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慢︱ 当你把热水浇进壶里那一刻,袅袅香气彷如精魂渺渺地飘上空中,钻入我鼻子,进驻我体魄,我想那是真的美。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 |
曼谷唐人街的茶行,也无所谓传统还或现代,它就一个样子,这个样子。但相对马来西亚来说,由于我们在八十年代末有新兴茶艺馆的崛起,无论经营、风格上都可说是一个分水岭,故有传统茶行之说。看到两地茶行一脉相传的经营手法、生存模式,我干脆也将之归纳为传统茶行,是同时代的icon.
传统茶行保持一百年不变的典范行为是一代传一代,代代血脉相传,至目前为止,掌柜的算起来都属当地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是否传子不传女倒无深究,说起来似乎没见过女掌柜,总而言之,打死也不传外姓人就是了,兄弟反目成仇也比外人亲三分。
一栋二层的唐楼,楼上是睡觉的所在,楼下前堂做包装、买卖,後室专攻茶叶烘焙,三两座炉灶,闷闷地埋着团火炭,刻苦耐劳白手成家的老实人,位位都从这里开始他们的炼金术,如果茶叶焙得不好喝,一家大小的开销就没着落了。
茶叶焙火,原是茶叶初制时最后一道干燥加工,使茶身含水量维持在标准内,方便收存。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干燥就称为“复火”,目的为了提升茶的风味,让已制成的茶产生股熟香火香,喝起来身体会感觉比较温暖,不那么寒凉。乡亲父老辈对焙茶工夫往往有出人意表的执著与傲气,所以消费者是绝对不能在两家店买到相同味道的茶,家家户户卖的茶都属“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绝对独一,喝对味口後一辈子会依赖它。
他们大多数的祖籍皆为广东潮州,有件事却让人好奇:就算店铺前方挂了招牌“正宗凤凰单丛“字眼,但店面销售却以福建武夷岩茶为主打,为什么呢?他们说:曾经一度,大家也抱着一份浪漫情怀,以家乡茶来尉寂寥,况且原乡人脉通顺,说话行事也牢靠,无奈广东凤凰单丛茶毕竟生产量太稀少,导致价格飞飙,人人闻风而逃,想做亦做不起来,
福建武夷岩茶和广东凤凰单丛茶本是同根生,以性格、气息相近的基调,合理的质量布满传统茶行当然水到沟成。旧时那个年代,海外华侨孤身作战实非易事,于是都联手起来成立茶商公会,无论与产地周旋进出口转货、营运成本事项,大家唇齿相依日子比较容易过。
他们自己本身喝什么茶呢?答案是茶末。焙笼底的茶碎,包茶后剩下的碎末,。。。一句讲完,收集所有还能冲泡的箩底橙当宝贝藏着,每朝拿一大撮扔进茶娘,就那么浸积着,喝完加热水喝完加热水,那是一家人一整天的救命水。
我老实不客气自斟自饮,只见汤色琥珀红晶莹清澈,尝来底韵丰厚,口感有绵绵不断的活力,喉底带甜,完全摆脱岩茶收不好或焙不好必出的纰漏,即含有“吐青味”。这是走访茶乡多次之后的经验,茶农和家人怎么喝,卖茶者在家喝什么,跟着喝吧,虽不中亦不远矣。
一般茶行如今面对的困难,恐怕都与接班人有关,焙茶师的后继无人,令许多香味魂飞魄散,茶们黯然郁郁而终。茶行新一代或不以为然如此辛苦劳作,也有些志不在此,人在心不在,一手工夫认真马虎。也有些茶行长辈们,处心积虑安排下一代去做别的专业,不让碰茶叶,都说太辛苦了。祖传三代的秘方,眼看就要一点一滴人间蒸发,我唯一可做的就剩下一个这么样隔岸观火的姿势。
[ 點閱次數:11930 ]
许氏茶国,一介蚁民。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 | > >> |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