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慢

当你把热水浇进壶里那一刻,袅袅香气彷如精魂渺渺地飘上空中,钻入我鼻子,进驻我体魄,我想那是真的美。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茶道无正式与非正式之分  ◎  許玉蓮
我的茶道 2011-04-19 11:30:18
Bookmark and Share

茶文化交流活动,听见有位茶道老师与他学生的对话,老师说规定了在茶道表演时不能佩戴首饰,为何还戴?学生说那并非首饰,是我的订婚戒。老师说不按照规例的,只好踢出局,不能上台表演。学生说上次老师在海边泡茶,手腕上不是也戴着一个花布制的圈圈橡皮筋。老师说不一样,那时是非正式的茶会,现在是正式茶道表演。
首先要提出‘茶道’应该分成正式与非正式吗?然后是有关茶道表演时一些行为举止、言语神态、服饰装扮的礼数,如何表现或规范才合乎情理?
我们认为‘茶道’不应该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既定的茶道理念是应该被始终贯彻的,比如我们希望在茶道中呈现‘简单、节约’的境界,这个‘境界’不止概括在精神性、艺术性的范畴,还必须具体的在茶席设计、茶具配搭、冲泡技艺等各方面都表现出来,甚至包括每一个细节,像如何准备茶会的品杯,如何测量茶壶的大小,吃茶食的牙签要预备多少支等等都与之息息相关的。
茶道练习者须将我们要的‘境界’通过看不见的‘精神美’以及可看得见的‘设计美、语言美、肢体美’等说出来,无论什么时候在那里泡茶,即使当时没有半个观众,或许只是在料理室作预先准备,态度都应该是一致的,这表示我们真的学会了如何经营我们要的‘理念’和‘境界’,所谓“正式时才有必要一丝不苟,非正式就可以随意”的这种说法只是‘做不好’的借口。
至于茶道表演的司茶们的服饰,为何要规范以及如何规范?我们认为泡茶时的服饰没有必要一定拘束于所谓茶人风格、特定时代或民族风格才算是最适合泡茶的,泡茶服饰必须卫生、干净、无异味,也应注意:一、司茶不应佩戴首饰——甚至一枚小戒指,茶道进行时,司茶整个人属于茶道艺术中的演员之一,包括手部,也等于是茶席中“茶具”的一份子,尤其当手必须担当全程的泡茶动作,任何首饰都会破坏茶席的一致性。二,操作上的便利,比如袖子过宽、流苏太长的衣饰,在泡茶过程很容易发生倒翻茶壶或茶杯的意外,那是不适合的。三、影响茶的香味,比如袒胸露背及无袖衣物,相对的难将我们身上体味遮掩,影响喝茶,这些都是选择衣物时不能掉以轻心的。
不佩戴首饰,包括腕表,是日本茶道特别注重的一环,日本茶道形成之时许多罕贵茶器珍稀茶碗皆是得来不易的进口物,故此茶道进行时会有拜见茶器的仪式,以表示对茶器的珍惜,由于时代变更生活习惯不一样了,当代人难免手上都会有腕表和结婚戒指,但日本茶道进行时还是坚持将之褪下来,那是为了预防金属物会刮伤或刮花茶器之故,再说,穿上传统和服进行的日本茶道,实在不应该出现现代风尚的腕表和结婚戒指,这是贯彻到底的一个例子。其他流派的茶道是否也要“规定”不许佩戴首饰,是视乎本身的茶道内涵概括了什么,该做即做,不该做便不做。
上述老师与学生的情况是这样:老师的想法不够坚定,摇摆不定,学生当然会讨价还价,在爱情的世界里,订婚戒代表着一个承诺一个信物,早已成为当事人身上的一块皮肤,脱来脱去确实有些为难,况且她那枚戒指非常幼细,还不至于成为十分碍眼的多余首饰,或可情开一面让她过关。老师手腕上那个花布橡皮筋,据说是绑头发用的,不绑时将之圈在手上,然后就这样操作起茶道,难免叫人目瞪口呆、捏出一把冷汗来,忍不住要提出,一、物品(橡皮筋)用过后须得原物归放于原来的地方,二,如此物件出现在茶席上,只显得司茶的粗糙以及不用心,不必再提正式与否的问题,那只是个人问题。

(13-2-2011)

[ 點閱次數:15763 ]

暫無回應

還沒有回應...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喝茶慢 你双手捧着茶叶,温柔地审视,然后闭上眼睛吸香,彻底读透她之后轻轻把她送入茶壶,轻得像一吹即破,轻得让我感觉分外用心,特别清贵,叫我等不及要喝那杯茶。

许氏茶国,一介蚁民。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30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