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慢︱ 当你把热水浇进壶里那一刻,袅袅香气彷如精魂渺渺地飘上空中,钻入我鼻子,进驻我体魄,我想那是真的美。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居家泡茶,有些人苦恼于手上并无煮水器,甚难操作。所谓煮水器,是特指置放在泡茶桌边上的煮水炉及煮水壶,它们一般都长得既简便又干净,且精致的样子。二十年来,一炉风行的那款,人人都认得是由金属物制成的古色古香造型的那款,我问过了,他们告诉我金属物叫作“合金”,不明所以,还依旧跟着大多数群众管它叫“铁炉” 。
小铁炉的燃火物,是酒精,由一扁平形的玻璃瓶盛着,中有一管棉布捲成的灯芯,打火机一擦灯芯就会燃起来。适当使用的话,八分满酒精可持续燃烧三小时,是一顿足以讲完所有无聊笑话的茶会了。适当的意思:灯芯不可拉得太长,长则急火,急火则犯茶桌禁忌。
急火泡茶,除了味道欠缺原韵与圆润,火及火带来的热意及火偶发的呼呼响声,皆让人警惕带来危险意识,制造紧张使人产生不安感觉的泡茶人是一位失败的事茶者。想不出谁会喜欢在这样的场合喝茶?谁会觉得连火也处理不当的人泡茶会好喝?
反过来,灯芯也不可太短,过短则火无力,水的元神即散,再也凝聚不了,则水难烧开,即使烧开,也只有水味而无甜味,好茶也难救。再说,等烧开水这段时间一增长,期待喝口好茶的需要或心情大限已过,茶就无所谓是不是茶,也无所谓泡得好不好喝了。
许多人问酒精是否“火水”?不,酒精是“火酒”。最简单的分别,酒精无色无味,遇空气则蒸发,故每次用完后须用一个小盖帽将灯芯的火熄灭并拧紧,避免棉布灯芯发生干燥情况。若没有发觉灯芯已干,照样把火点上,棉布则会烧尽成灰,须打开灯芯圈将灯芯往上推拔约一公分备用。
整条灯芯用完需要好长一段日子,另购置一条新的,价格挺相宜(约二零吉?)。那个扁平形玻璃瓶——我们叫酒精灯,万一打破了也属于可配备零件(约十五零吉?)。酒精一桶三公升,约十五零吉,听起来也不贵,但许多人嫌麻烦在于从酒精桶将酒精添进酒精灯这一过程。是,实在不容易对准酒精灯的口,酒精撒满一桌或一地的情形时时发生,一浪费酒精,二浪费工夫擦擦抹抹,三酒精会侵蚀木头桌,令木头脱色伤痕斑斑,糟蹋了一块好木头。我后来在夜市场花了丁点钱,买来一个漏斗,从此无烦恼。
配合这个“铁炉”或叫酒精炉,盛水的是只玻璃壶,二十年如一日,壶上永远描绘着那片人物山水景,高山绿水总也不老。不知为何,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一只玻璃壶,连带不肖用它的人。初初泡茶之时,我宁愿去杂货店买只小壶代替它,这么奇怪地嫉恶如仇,几乎花了我半生时间去做,我就直接用家庭装的热水保温器来泡茶喝,也甘之如饴过用它,偏心?那肯定是。
[ 點閱次數:10156 ]
《金瓶梅》里西门庆常笑骂着贼头淫妇的潘金莲,那倒是个会吃茶的人物。有一次,妇人要吃茶,秋菊连忙倒了一杯茶来。妇人未吃先骂:「我不吃这陈茶,熬的怪泛汤气!」然后吩咐:「叫春梅来,另拿小铫儿,顿些好甜水儿,多着些茶,顿的苦艳艳我吃。」
在那个时代,本该盛行点茶法——嗜茶者往往先把茶团的膏油刮去,用微火把茶炙干,再碾碎成茶末,投进茶盏,注入沸水,将之调匀至胶状,便是浓浓的一盏稠茶了。
但如此这般烹煮法,需时极长。想必富贵人家好茶有的是,事先安排丫头张罗了一些焖在温热器内,不分日夜伺候着,以满足大爷和爱妾们有求必应的心态。
照说那妇人平日也将就将就,是有这个吃茶习惯的,不然你给秋菊吃了狍子胆,秋菊亦不敢惹祸上身。
为甚么今晚偏大发雷霆、整色整水呢?只因那贼没廉耻的货西门庆与春梅卿卿我我,海誓山盟在床上乱了这半日,害得妇人又妒又恨,恨海难填;情急之下,唯有拿茶来开刀。
可你听,妇人对吃茶的要求却非无理取闹的,她是骂得再好也没有了。就算是放在今日,我们的品茶标准依旧是以这五点为凭据:一,茶叶浸泡过久易失鲜味,并且茶气逐渐转弱,精灵也随气而竭,这时候喝下去的茶只能算驴饮。所以应该在想喝茶时才泡茶,尽可能维持茶的香味,这才是品茶的真情趣。故妇人不吃陈茶是高明的。
二,主泡者应接受适当的泡茶技术训练。有人认为品茶是种最休闲不过的享受,何必用许多僵硬规矩约束它?结果开水煮老了,将龙井泡得难以下咽;又或是忙乱中顾不得卫生,杯子未清洗也派上用场了。这是兴之所至,爱怎么泡就怎么泡的人时常须面对的盲点。理性地熟识泡茶技法的人,较易从容不迫地得到感性的品茗意趣,这里,一连串泡茶的动作会在不知不觉中化作了充满感情的身体语言。
故妇人讥讽秋菊「好干净手儿」,喝令「叫春梅来」,皆因在妇人推波逐澜下,春梅与西门庆鬼混的这些日子里,春梅已不似小丫头般处理粗重肮脏俗务,姑娘闲来只负责顿水顿茶,出落得像一朵花,那么跟爷们娘们学了几手吃茶功夫也是有的。当然,更有可能是妇人见春梅歪在西门庆脚头睡得甜甜儿,怀恨在心,于是偏偏指使她以泄愤。
三,你听那妇人怎说:「另拿小铫儿」,这里意思非常 明显,所谓「另拿」,表示其人薄有私己珍藏,特别指定某只,以免弄错。在那种家庭,所有堆金积玉的财富,锦衣美食的物质享受,皆由西门庆配给,妇人得挖空心思牢笼汉子之心,才好开口求这求那。要有收服这屁鸟人绝非易事,况且竞争对手又多又强,好不容易逮住机会了,宝物金钗皮袄有的是,妇人却求茶器具,可见确是爱吃茶哩。
此话也说明妇人对烹茶所用何器经验老到,绝不马虎。这器名「铫」,即辞海解曰: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当时,也有人把它称为茶瓶。弃釜而用铫,为使点茶时紧凑有力,点注准确,制出更好品质的茶。特别强调「小」,因为壶小,香气则易聚不涣散,味道也不受时间耽搁——很快便倒完出来。
从神农氏到现今,因着不同的品茶习惯,也随之产生了多姿多彩的茶器,我们今日泡茶,一般上认为紫砂壶宜泡乌龙茶或普洱茶,盖碗选择于泡绿茶、花茶和红茶。那么,可否用紫砂壶来泡龙井或香片?我认为是可以的。壶器选择并非一条死板方程式,要以那一类壶器泡茶前,先了解不同质地的器具会带来怎样的不同冲泡效果,配合以茶种、茶量、水温等技术,没有甚么茶不能用紫砂壶来泡,或相反的,没有茶是不能用盖碗泡的。事实上,壶器的功用就是用来泡茶。除了这,场合的需要与各人口感之爱恶,当然也应列入考虑。像金莲,为谁夜半独自吃苦茶?非¬小铫儿不可。
四,要强调的是水质。水质好劣,直接影响茶的色、香、味。再好的茶叶,也需藉「甜水」诱发才能引爆真性。所谓「甜水」,金莲他们的皇帝老爷宋徽宗在《大观茶论》曾提出一些较科学的看法,曰:「水以清、轻、甘、洁为美。」清,是水里无沉淀,无杂质。轻是水里所含矿物质及氯化物成分低,即为软水。甘, 就是水一入口,舌与两颊之间会产生滋滋的感觉,饶有回味。洁,是透明纯净。
这样的「甜水」,一般被理解成有天泉,地泉之分。天泉是指雨水和雪水,地泉是指山水、江水、井水。地泉自然以山中乳泉,水流不急的为至尊,因为这些水通过山林下面的沙岩层过滤渗透出来的。至于天泉,《金瓶梅》里是这样用的:有一回,西门庆与众娘们摆列酒筵,听戏赏雪。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凰芽茶,与众人吃。凡事装糊涂,刻意低调的月娘,吃茶品味尚且不落人后,那么以金莲那不安于室,一味呈能好胜的个性,执意「甜水」侍候也想当然耳了。
现在的我们,由于担心环境与空气被污染,谁还敢用这天泉地泉?虎跑泉当然列外,那里的水含氡成分较高,用来泡茶最好;可如何日日去西湖取得一瓢来,实在是个头疼问题。那么请屈就于我们高科技化的生活吧,市面上各种矿泉水、过滤水、沙漏水等已经很可以媲美「甜水」了。未经过滤处理的自来水,氯气太重。未免有糟蹋茶叶之嫌。
五,注意用茶量的取舍,用茶量与浸泡时间又是紧密连在一起的,这两个因素深深影响了茶汤的浓度及品质。茶量少,浸泡时间亦短,泡成的茶汤索然无味,无味之味,偶然啜之无妨。泡茶时,理应茶量少,浸泡的时间相对的长;茶量多,浸泡时间宜短。同样的茶量,水温低时,浸泡时间要长;水温高时,浸泡时间要短。
很多人抗议,买了茶回家泡来尝与在茶馆试品根本是两回事,肯定是无良奸商偷龙转凤换了茶叶。好姑奶奶,的确是两回事,人家知寒知暖,照顾周到;你却漫无目的,杂乱无章,何来好茶?或许你又会说这太刻板了,破坏以茶陶冶心性的本质,但如果你连用何种壶泡何种茶放多少水温浸泡多久也无动于衷,又如何能领略悠闲的品茶情趣呢?同样的,如果你连高尔夫球杆也不会拿,如何能享受到此项运动的乐趣?如果你连钢琴也不会弹,又如何去表现优美的乐章以抒发情怀?
宋人多点茶吃,也有煮茶、烹茶,鲜少「顿茶」,「顿」应该是炖的同音同义字,即慢火烹煮食物一段长时间。妇人最后说:「多着些茶叶,顿的苦艳艳我吃。」显然地,妇人是个老茶手,对茶量与浸泡时间的配合了如指掌,才能在不同的场合、时间、心情指示下,马上对症下药提出做茶的方法。这种不拘于理的做法,是建立在对茶、茶器和泡茶技法消化后融于无形,从生活中显现出来。
妇人一句比一句凌厉的命令,可以看出其泼辣刻薄性格;句句话却是泡茶关键所在,更加展露了其吃茶心得。今夜,他不单只要「小铫儿」,还要多茶叶,并且要「顿」,而非「点」,其实是利用了泡茶技法中所有能熬出苦味的手段,强求一杯「苦艳艳」的茶。
苦是茶的本性,茶所以会苦,因为成份内含有咖啡碱,想要茶不苦,简直难如登天。不过,茶常常也与甜、涩、 甘、酸等数种味道并存,通过泡茶技法,可作适度调理,以满足个人对口感的要求。像我们的人生,有权利去享乐,也有义务要吃苦。苦口良药,我们的身体得以活下来;苦中作乐,令我们能在这世界上提炼出一些甜美。母亲从小教训我们,先吃不好吃的东西,好东西留在后面吃,先苦后甜。结婚的别名是同甘共苦,婚姻里若没有苦的日子,是会被诅咒的,那样的婚姻实在没有甚么可供嚼味。在苦海里吃苦茶,这苦,苦得真美丽啊。
金莲所求的那杯「苦艳艳」的茶,究竟又是为甚么呢?猜想原因有几个,其一:对于老茶手来说,一杯缺少苦味的茶,终究缺乏了一点劲,略带苦意的茶,才能达致回甘喉韵的功效,妇人深得此味。其二:妇人养尊处优,天天围炉听戏、喝酒啖肉;此是养生之道,藉茶醒酒、去腻消食、安神除烦。其三:妇人平时百般冤仇情意,往往半夜汹涌心头,难免要苦茶压魇。
唉,苦茶,有人要复仇了,你怎么还可以苦得这样甘甜?唉,有人要发疯了,有人要死了,苦茶,你怎么还可以苦得这样不动声色?你怎么可以依旧这样芳香呢?
[ 點閱次數:11784 ]
最靠近下榻旅馆的曼谷地铁站,大约需步行十分钟,我们几乎天天慢走往返。由于唐人街人口稠密,繁衍出许多小巷小弄,里面各色各样生活百态,都生趣盈然,我们时时被吸引而随意更换路线,唯只依着相同方向。有日傍晚李诗诗发现新大陆,“咦,有茶香?”循着香气去,看见一家「美记茶行」。
古老锡桶堆砌成一堵墙的设计风格,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喻为传统茶行的指定签名,直至今日,我仍觉得这一手露得又漂亮又实用。周遭有些商店室内设计徒然有形,家具归家具罚站,人们归人们绕道而行,两不相干完全扯不上关系,这样与生活脱节的布置是很难让人留下记忆的。
漂亮,是锡桶的材质、打造的手工、造型的饱满,是桶够大、一堵墙更加要够大、显示茶临天下的大气磅礴。实用,是把所有不同山头的岩茶纳进个别桶内,往往茶叶并不会收满,预留空间制造一种小气候在桶内,使岩茶在荫凉黑暗空气中滋养着,自然陈化。有人管岩茶小撮小撮收进铝箔袋密封来收藏,那是收藏一百年也不会变好喝的。
可惜如今在吉隆玻与巴生一带,有些茶行静极思动,已将这堵“锡桶墙”砸掉,换上玻璃橱,真是自由社会人各有志。我一眼看见「美记茶行」这堵墙,马上不客气表示亲切,向掌柜的殷殷垂询起来了:“桶上所写的茶名,茶叶都还在吗?锡桶从潮州来吗?这么香,谁在焙茶呀?”
掌柜的原来不是掌柜,名叫陈韦臣,家中长子,有自己的职业,傍晚下班回到家後就在柜台帮头帮尾,用手工古法将茶叶包成七克小包装。「美记茶行」是爷爷创的宝号,去世後留给陈爸爸。陈爸爸一直靠坐于内侧墙边一张大藤椅,似曾中风的样子,不良于行动和语言,静静看着和听着我们。陈妈妈见有陌生人,从内堂忽悠转进柜台坐镇,虽不谙英语,仍大方用潮语应付我和李诗诗的骚扰。
陈妈妈本是广东潮州人士,于十六岁嫁过来曼谷,就开始跟着陈爷爷学做茶的加工与买卖,当时是一九三八年。如今七十载的一身好功夫,嫡传了给小儿子。小儿子名叫陈韦财,满脸油烟满身茶香走出来,显然是在焙茶间忙劳作。
问陈韦财,怎么知道一个茶焙得好不好?他看看母亲回答得大无畏:”she can tell.”亦母亦师之情表露无遗,这个唯一的开山弟子亦是闭门弟子的接班人,仍在老人的庇荫下使用火工。他说,两位老人看看茶叶,嗅嗅茶香就知道欠缺了什么或在那里出了纰漏,他随时须作出调整。又说,焙茶的温度是最不好控制的。
那么父亲看起来像生病,母亲看起来像半退休状态,外行的老大像掌柜,老幺学师未下山的这家「美记」,操控茶叶品质的灵魂人物却还属两老,想至此不禁叫人忧心如焚。
[ 點閱次數:10574 ]
读友略带遗憾,坦率笑说还未存够钱买副好茶具。我认为未必要买。
诚然,假如将泡茶按部就班当作进修,初期基本配备就少不了二砂壶一盖碗。砂,是宜兴紫砂,由于紫砂色彩斑斓,经窑烧後端的通体晶莹,如挂上公主光环,艳丽得教人睁不开眼睛。不同色泽的砂壶,自有各自名称、导热率、渗透性、适泡茶类等引人入胜的学问,但新手初入门槛,让他欣赏一下前门风景也就是了,何需一入侯门深似海?故一律笼统称为砂壶即可。
盖碗,是个一套三件的饮具,由碗、盖、托组成;也有人称盖杯,如何分别?约一百至百五毫升,盛茶饮具型如杯,称盖杯;另一款约二百多毫升大,盛茶器皿仿如碗般,就叫盖碗。
港人习惯称它们为茶盅。无论大小我却喜称盖碗,觉得有种俗气美,盖杯太秀气,我辜负了它。有次我请店小妹拿个盖碗过来,她眼前就摆着有一个。后来她花了些时间翻箱倒柜给我送过来另一个盖碗,问她为什么?她回答我,那个是盖杯,这个是盖碗。
盖碗的直径总也有三寸吧,取拿时将拇指与中指长长拉远距离,再扣上去碗的边缘,刚刚好。如果并无特别指名道姓,几乎可以约定俗成认定,盖碗是瓷制的,除非预先言明,紫砂盖碗玻璃盖碗,不然不得抱怨。
新手的二砂壶一盖碗基本是这样分配,盖碗用于冲泡绿茶、花茶、红茶。砂壶一用于冲泡乌龙茶,砂壶二用于冲泡普洱、六堡。不同茶类使用个别泡茶器,降低串味的危险性,同时养的壶也相对好看,况且又还不至于到“乱花钱”的地步,二、一原则实行起来毫不为难。
假如眼前不够钱,又很想泡杯茶来悠哉游哉,何不试试“不持一物”的境界,不让某个物件限制或驾驭行动,练习自己的创造力与眼力,从生活中找出可代替用的茶器,从“本来没有一件像样的茶器”变成“每样物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茶器。”
比如缺了一个茶盘,去婆婆的碗柜借一个八角汤碗出来,碗上还描着几笔青花的,那不就是既现成又得意趣的茶盘?何况汤碗、饭碗的确比大而不当的茶盘实用简约许多。
比如多余或没用的竹筷子,可用刀削削刻刻,制成一支茶签,以便通诸塞在壶嘴的茶叶,或制成一支茶夹,泡完茶后将茶渣从壶中清理出来。
还可去路边割一片大张的芋头叶回来铺在桌面当桌布,绿绿的,比什么都养眼。万年青的叶子,当杯托。乾丝瓜,剪裁一小圆片,置于汤碗中,再把壶置于其上,以防止碗壶互相擦损。
别以为自己欠缺华丽茶器,就泡不出茶来。或一定需依赖某一种茶某一个壶、才敢泡茶。自由自在的灵魂,何时不能泡茶?
[ 點閱次數:8055 ]
说起来,我对茶的最初印象,一直可最追溯到小时候读《红楼梦》,奇怪贾府上下怎么老是在饭后用茶嗽口,第二回合捧上来的方是吃的茶。那可有多浪费呢。
原来他们一早即知茶可去口臭、杀菌,用茶漱口实是讲究卫生之道。况且又不是用不起。连黛玉初来乍到时,也发现这一规矩不似在家中,勉强随和着些吧。想那林如海一介书生,天性简朴少应酬,也难培养出这世禄官家的体面生活习惯。
我原是个乡下穷孩子,天生天养,管不了这许多劳甚子规矩。只知每天晨起,替母亲洗干净一把大茶娘,浸泡些许不知名的茶叶,母亲就会一直喝到晚上去。
偶尔有些日子,母亲可能是午间忘记喝,夜晚临睡前发觉茶还剩余半大壶,非常心痛,不舍得浪费,硬是全灌进肚里。
隔天早上,她就会埋怨昨晚频频上厕所,睡不好。有人劝她:「把茶留待明天才喝吧。」她可会轻蔑地骂人:「使不得,隔夜茶千万不可喝,」
到底为什么不能喝?始终说不出所以然。我如今也明白了,母亲。
说起来,《红楼梦》里最会品茶的当首推妙玉。贾母畅游大观园,去到她处偏指名道姓要吃一杯好茶才走。由此可知妙玉素来嗜茶,人人皆知。
她的古玩奇珍吃茶碗,连贾府也未必有。甚么人该用甚么杯喝甚么茶须用甚么水,此女子一一划清界线。大俗人用旧年?的雨水,道行稍高的用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心爱的人用自己日常吃茶的那只绿玉斗,刘佬佬那蠢物吃过半盏茶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她嫌肮脏,不要了。
喝茶喝到这个境界,似乎已去到尽头了,只觉她很高很高,高得使我觉得很低很低,简直不配喝茶。
我向来只有一把大茶娘,那是母亲的嫁妆,她母亲送给她,她把它传了给我。我每每在晚餐后用这壶泡茶喝,大约总喝二、三杯左右。无论是风是情是雨,喝茶的感觉真好。
有时遇上突然而来的寒流,我会把整个壶抱在怀里取暖。那时也不必用茶杯,就这壶嘴直接喝会舒服得多。
每一次当我握着大茶娘的壶把倒茶时,感觉仿佛和母亲在握手。
母亲青春少艾时就开始用这壶,时光倏尔而逝,母亲一生也只用这壶泡茶吧了。它载满了她所有美好或悲恸的日子。
我时时可以感觉到,母亲的体温仍遗留在壶把上。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说起来,宝玉应也算是个茶中老手,怡红院内有专门侍候茶炉子的小丫头呢,有茶没茶唯她是问。
他也在学堂喝,有一次,成群贾姓二世祖打起架来,把宝玉的一碗茶也砸得碗碎茶流。吃了面怕滞食更加要喝,袭人她们焖了一茶缸子普洱茶等着他。
他绝无仅有动了气,摔了茶钟,辱骂水做的女孩儿的一次,是因为茜雪把那碗沏了三四次后才出色的枫露茶给奶奶喝了去了。大概茜雪被掺进了少许泥,实在是个姿色平庸之辈,不然他怎么舍得把她撵走。
天字第一号心肝宝贝还是黛玉,有日凤姐将那暹罗国进贡的茶叶往大观园内每人送两瓶,独独这吹口风也会倒的美人儿吃着说好,宝玉心里惦记着,虽烫伤脸不出门,仍巴巴的叫人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贾公子穷毕生精力经营之儿女私情,叫所有男人拍马也追不上。
当然,他并非无往而不利的。晴雯临死前那碗从黑煤乌嘴的吊子倒出来,充满油膻之气,并无茶味、咸涩不堪、担了虚名的茶令他眼中泪直流下来,连自己的身子都不知为何物了。那壶也不像个茶壶,茶也不大像茶,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口气都灌下去了。
喝茶喝到这个凄厉地步,已难回头。只觉她很低很低,低得让我觉得很高很高,感动于有茶可喝。
我从来没有间断过喝茶,就像母亲一样。撒把无名无姓的茶叶进大茶娘,看着茶叶慢慢在热水中舒展风姿,会抚平我生活中的磨难。我从来没有间断喝茶,那是我缅怀母亲的一种仪式。
[ 點閱次數:10942 ]
入夜,曼谷唐人街像赶庙会,到处喝吆着叫卖声,空气中充满各式快活的香味,只令我们贪婪地想到吃、吃、吃。经过几家人山人海的海鲜餐厅,李诗诗皆皱起眉头表示不满意,因他们烧烤海鲜的炭炉火太猛了。终于看到一家客满率达七成,一位看起来像老板的师傅把他的炭炉照料得旺而不火,李诗诗高兴了,要这家。
一位头发斑白的华裔大婶招呼我们,三扒两拨把喜爱的海鲜都盘点完毕後,问她那里有茶?大婶自然而然往斜对面的老铺指指,我马上就溜过去。
是家宽敞的店,左右两面墙,一面布满用锡打造的茶桶,正正方方的,横卧着,所有盖子向外看齐,方便取拿里面茶叶。另一面是玻璃柜台,款式像极七十年代我生活的新村,那时的洋货店药材店都这样子。于中央摆张大长桌,包装茶叶用。桌下搁了个小炭炉,炖着壶热水。靠厨房进口有小桌一张,桌上枪眼地立着一个老旧茶娘暖炉与工夫茶器家常饮用。
店家祖籍当然来自广东潮汕,他是曼谷出生的第二代,除了对我打算买多少感兴趣之外,其它话题浅尝即止,不知道他是性格内向,抑或让中文给牵牵绊绊。但还是珍重地从玻璃橱依序将茶拿出来请我看:肉桂、金柳条、大红袍。。。,全使用古法手工包装,一张宣纸左折右转,便成密密实实、方方整整一个枕头形的茶包,合四两重。我问可以试喝喝吗?他回答得有点腼腆:要打佯了。
第二天下午再去,老板走开吃午餐,老板娘出马,我们用半咸不淡的中文、潮州语、英语混杂交谈,居然也头头是道。我实在忍不住,自顾从暖炉拿起茶娘倒了杯茶喝将起来,汤色深褐、散发甜的果香、无火气、味道浓醇、口感浑圆成熟,是经过拼配法的基调,是经过存放的基调,是经过复焙火的基调,是经过阳光和雨和空气、还有时间的洗练的一手水仙茶,是来自武夷但已不属于武夷,茶们在不同的地方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熟成方式。
老板后来终于肯开金口,名叫林铭全,关于我一直提到“这店好老呀”的话,并不同意,他反驳说:“另外一家更老,九十年。”原来此店置于该处算来大概只有四十年,宝号叫「林明记茶行」,隔没几间有家「林铭记茶行」,已开业九十年,是他父亲的创业。父亲去世後,兄弟为了争夺遗产闹僵反脸,不知这位林铭全先生争赢还是争输,总之最后自行开业的是他。请他示范如何包茶,他又温柔起来“读完书便开始学了。。。”
我从「林明记茶行」出来,就走过去「林铭记茶行」,终于明白为什么一直看不出那边藏着一家茶店,改造成半边铺子了,也不老也不美,也无师傅坐镇,就得一位小伙计左望右看。李诗诗常说的广东俚语:“执输行头惨过败家”,就是它的写照。我非常偏见及虚荣,喜欢「林明记茶行」又老又大又美,又有茶喝,又包茶给我看。
[ 點閱次數:8429 ]
茶民三生有幸,与有荣焉,在N茶文化论坛的研讨会中觅得半职,故有机会敬陪末座参与世纪大讲堂。研讨会前,会议厅外设了几桌茶席,大师们亲自泡茶,茶民细品慢啜。之后讲师们轮流上台演说,茶民洗耳恭听。
当讲师七号讲课完毕後,我们享用了一顿美味下午茶,再重新入座。依节目表顺序,大师S排号第八,将针对自己的茶艺流派提简报,并于现场作冲泡示范。
经主持人介绍后,只见大师S施施然两手空空如也步上讲台。主持人有所发觉,低下声音问大师,泡茶器呢?大师S回答:我不知道呵,你的茶艺小姐没安排?
主持人马上抬眼示意,催泡茶器上场,没一会儿,茶艺小姐们就将大师S的泡茶器摆放整齐在桌上。接着大师S开始解读及演绎自己的茶艺流派,其间说到器物的摆放定位,大师S举例,刚刚的茶艺小姐杯子都没放好,应该如此这般云云。
茶民不懂得说得体的话,只能是我口说我心,有些话从大师上台后就一直想问,事茶者的“事前准备”,“未雨绸缪”,“亲力亲为”,“亲身体验”,你都把它丢到天不吐了你?
虽然你因为参与上午那回泡茶交流,而将泡茶器留在茶席上,但开讲前的那段下午茶时间,分明是个缓冲期,对于一位认真的,谦虚的,将人,茶,物都摆在心上的事茶者,这一段借来的时间,足可作出许多细腻而精准的事前安排,省却多少麻烦或错怪,既节约大家的时间,也能让大家培养一个好心情,以便享受茶的美丽。你有完成这个使命吗?
你为何没有做好“事前准备”?众目睽睽下却把矛头指向茶艺小姐,令茶艺小姐受累,陷茶艺小姐于不义?你为何没有对自己的讲课方式,时间,内容好好地负责?泡茶时才发现自己没有冲泡器,那岂不成为天大的笑话?
假如茶事过于繁复,需要助泡者协助,那有何不可?可以自己带班底猛龙过江,亦可请地头蛇帮忙。假如并无安排,其中的茶艺潜语言,表示你凡事“亲力亲为”,即使茶艺小姐为你搬动泡茶器过桌,那也只算完成一个“传送”的过程,你整个茶席的呈现并不关她们的事,无论怎样怪罪也轮不到她们头上来。
事茶,当动词用,有劳作的意思,同时往往也带有侍候,服侍的意思,侍候谁?服侍谁?所指当然是泡茶时候的人,茶,物等密密相关之与会者。事茶者最忌摆款。一旦起念:我为什么要做茶童泡茶给他们喝?大师之名即毁于一旦。
[ 點閱次數:8085 ]
位于福建北部的武夷,是市名,是山名,也是茶名,在此栽种及生产的所有茶,自自然然被认祖归宗为武夷茶。武夷茶不一定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另一首歌,它的基本韵律专指在武夷山采制的乌龙茶。
武夷山的海拔平均三百多米,最高峰大约达七百多米,顺着机场来的方向,坐车子中,从武夷市中心远远望过去,仿如几块大岩石坐哪。而制作武夷岩茶的树种,就一蓬蓬英姿焕发地长在岩凹及石缝中,土里没有洞的地方,茶农便沿着山边砌筑石岸,让茶树安身立命。
尽吸天地日月精华的叶子,用乌龙茶的制法做好后,冲泡出来的茶汤,竟然都带点石头气味,香得像石头流出来的乳汁,幽幽的,又像哪朵花的花魂洒落人间,教人怜惜,不忍大力吸。
有人武夷茶与武夷岩茶黑白不分,往往会于喝茶生涯中碰钉,带来许多疑惑和争执。买者喜气洋洋花了大钱,到手的可能是货不对版的另样茶。又或大家一起品饮武夷岩茶,偏偏会得吵起来宣告受骗,那并非武夷岩茶。几番验证后,真相大白,他密密收在家中的,原来连武夷茶都不是。
朋友旅游回来,拿着几罐说是武夷岩茶的茶叶给我看,因为买得贵,他一要与我分享拥得猎物归的喜悦,二要炫耀宝物的名贵,三要别人称赞他的识货眼光,四是让我“鉴定”一下。那个茶,既非武夷茶亦非武夷岩茶也罢了,何种茶类我也不想计较这么多了,如果茶是好茶,所带来的那种美味与美妙,统统都值了。但朋友所花的钱,不止买错茶类,还是不对等的级别,实在让所有卖茶人蒙羞。
茶界素来有句话的,你去到武夷,不一定能买到武夷岩茶。依此类推,去到西湖,不一定能买到西湖龙井。这两个地方,我倒是有到过旅游景点现场体验。
我这叫作好运还或歹运呢?口口声声说自己的茶是武夷岩茶,打开茶桶我一看,皆属福建南部乌龙茶,且是次等劣质货色。龙井?有福建来的,有四川来的,有云南来的,不亦乐乎平起平坐。
我姐从不买茶的人,去到景点也手痒,花个二,三百零吉买些不知所谓的龙井回来宝贝似请我喝。我看见那“龙井茶”觉得我要晕了,一时支吾语塞,狗血淋头骂她笨?痛心疾首她并无全盘信任我是辨茶者反而去相信三唔识七骗她的陌生奸商?感激她难得一回肯花这么一笔大钱在我身上?愉快地宣告这是我一生喝过最好喝的茶,那我快乐她也快乐?
请买真茶,凭陆羽之名。
[ 點閱次數:7737 ]
我哥在布里斯本黄金海岸开了家小餐馆,吃香喝辣之余,倒没有忘记为客人奉上一壶热茶。一度他让我给他寄茶自家喝,后来因故停止,不知何时再要重拾旧欢?
由于职业病之故,我抵达小餐馆第一时间即为它验明真身。茶壶摆放在厨房入口处右侧,类似肉骨茶档那种胖乎乎扁身白瓷壶,白瓷杯。茶叶在收银台右侧木架………突然,他们买我怕,语气极之抱歉解释:没有什么好茶………。我非常奇怪几时开始我变得这么坏,总给人家觉得我在欺负他没有什么好茶的恶印象。
木架上陈列了三,四罐茶叶吧,普通铁皮罐,打开来嗅闻,一个福建乌龙茶,一个台湾乌龙茶,第三个是老好茉莉花茶,清香扑鼻,品质最佳,马上老实不客气冲将起来,抱着那壶茶不愿放手。
逛了一圈,发觉小餐馆附近聚集蔬果店,猪肉店,杂货店等,俨然一片巴刹风景,瓷壶呀茶叶呀就从杂货店购入。杂货店属港式士多铺那个味道,然而是台湾人在经营。各种各样盒装茶,数来有数十款,大多中文包装,像一些铁观音,水仙,茉莉花茶都曾经是我在马来西亚某些新村杂货店见过的,但也有素未昧面经济包装的冻顶茶,高山茶,更有香港生产的三合一奶茶袋泡。买得不亦乐乎,至今未尝。
有天走进超级市场,走呀走,没有预料排山倒海的红茶盒装袋泡茶就在前面,吓了一跳,因为真的多。它的多,是与我在其他城市如里斯本,阿姆斯特丹等所见到的相对少。向来所得资讯澳人不善不喜喝茶,怎么会在一间平民百姓的普通超市铺满货?许我的资讯站太久没有更新收听器?
在欧洲几个城市所接触到的袋泡茶无非是英国几个大名牌,偶然遇见一个半个法国或德国品牌很给面子了,但在黄金海岸,它除了拥有上述所说的,再加上许许多多来自锡兰,印度,或本土澳洲品牌,在在显示一股买气超强的景象,推翻我原以为澳洲茶叶消费一片颓靡的印象。
吾茶万岁,无论当我吹着或马六甲海峡或太平洋的海风时,都拥有无限机会能挑选一款自己喜欢喝的茶,地域的隔离完全没有造成困难。茶叶在产地,包装,种类及口味上,可以有最原创最正统的,亦有crossover跨界越文化如英国人到印度生产印度人制作的红茶,销到澳洲去用澳洲人的理念,创造一个拥有英国人文气息的品牌红茶,最后卖给一个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人再把茶带去中国请人喝。
[ 點閱次數:7484 ]
我最害怕的事,是我最终并无守护你到底,你我本各不相干,各据一方,无拖无欠,是我是我从虚空中把你呼唤出来。
我清楚记得我决定把你带回家的那一天的情景,我是在宜兴市见到你的,嘴是嘴,脸是脸,就像你原本该有的样子,不像往常其他嘴脸那样给我一种不安的感觉。我试试与你握手,你居然也不反对,就这样跟了我。
而我的生活因为有你,而有欢愉。
你最爱喝的茶,我第一时间为你准备,唯恐渴坏你。每日我带著仰慕之情为你沐浴擦身,唯恐你发臭。凡我用餐的地方,我必带你身边,不让你寂寞,我努力令你目不暇接,尝试使你活得灿烂丰泽,见到你一天比一天更美绝不可方物,我就会很凄凉地快乐。这样刻骨铭心的好日子也会过去的吧?我多么多么不愿意,它会消失。
我以为我会先你而逝,我甚至安排好了当我死后,我要把你托孤给谁谁谁,一想到我再也不能早晚侍候你喝茶,你迟早会流落他人把玩之掌心中,我心如刀割。
然今日你竟舍我远去,当你碎成数片的时候,我发现我不得不把你丢进垃圾桶,在这个世界向有这样的规矩:废物就得扔掉。我但愿,在一个无月无风的夜晚,你会得化成一只厉害的壶鬼,回来寻我报仇。
[ 點閱次數:10292 ]
许氏茶国,一介蚁民。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 | > >>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