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慢

当你把热水浇进壶里那一刻,袅袅香气彷如精魂渺渺地飘上空中,钻入我鼻子,进驻我体魄,我想那是真的美。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茶具上的标签  ◎  許玉蓮
我的茶道 2011-03-18 09:05:30
Bookmark and Share

茶友去观赏茶道表演活动,他说其中有一张茶席,司茶已准备就绪,司仪正介绍着她们,眼看马上要开始泡茶了,这时候却有位第三者从贵宾席中跪爬上前至茶席,于茶席上的一个奉茶盘动手取下一张小标签,又跪爬回去座位,现场并没有被告知到底为了什么,司仪继续他的讲话,然后司茶便进行了泡茶仪式,茶友认为此动作相当突兀,好奇探个究竟,查实那张小标签原来是商品的价格标示,那第三者原来是主办代表之一,认为茶具上不应贴着价格标示,当堂即去撕掉。
这个动作带出两个问题,一是表演茶席上的茶具能否张贴价格标签?二是第三者在观赏茶道表演时,如果觉得有不满意之处,可否当下马上动手干涉?
我们认为价格标签有没有必要去除掉有以下做法,第一,那是属于茶人的私人自家茶具,新购置道具必定在开始使用前经清洁、去标签等处理,无论是一个碗、一片竹或一块布之类,它才能从商品、物件身份开始步入另一境地,成为茶席中有名有姓的茶具。没有了标签的茶具,表示茶人有用心照顾它、用它、珍惜它、爱它,久而久之这件茶具就变成是茶人豢养的掌中宝,假如所选茶具材质精致,再通过人、物间逐渐深化了情感,茶具甚或会成为茶人的传家藏品。
第二种做法,要谈谈茶人受邀到外地作茶道表演,或在旅途中临时需要设计茶席作交流泡茶、喝茶用的情况。茶人若随时万具皆备,去什么地方都带上自家茶具布置出一个好茶席或表演或传道,这种严谨功夫是要给一百分的。有些茶人只随身带几件不可被取代之茶具,比较通用的或季节性的就会就地取材,结果同样能摆出一个好茶席来喝茶,这种超脱功夫也是要给一百分的。所谓就地取材,我们常做的是:向主办者商借茶具,这类茶具往往贴有价格标签,就是我们考虑是否需要去掉的关键。
为了表现可以把就地取材的茶具用得像是自己的一样,可以先征求主办者同意,把标签纸撕掉,茶会过后再让它复原。但,这种时刻我们比较喜欢采取‘本来无一物’的态度,即保留标签纸在原来位置,不去除,无论有没有这张标签纸,茶盘还是茶盘,茶壶还是茶壶,此时我们要表现的是不受器物约束,心无挂碍的境界,同时它也可以是茶人向现场茶友表现真实一面的行为:茶具就是借来的。
第三者在观赏茶道表演过程中,看见茶具张贴着价格标签、或不明白之处或其他不甚欣赏之处,不要以为人家做错了,马上主动动手去纠正或干预正在演出的茶席作品,这是不尊重对方的举动,我们建议应该让作者完成其原来构思,再找适当时机去了解作者的目的。万一非动手不可,我们建议,第三者应该低调传达意见提醒作者,再由作者去衡量是否要接受修改。

6-2-2011

[ 點閱次數:11923 ]

暫無回應

還沒有回應...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喝茶慢 你双手捧着茶叶,温柔地审视,然后闭上眼睛吸香,彻底读透她之后轻轻把她送入茶壶,轻得像一吹即破,轻得让我感觉分外用心,特别清贵,叫我等不及要喝那杯茶。

许氏茶国,一介蚁民。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51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