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魚︱ 不安于室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39 >>
1.
這些年,我知道我自己有進步。因為我懂得笑了。
看到同行一本正經繼續“模仿”,在大部份土地仍荒山遍野的所在,搬弄“異國風情”,我會微笑。
那是自信仍不夠,只是“面向本土”的表徵。(對本地人(還)有用而已。)
我可以微笑,而且是“有牌”的微笑,因為我在具有“異國風情”的地方待過,或旅居過。
看到同行思考,而誤以為(相信我,那確實是誤區。除非妳/你進行的文學活動不是“人的文學”)那思考是“唯一思考”,我捏一把冷汗。在馬國,“學術思考的人生活危險”?
以往士農工商分界,到了廿一世紀,還行得通嗎?
現在有MBA,麻省理工學院。商界思考有書云“伊斯蘭經濟的藝術”,文藝界其實也有“藝術的工程”。
十年前,妳/你這樣思考,機智、聰明。
十年後,妳/你還是同樣思考,一樣模式的“機智、聰明”。還新嗎?
自知之明是重要的。如今在馬,已不能“隻手遮天”。妳/你不會因為妳/你到過,或買到過甚麼別人買不到的東西,而“速成”天才。只因別人沒“到過遠方”,或買不到那些貨品,你“重新包裝”出售,彷彿原創。這時代,過去了。
如果被“想像的共同體”(大多因早年進不到象牙塔的)想像太多,把妳/你推到其實妳/你勝任不了的場所。
妳/你不知道,或力有未逮。乾脆承認,“不好意思,我還未注意到這方面”,或“我不懂”。不要因為在馬華被誤認“權威”而硬掰。
(今天就寫到這。學帥哥老編。)
[ 點閱次數:2234 ]
中文系文史哲不分家。
但我以為,論述者還是應該要有自覺。
譬如,要求老先生,在求生掙扎之餘,還能寫出像辜鴻銘式的作品/文學史觀,太天真。完全不切實際。
陳強華受過大專教育,有碩士文憑。他的個案,確實,沉默可能也就是最大的忠厚。可能陳強華現象才是最值得探討的(因出現“未轉化的抄”)。馬華心臟有這麼強嗎?....
陳雪風,也就是按他自己的良知寫了一輩子。他是他自己。從歷史角度看,不要以文或哲的角度太要求他。很詫異的,去世前最後一見,他竟在控制自己(在會場)發言,還會調侃自己與論戰後輩的“愛恨情仇”。
... 當然啦,希望“自己的群體”強健、明亮、有光!非常可理解。但是,歷史階段呢?無法太“完美主義”,不然累死自己有份。
[ 點閱次數:2220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