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記︱ 堅硬的轉角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馬奎斯
那本書一打開,就有閱讀的落葉
蕭蕭覆蓋:虛空的翅膀
時間的羽毛
就像羽毛脫離了身體
你也不是在時間中活著的,因此
也就談不上什麼死去
自從那本書被你打開
你就有了虛空的翅膀
你就再也沒有機會
把說不完的說不完的
羽毛闔上
怎麽辦?我的閲讀仍然被你的書翼所孵
我文字的外殼越來越薄,膨脹,悶熱
搖晃,如一顆淚狀的蛋
2.周夢蝶
東方的蝴蝶
你開合如目
當我把心思剪貼在天地之間
你是紅通的過去
還是白透的未來
現在,你的花紋真實如你翼上的偽目
你是夢到蝴蝶
還是夢是蝶
你夢蝶
你張開如目
合起如蛹
而我還未讀遍你的詩集
你目外的詩
詩外的蛹……
3.加巴星
近來我才從某位詩人的詩得知
日落洞無關日落也無關洞
而是樹名,或樹名的翻譯
据我所知,你的名字也似獅不似虎?
或者獅虎都是人格,或人格的翻譯
或者我已經太依賴明星
如依賴電影的翻譯字幕……
用殺氣來愛護,是多麽傷身的事!
近來的我還在思考:生命有幾種
向度,速度,深度……
無關日落,更無關平陽
透過法網的洞,近來的我還在思考:
有沒有所謂
虎落日落洞
2014/5/25《星洲日報。文藝春秋》
[ 點閱次數:42401 ]
1.脫綫天
一線天的角色處理得很爽脆,在宮二和葉問的含蓄之外,增添了一份硬朗、明快、黑色(白玫瑰理髮廳老闆!)幽默,也應和了電影中“南北武學”觀念局限以外的多元。表現那麽瘋狂脫綫,我戲稱為“脫綫天”——脫離電影主綫,脫俗的入世者。四兩撥千斤,角色的分量不必取決於出場的次數。金庸小説中的獨孤求敗、東方不敗、風清揚等,都是上好例子。
2.成也自“宮”,敗也自“宮”
宮家六十四手,成也自“宮”,敗也自“宮”——由宮家建構傳承,也由宮家内部瓦解,一個武學系統在武林的天地中誕生、壯大、病痛、死去,大成若缺,雨雪霏霏。
葉問與宮二交手,乃一太極圖像之運轉,明為男女,暗是陰陽。電影中的角色,首先是刻畫個人的特性(personality),也就是電影中所說的武功第一個階段:“見自己”,追求並確認自我的存在和位置。而好的電影角色,總是超越個人性格,形成具有普及意義的“符號”,探索的是一種衆生共相(universality):在認知和技術層面是“見天地”,在情感和道義層面是“見衆生”。這個思考,可以推溯到《莊子•養生主》的“庖丁解牛”寓言故事:“見天地”,是見到了客觀強弱優劣的“技術”;而“見衆生”,是掌握技術以後,進入“道”,如何將之與生命結合,使生命和技術融合成爲一種處世的價值觀。所以電影中提到:“刀的真意,不在殺,而在藏。”
大巧若拙,葉問因爲惻隱之心而在比試中“輸”給宮二,承擔一生的“失敗”,卻因此開啓了他的道路,脫離自滿、不停求索,走得長遠,漸入衆生。馬三和宮二銳不可當,在技術和人情上兩敗俱傷,竟也算是求仁得仁:“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久別重逢,宮二對葉問說:“宮家六十四手,我已經忘了。”潛臺詞莫不是:“卻忘不了你。”葉問對宮二說:“希望能夠再次看到宮家六十四手。”潛臺詞難道是:“請你好好地活。”委婉到這種地步,許多缺憾,都是由自己的意志造成的。葉問給宮二的紐扣,除了是情感的扣子(在遮掩和揭開之間),也是一顆黑色的棋子(在勝負和恩怨之間)。一橫,一竪,人世是棋局。葉問的愛已經和妻子家庭扣上了,他對宮二的情,於是刻意地片面地“扣/留”在武學上。至於宮二的遺物:寶盒與盒中的頭髮灰燼,其意義和紐扣絲絲相扣,也是陰陽相對照,此處寧可略過不提,回應它的隱晦。
雨,雪(白色的血),火車蒸汽,都是水的變形,北上南下,上升又墮落。老子說:“上善若水。”其實上善無情。火車是時間的軌跡,險過剃頭,馬三終于頭撞象徵時間的火車而落敗。
大成若缺:見到衆生,也就見到“我”和“無我”的共存和矛盾了。所謂“我”,就像盒中的灰燼。心如死灰,而拳法傳承如燈。
3.老猿挂印回首望
“老猿挂印回首望”,馬三有絕招“老猿挂印”,姓馬而形猿,一身的功夫用來追求一生的欲望,可能就是象徵人的心猿意馬。電影沒有拍他死去的模樣,而是抱憾遙望復仇者宮二離去的身影,仿佛大鬧天“宮”以後,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等待五百年后的久別重逢。囘不了頭的,只好向前遙望。
旺記,2013/5/26初稿,2013/6/6補記
《香港文學》344期,2013年8月號
[ 點閱次數:31250 ]
1.無衣
展延至極限,水滴
幾乎觸及火的舌尖
思考的蒸氣為我披上體溫
然而我有何時不是赤裸
不想愛
醜陋不斷求我毀去它們的原貌
然而我們不都被血肉團團裹住
將滴,未滴
哀聲滋長了火舌的狂喜
說,可能被舔成死寂
不說,也可能被吸入
未發的嘆息
穿越法則的口腔
掛囘空曠的眼眶
2.無姓
囘不了頭的,卻多了層次
生命的宣紙薄得不容忘記
錯誤的筆劃必須以存在的身姿
安置,以一筆一筆
一句一句的慢言,說出不受思考的感覺:
山水畫中行人,理所當然地比木石巨碩
涼亭瓦上水跡,匯不起,垂不落
經由時光烤黃,也蒸騰不了點滴
誰人愛過詩歌的肉身,誰就知道怎樣使它延伸
衍生,並且必須甘心,不獲父的身份
因它源自亙古的母系:
真的歌詠一旦成型
就在萬人口中流傳
直到無名無姓
3.無名
如果你把我點燃
使我說出火花,你知道
你就是我的平息
在我把你燃盡以後
知其燃,不知其所以燃
這就是靈魂的顔色:
在懂愛以前,先愛
我聽見你高溫的閲讀
你使我無中生有——
我聽見磨擦,我知道
這是你愛的方式
趁著煙霧說清楚吧
你點燃的目的,你知道
我就是平息
我以萬物的名字為名
2011
2013《蕉風》506期
[ 點閱次數:26971 ]
古時候的夏桀荒廢朝政,百姓挨苦,以致憤恨地唱出:“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高高在上的太陽你何時滅亡,我和你一起死吧)──
不,我們不是要你滅亡
只是要你退下
切除過去的腫瘤
從一個乾淨的基礎
健康地起步
洗刷陳年的污垢難免會痛
切除惡化的腫瘤當然有傷
但是不,我們不是要你滅亡
正如我們不要被你感染
而集體滅亡
這是我們的家,當然也是你的
把你推向絕症的不是我們,不是家
而是你拼死保留的腫瘤──越留越腫
充血的腫瘤,太陽般發光膨脹的腫瘤
不,我們不是要你滅亡
因為我們知道你是有腫有瘤的
人,從來不是太陽
2013/4/30,芙蓉
[ 點閱次數:21717 ]
——《副詞》後記
(一)感覺
寫作的時候,我可以很自在地像兒童、動物、或帶有某种症狀的人那樣,耐心且陶醉地重復某些動作,從而使到某種組構或系統被完成——或者由它們來完成我。
對我來說,好的寫作狀態是:不是我選擇了某種表達方式,而是某種表達方式實在能夠表達我一時的思想、意念、情感、力量。它似乎能夠那麽恰當地表達我,從而我選擇將它開啓鋪展,一直到它和我形成了某种磨合,彼此有所耗損,又互相支撐了起來,成爲一個盡可能認同但又不盡然的有機形式。
因此,我並不是選定了某种藝術形式或題材,再加以策劃寫作,使之為我的生命服務——事實上當我嘗試這樣做的時候,我多次經歷失敗,甚至可說屢試不爽;相對而言,我常常是在一片淩亂混沌的生命狀況中,不斷經歷各種形式和題材之適合於表達各種形態的我,像遊戲中不斷重復某种規律而得到安適的兒童,像按作息時間埋伏等待派報員和郵差的狗,或者像一個因爲生命匱乏而不斷工作來填補心靈症狀的人,我在寫詩的過程遇到各種詩歌形式,在其中持續地表達或被表達,一直到歲月使這些表達累積至一定的數目,一直到經驗使我察覺到其中的組構或系統,我再順水推舟,在各個詩歌形式上繼續作某種努力,使之和我形成了某種磨合,彼此有所耗損,又互相支撐了起來,成爲一個盡可能認同但又不盡然,貌似有機的形式——《戀歌》中的十四行和長詩是如此,《家書》中的白話書信体是如此,《鹽》中的短詩和現代俳句是如此——想當然地,這本集子的散文詩和札記習作也是如此。請容許我稍微神秘地形容:一開始是這些形式容許我使用它們,而不是我應許它們會在我的規劃下能夠建構起什麽樣的寫作王國。
寫詩的一大目的,就是自由。敲定規則固然可以使遊戲玩得順暢和所謂的公平,但詩恆是一種遊戲規則以外的遊戲趣味,與其說它透過破壞來獲得重生,不如說它沒有要求被限制。限制詩的,是我們對詩的認識。詩不是沒有律法,詩的律法難以測透。
散文詩的界定固然不易了,我甚至還有把札記也當成詩來寫的企圖妄念。追究這企圖的根本,應該是受中國的詩話和詞話所影響。我喜歡詩話和詞話這種“詩意的閲讀紀錄”,尤其是求學時期閲讀王國維《人間詞話》以及王文興的《星雨樓隨想》,覺得這種論説方式很能保留閲讀的遊戲興味,而且和詩有著同等的孩子地位:即使錯了,也只是一個孩子亂講話的出糗,可以避開權威王國的山崩地裂。我深受“國王的新衣”寓言的影響,如果沒有選擇餘地,總是寧可成爲漏夜逃避國王追殺的那個多嘴誠實小孩,好過成爲此後一生背負羞恥找不到下臺階的國王(雖然我們在現實中總是不知不覺地執著地成爲了國王)。
為這本集子取名《副詞》,多少暗示了我對散文詩和札記的想象和認識——或者乾脆說,對詩的想象和認識。副詞看起來只是輔佐“主詞”的配角,但它其實豐富、潤飾、在語言的世界中起了重要的塑造作用,把“主詞/主持/主流話語”所不敢穿上的道具穿上,不敢脫下的矜持脫下,使書寫探索的界域更寬廣,更刺激(?)。
影響我書寫散文詩的,至少有波特萊爾、蘭波、魯迅、泰戈爾、冰心、痖弦、商禽、蘇紹連等諸位,其中狀況似乎也不需要解説太明——粵語俗話說不必“畫公仔畫出腸”——還是邀請您來玩味吧。
(二)辨識
文體是文學的屬性,不是本質。所謂屬性,是指其呈現的質感、傾向、特色——而特色是相對其它屬性而言,一旦與其它屬性交雜而呈現共相,則特色將趨於模糊,仿佛水乳交融,水的成分越多,乳的特殊成分越稀薄,直到依稀不可分辨,屬性消解。屬性的本質是在於它的可消解。而消解並不意味它的存在就此泯滅,因爲它的可消解恰恰印證了它的本質——作爲屬性的本質。比如説:善和惡可以被模糊,但惡的屬性並不因爲善的模糊消解而不復存在,或取代善之為善。惡是一種屬性,而它的本質在於它是惡。
詞有詞性,文有文體,人有族類。屬性是人的辨識能力的依據,得以將事物分類規劃,成爲“世界”,並將感覺能力按照這份分類規劃加以安置,從屬性的穩定程度得到相應的安全感。一旦事物的屬性模糊不定,人的安全感也因著“世界”的消解,回到辨識以前的不穩定狀態,轉爲危機感。由此推論,美感至少有兩種:穩定安全的美感,波動危險的美感。美感是辨識能力和感覺能力綜合下的心靈狀態,仿佛客觀的化學作用,卻附屬於人的主觀意識。人的主觀意識是“個人的世界”,人對美感的論斷,也總是因爲“個人的世界”的各有特色(屬性)而有所差異。
文學的格律和體裁,可以給人穩定安全的美感。所謂穩定安全的美感,類似一種“内在爆炸”,在越來越純熟的特定規律中,察覺微妙的差異感。絕句、律詩、詞、曲、十四行、俳句,諸如此類的文體,皆隨著格律和審美標準越趨成熟,給人越穩定安全的美感。這種美感,用中國文學觀點的形容,是一種“雅致”的文學。趨向安全美感的過程,就是雅化的過程。而雅化的危機,在於對辨識能力的依賴漸漸淩駕感覺能力,書寫者和審美者必須先掌握特定的美學知識和技藝,才能有效地參與其中。用一個比喻來想象:它就像一個不斷被注入、内在分子隨著加熱碰撞而膨脹磨損的容器。
至於所謂波動危險的美感,大抵是當一種差異物質介入固有的美學範疇,產生強烈的陌生感,使辨識能力大幅降低,感覺能力被迫處於敏感的緊張狀態,一反“個人的世界”的慣性,人在這種美感狀態中,是從感覺能力去重新組織辨識能力,仿佛是一種“外在爆炸”後的重建。
要為這兩種美感分出優劣高低,似乎是枉然的。因爲這兩种美感乍看是相異,但其實同為人的辨識和感覺能力的組織過程之交替。是人在有限的狀態中對無限的一種呼應。
在不斷形成的局限中不斷激發創意或引進新物,這與其説是文學的矛盾,還不如說,文學是人的屬性的一種表徵。文學的本質是語言,人的太初有道,語言和道,原是極大的奧秘。人對自身和語言的每一次定義,都是靈魂和語言的一聲說不出的嘆息。
回到對散文詩的辨識。根據我對文學的接觸,散文偏向“賦”的屬性,詩偏向“興”的屬性,然而都不一而足,要以屬性來取代本質,畢竟是瞎子摸象的驕傲與滑稽。好的散文有詩意,好的詩歌有所指稱,文學的本質是語言。
我對於散文慣有的語彙鋪陳和具體描述,有一定的能力局限和思維障礙。當我嘗試透過“賦”的手法去進入事物時,總是覺得煩躁詞窮,而當我不自禁地運用比喻和跳躍式形象思維時,表達能力才能夠略無障礙,自得其樂。我與其自卑地說我的散文詩和札記是難登大堂的散文和論文,倒不如沾沾自喜來邀請您閲讀:它們都是我的詩意之具體表徵,是我甜美的不得已,至少對我而言:連所羅門最華美的衣裳也比不上野地的一朵花,一隻鳥。僅此而已。
這本集子收錄我的部分散文詩和札記。從1998年正式投入寫詩到2011年,13年的詩路約略可以整理成七本集子。由於集子們的編排和出版不是依照寫作的時間順序,所以到了這本集子還在整理早期的習作,頗經歷了一番掙扎,最後還是硬著頭皮決定收錄那些初始的心血——畢竟,它們隱然是我思想風格的一個基礎,我又何必急著抹去自己。另外還有同一時間範疇的19首散文詩,收錄於第三本詩集《家書》,綜合來看,比較能看出我在這階段的散文詩成長軌跡。
14/10/2011芙蓉
03/12/2011校訂
26/03/2013南洋文藝
http://nanyang.com/node/520300?tid=597
散文詩集《副詞》,漫延書房出版,2013。
[ 點閱次數:24021 ]
Love: Love always surrounded by doubts
Like sharks
Surrounding a drowned, starved person
A sandwich drifted aside
The mouth of God
You are God’s molar:
The longing torn me apart
You grinded me—
When heaven and earth joint
Because of my existence (As they used to be)—
Bite me, bite me with inexorability
Pain is the breath of a drowned, drunk person
Drifted in the poetic spew
Un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loods, filths and tears
[ 點閱次數:21673 ]
既然死亡未經我們的同意 我們也只好不顧它的反對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