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慢︱ 当你把热水浇进壶里那一刻,袅袅香气彷如精魂渺渺地飘上空中,钻入我鼻子,进驻我体魄,我想那是真的美。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九月二十八日,参加了在中国福建天福茶学院举办的茶席学术交流展,并受邀展出三席,该学术交流展名称为《品赏各地名茶》,在蔡荣章老师强烈主张下,此次茶席展以每位与会者至少能喝上一杯茶为泡茶基本目的,游戏规则划下来,所有司茶备受考验的即供茶能力。
曾参加过其他茶席展,有些情况叫人非常尴尬难以释怀,排荒谬之首是‘茶席展非得泡茶吗’,只能急切回报三字真言‘那当然’,如果将罕贵茶具一字摆开,将自己装扮成一个茶人的样子靠边站着,充其量只好算是茶具展吧。伦敦茶友王沛雄说:‘我看过的一些茶席,只供看,连泡茶都不能。’可怜,那的确需要更强壮的心藏来负荷如此滑稽场面。
又接触过慷慨陈词的一些司茶,他们愿意在茶席上泡茶了,‘但我不是茶僮,干嘛我要侍候他们喝茶’,还有‘我喜欢泡多少就泡多少,不喜欢就不泡’,更甚的‘必须安排几个大人物给我奉茶,其他人我就不管了’。诸如此类在在曝露了茶界的欠缺成熟与专业,从没听说过舞蹈家林怀民会对来看舞蹈表演的民众说‘我不是小丑,干嘛我要跳给你们看’,可见很多司茶其实并不在意泡茶,泡茶只是一种手段,故此他们的泡茶技术往往差强人意,冲出来的茶喝下去我们的身体,对我们的肉体与精神都是一种伤害,我恨不得我有家财万贯,把钱都交给这类司茶,请他们自我放逐酒池肉林,从此以后不许再碰茶。
无容置疑,茶席展中最重要之活动就是泡茶,泡茶唯一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享用,故茶汤是茶席的灵魂,身为一个司茶在茶席上,不止要泡茶,而且要懂得泡,泡得好,泡了还要奉茶、施茶,使在场每一位出席者都能喝上一口茶,让茶的香味进入人们的身体,滋养人们的精魂,这位司茶才算是完成一件茶人作品展览,如同一位音乐人搬出吉他或钢琴,有能力演奏给听众聆赏这样。
《品赏各地名茶》茶席学术交流展筹办期间,针对如何能让所有出席者至少喝一杯茶,问蔡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预算泡几杯茶,蔡老师估计约四千多杯,是以出席者约为七百多位,每位约喝六杯茶来进行设计。由于海外异地相隔,省略场地考察,蔡老师说那是一处T字形的大走道,当日流程简单:由上午十时至十二时之间,人潮将陆陆续续自由涌进,游走、观赏、喝茶。
接着和蔡老师展开连串事无巨细的讨论,T形走道可安置茶席总共十二张,每张茶席获提供二长桌,桌子每张大小170公分x
70公分,另外获提供的还有热水,由一位小助理负责添加、一座白色屏风作为背景板用,大小约170公分x
110公分,这是茶席设计中用作移步换景调息心情的道具、以及当季花花草草供挑选作插花用,司茶只需自备花器。后二者的运用属于非强迫性的,设计上认为有此需要就做,觉得多余就避免。
我们认为茶席展上应用之泡茶器,不宜过大或过小,约三百毫升刚刚好,冲泡所得茶汤约二百四十毫升,可分茶八杯,每杯约三十毫升,即是一只普通小纸杯的约八分满容量——虽然我们鼓励出席者自己携带品杯,万一没带上的茶友,司茶们可及时供给纸杯招待。
如此这般十二张茶席同时开泡,每人泡一种茶,每道茶泡八杯,每人泡四道,即每种茶每人所得三十二杯茶,需时二十分钟,另一角度说,以茶席展两个小时的交流,我们可以换茶叶六次,等于每人有能力供应一百九十二杯茶,十二张茶席统统加起来就是二千三百杯,距离预算人数仍有一半的遥远路途。在场地不可动摇、茶席无法增加的限制条件下,蔡老师决定现有每张茶席须安排多一套泡茶器多一位助理,同时间二十四人一起开泡,得出茶汤便是四千六百杯,脗合我们所预计的。
抵达茶学院后,九月二十七日下午,蔡老师领我到场地勘察,校园里有许多梯级,我们一级一级拾步而上走向一个有光、有风的所在,只见电工、木工在埋头劳作煮热水的插座,同学们正搬动屏风背景板找一个对的位置,我的心顿时变得柔软而感动,感觉有茶真好。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茶席排座位要如何排?我们一致同意:抽签乱坐。
18-10-2010
[ 點閱次數:8887 ]
许氏茶国,一介蚁民。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 | > >> |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