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記︱ 堅硬的轉角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賴納·柯恩(Leonard Cohen)有一次談及寫作的初衷。
他引述其朋友的意見:一個年輕寫手有兩樣原始的素質,即‘傲慢’和‘不經人事’(The two essential qualities
for a young writer are arrogance and
inexperience),柯恩認為自己擁有許多上述的素質。
他且說:”I don’t think that a writer has anything to say, or needs to
have anything to say. It’s the appetite to say something that is
important.” 比起寫作的內容,他認為更原始的動機是“說話的胃口”,換言之,是內心的存在感和表現慾。
柯恩說這番話的時候,已經接近五十歲,他提及傲慢與無知,並非貶義,而是視之為人性及生命力。
傲慢,所以勇敢、進取。無知,所以無顧忌,隨時誤闖虎穴。
當然,我想,他也不是鼓勵我們就要傲慢和無知。毋寧是吃苦以後,回頭面對苦根,諒解,甚至感謝。寫作可能起於傲慢與無知,但當初多半是不自覺的。我們多半曾經以為自己一個手勢就是美,一句快語就是智慧,整天懷才不遇。傲慢與無知,並不保證你寫得好。
——重點是:你想寫。那就寫,那才寫。
隨後的重點才是:想寫得好。怎樣才叫好?
有技藝(知識,方法),有才情(個性,情感),有終極關懷(道德,真理)。如果只有技藝,那是工匠。如果只有才情,其實人人都有。才情若是水,技藝或許就像井或渠道。才情與技藝融會貫通,就可能有風格。至於終極關懷,柯恩未把它列為藝術的教條。我想,美並不隸屬真與善(不隸屬不等於無關),三足鼎立。
柯恩是加拿大人,猶太族,具俄羅斯血統。我對加拿大不熟,但揣想它的地域處於歐洲傳統與美國現代之間,尚有相當“新大陸”的空曠氣息。猶太族的游牧神思和俄羅斯族的悲歌慷慨,是兩脈深遠的傳統,是其哲思和抒情的素養根源。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柯恩恰好在附近,乃入境以色列,以音樂聲援其同族。他且說:如果能為巴勒斯坦人獻唱,我也會唱。其仁勇如此。他不以詩人自居,因為“這個年代詩人的名堂(title)連一個妹子都把不到”。他說:如果你是詩人,讓別人稱你為詩人,你無須自稱詩人。
我是馬來西亞人,華族,母系具阿拉伯血統,祖籍海南,不排除也有黎族遺風。東南亞馬來西亞和北美洲加拿大何關?哥倫布兩邊都沒有到。柯恩與我何關?不就聽過他幾首歌。他寫詩和小說,有繪畫遣懷的習慣,但考量傳播和市場,終於取道吟遊傳統。
——重點是,我傲慢又無知的寫作初衷,早在三十年前已經被他引述其朋友的話,一語道破。
2016/05/27
2016/07/02星洲日報
[ 點閱次數:37187 ]
既然死亡未經我們的同意 我們也只好不顧它的反對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