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慢

当你把热水浇进壶里那一刻,袅袅香气彷如精魂渺渺地飘上空中,钻入我鼻子,进驻我体魄,我想那是真的美。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1 2 3 4 >>

为了喝茶而吃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11-08-09 03:20:37
Bookmark and Share

茶食,是为了尝茶而存在的食品,品茶告一个段落,进食些轻浅食物暖暖胃,以便继续再喝;或于喝茶後辞别,也须安排茶食压阵才出发,以免路途中造成空腹现象,引致身体不适。
这段时间,是为了喝茶我们才吃。
别,别来不及地把我贬为高人,假装不明白我在说什么。茶其实不过属一种饮品,基本上与所有其它食品并无二致,无非就是将它吃或喝下去呗,如同吃一碗红豆冰、叹一盏燕窝、喝一杯鲜果汁、酌一口红酒,亲近食品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莫过于享用它的香味。
大部分茶性醇和,滋味鲜爽或回甘的茶,喝起来通体舒畅,精神焕发,不喝过量的话,根本没有准备茶食的必要,就让口腔、味蕾与舌头留白,好好地品一品茶的盛宴。
曾喝过经长时间收藏的老茶,味道已陈化至臻境:细腻、圆润、令人回味无穷,而且,很奇怪,令人有“饱”的感觉,口腹之欲完全得到满足,不想再吃。
只不过有部分茶叶的味道较具刺激感或收敛性强,并非人人消受得起,比如施行节食、茹素、胃寒等嗜茶者,未雨绸缪地准备少许茶食,是了解自己体质并为它责无旁贷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就像有些女士,偶尔吃多了冰淇淋或冰冷水果感觉体内寒凉,晚饭时便可用麻油煎姜丝鸡蛋,再放些乡下黄酒滚一碗汤,香喷喷喝来驱寒。相反的,榴连吃太多觉得热气,果后山竹就等着上场了。
品茶时要配什么茶食?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顺口溜“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那我是很难同意的,非常固执认为无论绿茶、红茶、乌龙茶或普洱茶,都只能配甜的。不单止甜,还须软,微温当然绝佳了。
只有甜味能中和茶的刺激感,其余酸、辣、咸无疑地都带点强者之风,有“强出头”的基因,实在没办法与其它食品打成一遍,融化成一体。茶食最忌抢味。
饼干或鱿鱼干等稍硬食品,需咀嚼一段时间才能吞咽,简直浪费口水和牙力,破坏味蕾的触觉,对待清幽茶香又何至于这么忍心?
本地许多娘惹糕使用椰丝铺面,那是万万不可当茶食。取来进口时,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椰丝纷纷自杀式凋落,叫人何其尴尬。
清甜而软且微温的糕,让它慢慢溶于口中,与茶的清幽相辅相成,行云流水般的香味缓缓在舌头游走,我的心水有:白糖糕、传统鸡蛋糕、九层糕、木薯糕、kuih talam,切成小方块,刚够一口,用香蕉叶制成小托,置于其上,随意取来即吃,免去使用牙签或刀叉的复杂,清甜香糯,入口即化,吃来全不费工夫。
(27-4-2008)

[ 點閱次數:26647 ]

枯叶的茶味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10-10-17 10:34:50
Bookmark and Share

近两日喝白牡丹及寿眉,有人听说牡丹,以为我在吃花,才不,这等俗人只活该沉沦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永不超生。白牡丹及寿眉,都是白茶。有人听说白茶,直接反应:为什么不白的?
白茶中也只有白毫银针通体泛白,茸毛尽显,极之晶莹可爱。
十多年前第一次喝白毫银针,在怡保的老茶馆,白毫已变成金毫,喝着,只觉酸味微微潜伏于舌面,腹内一阵小涟漪,奇怪:这么贵的茶这么难喝。
他们表示,就是因为价格叫人咂舌,以致最后剩下少许,久久不舍得取出品饮,藏着藏着,没料到茶叶竟变了质。
幸亏是我,一入茶门深似海,犹如进入邪教,赖死不走,终于逮着机会喝上几口顶级白毫银针,清鲜无比,一扫过往的坏印象。你说若遇上一位精明消费者,不高兴立刻掉头而去,永远免费帮忙宣传:“白毫银针难喝死了”。 白毫银针沉冤得雪的日子岂不遥遥无期?故很多时候,当听见有人鄙夷地点评某茶某茶不好喝,会淡淡然回答他:哦,那是因为你还未曾喝过好的。
没有“不好喝”的茶,只有“做不好”的茶 。“做不好”的原因非常多,发酵过度、杀青未足、萎凋时气候阴晴不定、和老婆吵架、原料参杂、需求量太高、心情欠佳、错误收藏法,都可以成为「千年道行一朝丧」的死穴。“做得好”就只有“做得好”一个原因吧了。
一个茶好不好喝,与制茶工夫有关,与茶的分类无多大关系,如果阁下对踢馆这种嗜好想要精益求精,以后别再说“某茶某茶不好喝”,应改口为“这一手茶不好喝•”才是。
即使曾经喝过那么好喝的白毫银针,但白毫银针却仍然未能成为我心中的那杯茶。白茶中最喜欢喝的是白牡丹及贡眉,一段异国情缘,在香港邂逅,那时本地茶店几乎不见此二茶行踪。
在香港落脚,与友人上茶楼大啖点心,大口喝茶。茶叫的是寿眉,清甜润口,消油解渴,喝了还想喝,非常舒服。
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走进白茶天地,白茶中以白毫银针艳压群芳坐镇一姐位子,依序姐仔是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历史最长远,制茶法最原始的茶算是它们了。
它们的采制手法基本相同,鲜嫩茶芽采回后,均匀薄摊在一种竹做的大水筛上,绝不能重叠。摊好后必须放在通风良好室内进行萎凋,使之失水,再用焙笼文火慢焙至干燥就得了。
茶叶看起来自然得像枯萎的叶子,浪漫的人说像花朵。初喝时也像在喝枯叶的味道,逐渐喝出门道,每年买些当季茶收进瓷罐,刚够明年的饮用量即好,年年开封去年茶罐泡陈茶,神仙也来羡慕我这蚁民。
(20-4-2008)

[ 點閱次數:12607 ]

西朗茶陪我长大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10-06-27 15:17:41
Bookmark and Share

那时还在读小学吧,住新村里,并无嘛嘛档椰浆饭、拉茶之类国粹早餐陪伴成长,我们有的是巴刹里的烧肉(完整一只猪烧的,我表哥表嫂自家动手看火炉)、猪肠粉(隔两条小巷的邻居做,直接到他家厨房后门,进内有片宽敞的天井,旁边有瓦遮头的地方,印象中一直热汽冉冉,人影憧憧,就是人家父子俩在忙碌着炊蒸猪肠粉了)、以及我母亲口中的(广东音)“西朗茶”。富贵一点,则大清早到城中粤式茶楼去蒸几笼糯米鸡、叉烧包、烧买等,然后豪气地吩咐侍者:「冲壶茶来。」

母亲的“西朗茶”,多年来我不甚了解,亦从未深究,并且早已忘记。直至很久以后的一日,锡兰红茶入口,我蓦然回首童年往事,仿佛谁谁谁去练乾坤大挪移打通任督二脉般,清明得很,马上认出这就是她的“西朗茶”。

锡兰红茶是出产于斯里兰卡的红茶的统称。锡兰岛自英国人统治结束,恢复独立时国名改为斯里兰卡(Sri Lanka),其曾经以国名“锡兰“命名的红茶仍沿用旧名。“锡兰“―――Ceylon,从英语再转去广东音,便是新村大婶的“西朗茶”了。

我後来曾经有回去那个巴刹看,在我的出身地,像一个观光客,看我母亲喝茶的地方。她把她的脚踏车停靠在路边,青菜豆腐买一轮,信步走到巴刹的大排挡歇息,与身边友人闲聊,向穿着塔标白衬衣的老头点一杯茶慢慢呷了一口又一口。印象中倒是记得她即使日子过得稍微手紧,依然维持了在家自己冲泡茶或咖啡的习惯。

那时,我们巴刹大排挡是分工相当细腻的小贩,用今日潮语来说,即“好prof”, 猪肠粉、咖哩面、清汤米粉河水不犯井水,杂雪归杂雪,冲茶归冲茶。所谓冲茶,是特指冲泡的一个动作,不一定泡的都是茶,笼统指需要冲茶头手亲自调制的热饮,必要时投入碎冰变冷,此类饮料包括有茶、咖啡、美禄、牛奶、薏米水等等。

使用茶调制出来的茶饮料拥有好几款口味,如:茶单独的苦味、茶与奶的组合、茶与咖啡与奶的组合等。锡兰红茶是许多冲茶头手调制茶饮料的基调茶,它的味道强烈而浓厚,汤水呈现漂亮琥珀色,加奶之後滑润香浓,一喝准上瘾。

红茶主要的等级分为:TGFOP、GFOP、FOP、OP、BOP以及D,用以作调饮茶的原料,最化算要数BOP或D了,价格相宜,尤其重要是此二茶皆属叶片最细的末茶,能于短时间释放大量内含物质,使其味道浓强,成为极佳的混和伙伴。

小时候的我浑然不知道,我母亲她究竟爱喝那种口味?但巴刹的“西朗茶”,倒是从小琅琅上口,非生按白造的,直至如今,我哥儿一年一度从澳洲归来,仍然在同一个巴刹,大啖烧肉和猪肠粉,当然,少不了来一杯“西朗茶”,狠狠地狼吞虎咽他的童年与乡愁,我对他的口味同样地一无所知。
日期:13-4-2008

[ 點閱次數:11355 ]

红茶标竿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10-05-28 16:06:14
Bookmark and Share

英人制茶喝茶,专业于研究红茶的拼配技术。从伦敦带了好多红茶回来,诸如阿萨姆红茶、格雷伯爵红茶和英国早餐茶,悄悄不动声色在餐后冲泡给身边的姨妈姑爹世侄外甥享用,老百姓们喝过一杯,统统眼睛一亮,喝第二杯,均觉肠胃受落,平日不怎么嗜此物者也自动自发去添第三杯茶。这大概就是红茶香火鼎盛、香客绵绵不绝鱼贯入庙掏出香油钱的原因:好喝。

约始于十七世纪,英人直接从中国引进茶叶至欧洲,他们打破荷兰在远东垄断贸易的传统,由自家的东印度公司作主进出口营生,茶叶只属当时其中一样货品。谁也没料到它的需求量会高到让人那么难以应付,英人必须付出许多银块向中国购买此物,而中国却鲜少向英国买些什么,导致英人一直心思思,紧锣密鼓寻找降低茶叶进口的成本。

终于十九世纪,英人在印度、锡兰等地,成功栽植茶树与生产红茶,在其多个殖民地成为茶园大地主,确保红茶的产量,同时支配了经济动脉与英式红茶的制法及喝法,从此红茶嫁鸡随鸡,随着英军的大炮大鸣大放,去到哪,红到哪,成为茶世界中一支屹立不倒的文化标竿。

红茶的拼配法,开始于英国上流社会贵族的嘴刁,吃惯好的喝惯好的,如果喝不到心头爱的那种香味将会寝食难安,这活还怎么过?所以他们都会要求相熟的茶叶公司,提供品质、口感长期稳定一致在某个标准的茶。

挑选大量不同的茶叶,(普遍上一个茶品包含十五至三十五个茶种是少不了的,)依一定比例,通过拼配法配制无数个红茶独特风味,并保证年年此味不变,以身相许的痴儿大有人在。你知道,迷恋物质的红尘滚友如我,每一种味道代表着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陌生味道实在很难在口腔舌头间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像我们这次喝的英国早餐茶,它的基调形成主要由印度阿萨姆红茶、锡兰红茶、肯亚红茶以及中国红茶拼制而得来。红茶拼配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将茶的浓度、滋味、与色泽取长补短,使茶叶内涵外形更趋完美。

我觉得它有点像香水、或是法国菜中酱料的处理与精加工,师傅们的眼耳口鼻都经过百炼千锤的试验与试验,复习与复习,为的就是使我们的人生过得更美味一些,更愉快一些。茶,也是美食的一种,为什么不?英国早餐茶汤色艳红而明亮,香气强而丰富,味道饱满,综合了甜,酸,苦而自成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味,但像所有其它美味食物一样,让人回味无穷,喝了还想再喝,吃了还想再吃。一个美味的茶,不必讲什么大道理,路人甲路人乙都会转过头来说要喝。

是,崇拜外国的月亮特别圆,英式红茶中说得出品牌的,几乎都好喝到要让人吞下舌头,而且,它最功德无量的地方在于:价格公道,就算去到尽极品名牌如twinings、harrods,就算去到尽取最高级别TGFOP,相对其它茶类炒作或乱飚价,它仍然在“平到笑,抵到烂”的非一般境界。
(6-4-2008)

[ 點閱次數:11414 ]

茶叶摸门钉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10-05-23 19:50:16
Bookmark and Share

荷兰曾经在远东那么独霸一方,进行海外殖民、垄断东方贸易诸如丝织品、陶器、黄金、砂糖、鹿角、香料、胡椒等,终于1610年通过当时的爪哇从日本(也有人争议说中国)转销绿茶、从澳门转销中国茶(什么茶,还未有人说得清楚。)回欧洲。于1640年通过本家的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输入红茶,在欧洲仙女散花般所到之处必染茶香,算是稳坐史上第一个将茶叶发扬光大产品化、开枝散叶至欧洲赚大钱的先驱。

虽然之前有葡萄牙和西班牙来过,但西班牙在茶这方面并无甚作为,葡萄牙则只限于传教人士与宫廷皇室才拥有特权享用,只能算启蒙。荷兰凭着冒险精神、巨大资本与经商的天分,令红茶平地一声雷闯进平民的生活,迅速成为那个时代美好生活殿堂里的一尊天使,供人日夜朝拜。

即使是这样亮晃晃的金漆招牌,过了也就过了。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街道上,再也看不出茶叶曾在此翻云覆雨的痕迹。人们不离手的是啤酒,快乐似神仙的也是啤酒,咖啡倍受冷落,茶叶常常摸门钉。

幸亏李诗诗消息灵通,知道在我们下榻的小旅馆同一条街道上,有家茶叶博物馆。过去看,以为认错路,明明白白是家茶店。打听之下,了解底楼天天开门做生意,铺满各式各样茶叶,以及许多美轮美奂旧茶桶,一楼才是展览厅,定期定时开放。都是自家收藏的一些旧东西,长期保养照料,不离不弃。

我们转了几天,就只能在旅馆的早餐时段朝圣一次,供应的是喝茶快三宝:一。纸杯,二。热水器――过时不候,上午十点就会自动消失。有个晚上身体不适,要冲泡自备普洱救命,去柜台求水,他们只好从预备给咖啡的高温蒸馏水器那边施舍了一瓶。三。茶包――上书英文“英国早餐茶”,无品牌,味道含糊。使用英文“英国早餐茶”包装,一目了然完全属广告招徕手段,试图引导饮者以此味道为荣。

风水轮流转,如今在欧洲,甚至全世界,叱咤风云红茶的大教主,正是大布列颠日不落国。英人虽比荷人迟,但他把栽种茶树技术传遍他的殖民地之广、他把泡茶和喝茶方法制定成一种教养表现之深、他把制作红茶的拼配技术提升至艺术境界的高,实在可以形容为打遍天下无敌手。

尤其当我们抵达一个名为Marken的古老鱼村,这种面目全非换位变脸的感触更大。Marken位于阿姆斯特丹近郊,四百年来都是一个鱼村,无论房子、食物、生活方式仍然维持老样子,乍看下如世外桃源。那天刚好雾大,并且降得低低的,我们流浪儿似的往温暖地方躲,闯进一家古董店,是位荷裔老人家的家传祖业。抬眼一看,屋顶上吊着许多黄铜壶,丘钧鸿爬上楼梯一个一个全给拿下来,供我挑选。

结款时问店主彼得,平日喝什么茶,用什么杯。他支吾以对,幸得一直候在我们三尺以外的一位女士――彼得介绍为工作伙伴,爱尔兰人,她说出她的第一句话:「他可不喝茶,我就无茶不欢。」然后款款将杯与杯托递过来,接着说:「里面的茶是English Breakfast Tea。」看,英人的功力就在这里。
(30-3-2008)

[ 點閱次數:11224 ]

喝茶由我侍候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10-03-20 16:38:48
Bookmark and Share

旅经德国科隆,下榻在莱茵河畔一家小旅馆,这里形同科隆大教堂的後花园。该栋建筑物造于1235年,不过四层高,笨拙的尖屋顶窄窄的小木门,古朴得很,11号码头座落附近,二次大战前后期,它的角色是货仓。成为旅馆,经已五十年。步入堂内,当年货仓的轮廓依稀能感觉到,搬运工人的喝吆声马上在时间长廊响了起来。掌柜的是位肥妈妈,无巧不成书,在年轻二十多岁时曾随学校到过我国关丹,一下子熟稔起来。

小旅馆做的是“床与早餐”营生,它所有所有的好,都不及它的早餐好,(自制果酱手工面包有机水果不在话下),而它早餐的好是让我们喝到茶里潜藏着一种礼。

所谓“床与早餐” 旅馆就是买与卖双方已默默约定「要什么没什么,如有的话请自己动手,别旨意来人侍候。」所以我们在阿姆斯特丹的早餐茶,没有意外地轮队去拿纸杯、茶包、各自添各自热水。

在比利时和伦敦,进一步自扫门前雪,厨房里提供有柄杯,一个杯一个款,像从那里拾荒得回来似的,自备茶叶,自煮热水才有茶可喝。

在科隆,肥妈妈掌柜施行的是另一套旨意。(愿你的旨意,如行雷闪电,照在大地上。)她会等你坐好,安顿好外套手提袋、又还未至于去轮候拿自助早餐那一刹那出现,派送大笑脸,然后殷殷垂询:「茶或咖啡?」我们一行六人,都按照自己的节奏现身,她不厌其烦过来问六次,然后走回吧台舞弄一番,再将饮料奉上。

那时,刚好也是各人拿了一盘食物回到座位准备大啖之前,香喷喷的红茶及时上桌作出贡献,呷一口茶定一定神,再呷一口,唤醒三魂七魄,接着才悠然开始祭五脏庙仪式。

趁着问茶和奉茶的关键时刻,肥妈妈会与每人携手表演一段折子戏,或问候或关怀或嘻哈或指点迷津一番,在你心满意足觉得“今日有一个好的开始”之时,她已全身而退,让你安心吃早餐。

你不会不知道“床与早餐” 旅馆赚的就是节约人手的工资吧,栖宿了好多家,没有人会花宝贵时间与你说上一句半句话,只求你千万别阻碍地球转。为了解决人手短缺问题,家家都有许多家规,犯了就执行罚款私刑。

肥妈妈这家也不见得人手过剩,往往,早餐时段皆由她一人单打,隔天换班由另一姐妹独斗。但有关问茶和奉茶这个仪式,她们仍然乐意进行,没有放弃。放弃,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然而肥妈妈的气派与餐厅的格局明明白白传达「食物归你自助,喝茶由我侍候。」的姿势。

她舞弄茶事的吧台,其实并不落在餐厅范围,她肥大的身躯,须上落一道矮楼梯,才到达料理台。她为我们预备喝茶的器皿,是德国本土制造的骨瓷,凡喝茶的必全套上阵,包括壶、杯与杯托、银匙、糖罐、奶罐,那红茶,也算是欧洲品牌中的一条好汉了。

只要她弄个热水器,排两列纸杯在餐厅,就可以省下多少工夫与心思,但她没有。

(23-3-2008)

[ 點閱次數:12197 ]

他们自有一套喝茶心法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10-02-23 18:16:07
Bookmark and Share

英国人喝茶,自有他们一套心法。我们从温莎古堡转出来,散步着下山,穿过泰晤士河岸边的依顿桥,走进去温莎小镇。这座小镇的历史比古堡的历史要悠久的多,最早建造于罗马人统治时期,几代人事几经演变,贩卖食物和纪念品的商业街,仍维持着那个老样子。商业街背后,有许多露天小巷,王沛雄指指边上一栋二层高的楼房,像在童话故事里看到的那种造型一般,狭窄,并稍微倾斜,还有漂亮的窗口,他说:「就在这里喝下午茶。」

推门而进,迎面左侧是个小小的L字形柜台,右侧旁边是座木楼梯伸展至楼上,柜台後有两张四人座位的木头方桌,前面一张经已坐满了看起来像一家子的五人,当然,其中不缺乏牛高马大的大汉。我们一行也五人,份量十足,马上填满了所剩余下的那桌空位。坐下之前,王沛雄之好友马克,还施施然指挥若定:「你,和你坐这边。」是面向落地玻璃窗口那边,可闲闲地看街景。最后他成功的把自己私藏进最靠墙,无可转身,只能看着柜台或看着我的位置。

侍者身轻如燕,踏着凌波微步飘飘然,想他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很快地,便拿着我们的订单扬长而去。最先派遣的特工部队是每人一组精工不锈钢滤茶器及托,约如A级鸡蛋三分一大小,接着奉上牛奶与方红糖,再每人一壶茶和一套骨瓷茶杯。你认为你要的浓度出现了,将滤茶器架骨瓷茶杯之上,提起茶壶缓缓把茶注入茶杯。为什么需要用到滤茶器,因为此家茶馆坚决按照传统规矩只冲泡散茶叶,不使用茶包,滤茶器方便使茶渣与茶水隔开,令香味稳定维持在你要的程度,而不致变涩。

当我们在浸泡等待时,可爱的凌波仙子提着一个重叠式的三层糕饼盘从天而降,无可置疑地备有小黄瓜三文治及松饼。你知道,此二种供品,是吾辈“声闷夹阎尖”的茶国蚁民朝圣下午茶时最迷信的符咒,不然不灵的。松饼――亦就是张女士话的司空了,每家英国茶馆或每位英国女士都会自家烘制几块的,假使要令人进一步跪拜,其杀手锏事必得捧出一碗家传秘方自制的果酱,厚厚地给涂上,再加鲜奶油,大口啖之,然后喝一口大吉岭、或阿萨姆、或伯爵茶,才算够味。

他们的心法在于,不像有些亚洲崛起大国,口口声声炫耀威武着「只去城中面积最大的茶馆,比如说五千平方米」,那才配得上他的面子。开口闭口表示不满「一个人千元一壶茶,那是最贵了吗?给咱来更贵的」,大就是美,贵就是好已成为人生唯一目标,茶长得什么样子,什么滋味,管它呢。

他们的心法在于,把最好的位置献于客人,手法干净利落、低调。亚洲崛起大国如何相待客人坐下吃饭?你真应该去身厉奇景。他们的心法在于,不随便推拆旧楼,空间拥有我们集体的记忆。不随便更改喝茶方式,安抚灵魂的仪式怎么能够朝三幕四?不随便吃、随便卖大众化快餐化的松饼和果酱,坚持用奶奶的奶奶的奶奶的制法来做一块饼,原本最初的味道,几百年来就是这个味,维持它,不让它沦陷,是一种活的自尊。

[ 點閱次數:11766 ]

我是这样喝茶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10-01-31 17:49:39
Bookmark and Share

新年回甘榜,妹子说年纪越长越喜欢喝茶了,想要参考我天天到底喝什么茶,怎样喝。哦,既然是亲生姐妹,无关乎江湖恩怨,我也不怕失礼,决定坦白从宽,将日常一天的习惯一一倾囊告知。妹子,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早晨起来,用一个曼谷买的浅草绿色玻璃杯,约300cc大,盛七分满的茶,分几口缓缓喝下去,才出发去做瑜伽。茶是陈化十年的黑沱茶,市价不清楚,每晚睡觉之前必冲饮,然后留下少许于早晨暖胃通便。黑沱茶一颗约五克重,放进一只黑砂壶,约2000cc大,市价四百八十大元,名曰“寿星”,也叫“黑金刚”,冲半壶即好,浸润着慢慢喝,滋味甜醇。

上班到公司,我的早餐是一壶名曰“玉洱”的普洱茶,九四年的散茶,只剩下半缸子吧了,静静躺在一只炉钧釉的清末水缸,无价。拿一只清水泥、鸽嘴水平壶,约1000cc大,时值三百二十大元,用拇指、食指及中指轻轻抓小撮“玉洱”仍进壶内,第一趟热水倒掉不喝,第二趟水开始浸泡至喜欢的香味出现就可以喝了,这是每一天指定的招魂仪式,没有这杯茶,我做鬼都不灵。有时添食,我会吸两口人家冲泡的“白鸡冠”碎末茶。

午餐时间,预备两只本山绿泥壶,时值一千大元一只,大约1000cc,一只当壶泡茶用,另一只当茶海纳汤用,冲泡“老丛水仙”,去年陈茶,将茶叶铺平壶底的投茶量足矣,那大约是十二克,一克一元钱。好喝的秘诀是陈茶、量少、水温是滚开後熄火稍息才开始冲泡、浸泡时间需相当的长。喝过後,永远难忘那甜甜果香岩韵青苔味。这时如果感觉有点饿,或许可吃一碗潮州鱼丸粉。

有时人在江湖,随波逐流到饺子大王店用午餐,我会点壶茉莉花茶,东北人的营生,还是花茶最鲜,其它茶不提也吧。如果到楼上海鲜餐厅,我会自行拼配“生熟普洱”带过去,配方无定向,要看心情,用勐海渥堆普洱作基调是颇讨人欢心的口感,提味我则用零四年的易武正山晒青毛茶。

好不容易盼到下午茶时间,我会天天换着花样冲泡各式各样红茶:自己到山里头买的正山小种、吴老师送的宜兴红茶、祁门红茶、金马仑红茶都好。清饮红茶,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必须淡,细而甜的红茶,多多也不怕。用一只盖碗,宫廷宽边款,出汤快不易变涩,喝时用景德镇制米通杯。有时,我会喝台湾“东方美人”茶,这是央人给寄过来的,得留心省着点。

晚饭,如果不小心误交猪朋狗友去暴吃暴饮,我总随手带上自己的茶:六堡、水仙、肉桂、蜜兰香诸如此类,香味有活力又富清爽感觉,饭店所提供的茶叶我们已不喝久矣,不敢也不想。往往,去到任何一家饭店,我们都会宾至如归拿着自备茶叶到茶水间自助泡将起来,我们的御用茶童是女子一,她已经无数次被人当作是店伙计,召唤着命她提供加热水服务,而我们施施然、懒洋洋摇着腿,瞬间茶就到了。

(2-3-2008)

[ 點閱次數:12078 ]

icon茶行一代传一代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10-01-23 10:22:27
Bookmark and Share

曼谷唐人街的茶行,也无所谓传统还或现代,它就一个样子,这个样子。但相对马来西亚来说,由于我们在八十年代末有新兴茶艺馆的崛起,无论经营、风格上都可说是一个分水岭,故有传统茶行之说。看到两地茶行一脉相传的经营手法、生存模式,我干脆也将之归纳为传统茶行,是同时代的icon.

传统茶行保持一百年不变的典范行为是一代传一代,代代血脉相传,至目前为止,掌柜的算起来都属当地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是否传子不传女倒无深究,说起来似乎没见过女掌柜,总而言之,打死也不传外姓人就是了,兄弟反目成仇也比外人亲三分。

一栋二层的唐楼,楼上是睡觉的所在,楼下前堂做包装、买卖,後室专攻茶叶烘焙,三两座炉灶,闷闷地埋着团火炭,刻苦耐劳白手成家的老实人,位位都从这里开始他们的炼金术,如果茶叶焙得不好喝,一家大小的开销就没着落了。

茶叶焙火,原是茶叶初制时最后一道干燥加工,使茶身含水量维持在标准内,方便收存。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干燥就称为“复火”,目的为了提升茶的风味,让已制成的茶产生股熟香火香,喝起来身体会感觉比较温暖,不那么寒凉。乡亲父老辈对焙茶工夫往往有出人意表的执著与傲气,所以消费者是绝对不能在两家店买到相同味道的茶,家家户户卖的茶都属“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绝对独一,喝对味口後一辈子会依赖它。

他们大多数的祖籍皆为广东潮州,有件事却让人好奇:就算店铺前方挂了招牌“正宗凤凰单丛“字眼,但店面销售却以福建武夷岩茶为主打,为什么呢?他们说:曾经一度,大家也抱着一份浪漫情怀,以家乡茶来尉寂寥,况且原乡人脉通顺,说话行事也牢靠,无奈广东凤凰单丛茶毕竟生产量太稀少,导致价格飞飙,人人闻风而逃,想做亦做不起来,

福建武夷岩茶和广东凤凰单丛茶本是同根生,以性格、气息相近的基调,合理的质量布满传统茶行当然水到沟成。旧时那个年代,海外华侨孤身作战实非易事,于是都联手起来成立茶商公会,无论与产地周旋进出口转货、营运成本事项,大家唇齿相依日子比较容易过。

他们自己本身喝什么茶呢?答案是茶末。焙笼底的茶碎,包茶后剩下的碎末,。。。一句讲完,收集所有还能冲泡的箩底橙当宝贝藏着,每朝拿一大撮扔进茶娘,就那么浸积着,喝完加热水喝完加热水,那是一家人一整天的救命水。

我老实不客气自斟自饮,只见汤色琥珀红晶莹清澈,尝来底韵丰厚,口感有绵绵不断的活力,喉底带甜,完全摆脱岩茶收不好或焙不好必出的纰漏,即含有“吐青味”。这是走访茶乡多次之后的经验,茶农和家人怎么喝,卖茶者在家喝什么,跟着喝吧,虽不中亦不远矣。

一般茶行如今面对的困难,恐怕都与接班人有关,焙茶师的后继无人,令许多香味魂飞魄散,茶们黯然郁郁而终。茶行新一代或不以为然如此辛苦劳作,也有些志不在此,人在心不在,一手工夫认真马虎。也有些茶行长辈们,处心积虑安排下一代去做别的专业,不让碰茶叶,都说太辛苦了。祖传三代的秘方,眼看就要一点一滴人间蒸发,我唯一可做的就剩下一个这么样隔岸观火的姿势。

[ 點閱次數:11704 ]

茶叶都还在吗  ◎  許玉蓮
遇茶茶 (07-08) 2009-12-08 20:43:15
Bookmark and Share

最靠近下榻旅馆的曼谷地铁站,大约需步行十分钟,我们几乎天天慢走往返。由于唐人街人口稠密,繁衍出许多小巷小弄,里面各色各样生活百态,都生趣盈然,我们时时被吸引而随意更换路线,唯只依着相同方向。有日傍晚李诗诗发现新大陆,“咦,有茶香?”循着香气去,看见一家「美记茶行」。

古老锡桶堆砌成一堵墙的设计风格,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喻为传统茶行的指定签名,直至今日,我仍觉得这一手露得又漂亮又实用。周遭有些商店室内设计徒然有形,家具归家具罚站,人们归人们绕道而行,两不相干完全扯不上关系,这样与生活脱节的布置是很难让人留下记忆的。

漂亮,是锡桶的材质、打造的手工、造型的饱满,是桶够大、一堵墙更加要够大、显示茶临天下的大气磅礴。实用,是把所有不同山头的岩茶纳进个别桶内,往往茶叶并不会收满,预留空间制造一种小气候在桶内,使岩茶在荫凉黑暗空气中滋养着,自然陈化。有人管岩茶小撮小撮收进铝箔袋密封来收藏,那是收藏一百年也不会变好喝的。

可惜如今在吉隆玻与巴生一带,有些茶行静极思动,已将这堵“锡桶墙”砸掉,换上玻璃橱,真是自由社会人各有志。我一眼看见「美记茶行」这堵墙,马上不客气表示亲切,向掌柜的殷殷垂询起来了:“桶上所写的茶名,茶叶都还在吗?锡桶从潮州来吗?这么香,谁在焙茶呀?”

掌柜的原来不是掌柜,名叫陈韦臣,家中长子,有自己的职业,傍晚下班回到家後就在柜台帮头帮尾,用手工古法将茶叶包成七克小包装。「美记茶行」是爷爷创的宝号,去世後留给陈爸爸。陈爸爸一直靠坐于内侧墙边一张大藤椅,似曾中风的样子,不良于行动和语言,静静看着和听着我们。陈妈妈见有陌生人,从内堂忽悠转进柜台坐镇,虽不谙英语,仍大方用潮语应付我和李诗诗的骚扰。

陈妈妈本是广东潮州人士,于十六岁嫁过来曼谷,就开始跟着陈爷爷学做茶的加工与买卖,当时是一九三八年。如今七十载的一身好功夫,嫡传了给小儿子。小儿子名叫陈韦财,满脸油烟满身茶香走出来,显然是在焙茶间忙劳作。

问陈韦财,怎么知道一个茶焙得好不好?他看看母亲回答得大无畏:”she can tell.”亦母亦师之情表露无遗,这个唯一的开山弟子亦是闭门弟子的接班人,仍在老人的庇荫下使用火工。他说,两位老人看看茶叶,嗅嗅茶香就知道欠缺了什么或在那里出了纰漏,他随时须作出调整。又说,焙茶的温度是最不好控制的。

那么父亲看起来像生病,母亲看起来像半退休状态,外行的老大像掌柜,老幺学师未下山的这家「美记」,操控茶叶品质的灵魂人物却还属两老,想至此不禁叫人忧心如焚。

[ 點閱次數:10501 ]

頁數 : 1 2 3 4 >>

喝茶慢 你双手捧着茶叶,温柔地审视,然后闭上眼睛吸香,彻底读透她之后轻轻把她送入茶壶,轻得像一吹即破,轻得让我感觉分外用心,特别清贵,叫我等不及要喝那杯茶。

许氏茶国,一介蚁民。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9月 2024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75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