亂的後巷和鄰居的房子。我拿出筆和稿紙,開始不停地寫,直到天完全暗下來。之後的那段時間,我依然每天走進同樣的房間,關起門繼續寫著,把多年以來隱埋在心中的話都寫出來,而那些暗語在化為文字後,都將逸失它最初的面貌,轉化成另一種意涵。

於是,它成為我收藏秘密的容器,消化這個世界許多人心中的秘密。每一個秘密都是一則動人的故事,以獨特的方式詮釋,然後又輕輕將那些幽暗靜謐的秘密像樹洞般,用泥土樹葉封存起來。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自己收藏著一張開滿花朵的地圖。

--寫於二OO六年二月廿七日

[ 點閱次數:17309 ]

| RSS2 | Atom

歧路花園

今晨,我坐在窗邊,世界像過客般 停留片刻,向我點個頭, 便離去了。 --Tagore weisuam@gmail.com

在有風的地方縫製一個天使的袖口。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9月 2024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文章彙整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101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