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欣部落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文学的武吉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0-01-17 23:22:49
Bookmark and Share

文学的武吉

                        武吉市、火车站

                                                                  陈政欣

1900年。清朝帝国的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八国联军开进北京城。

那是一个多么遥远的年代了。

就在那个灰暗年代的前一年,1899年,在马来半岛的北端,连接北赖(Prai)与大山脚(Bukit Mertajam)铁路竣工。年之后的1903年,北赖到怡保和怡保到吉隆坡的铁路干线通行。到了1913年,从新加坡到马泰边境市镇巴东勿刹(Padang Besar)的整个半岛西海岸铁路正式全面落实。

夹在这条铁路的北端就是这么一个小镇:Bukit Mertajam

1899年,火车只从Prai开到 Bukit Mertajam。可以推测在这段时期,Bukit Mertajam是作为这一区域的交通和物资转运中心而建镇的。从霹雳州北部和吉打州东部南部通过其他运输工具运来的农业产品在此集中,再转用火车运载到港口Prai。从海外进口的物资,也通过Prai的港口经火车运到Bukit Mertajam,再从这里输往北马区域的各处小镇。

1903年和1913年的南北铁路干线竣工后,这个小镇的交通枢纽作用就更显著了。

从半岛南方来的火车,在这个小镇东面拐弯转西,进入小镇。从马泰边境南下的火车,在这个小镇的东面也是一西拐,朝小镇驰进。南上北下的火车都要进入并在这个小镇的火车站上停歇。南向和北向的铁轨并不直接接轨,南北两条铁路的铁轨进镇后就并排在火车站上。向Prai港口驰去时,两条铁路线就在小镇的西面合并成单线铁轨,朝西挺进。从港口驰骋而来的火车,在进入小镇火车站前,就要被车站上的铁轨操作员安排到或向北或向南的轨道上。

那时的港口是在PraiPrai对面是隔着槟威海峡的槟榔屿,槟榔屿上的城市是乔治市(George Town),就是当时英国殖民地政府的东方花园,东印度公司的重要政治经济枢纽与行政中心。

Bukit Mertajam是作为北马区域的一个交通枢纽与物资发散中心而诞生的小镇,是在南北两条铁路的撞击之下成长的。

Bukit Mertajam是一个以华裔为主的市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华人从中国南渡来到北马后为何会在威省中部的Bukit Mertajam 落脚成家立业? Bukit Mertajam 为什么会被华裔名为“大山脚”呢?相信都跟这两条南北铁路在此交结有很大的关联。

Bukit Mertajam 这镇名应该早在“大山脚”之前就出现在官方的文件上。在大山脚火车站上就有过一个站台的名牌匾,上面写的“Bukit Mertajam” 的音译是“武吉墨打仁”,或应当简称“武吉市”。为什么会变成华裔的“大山脚”呢?

根据一些六七十岁的镇民的回忆,他们的父叔辈或祖父辈在叙述他们早年过蕃南渡来到马来亚时,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回忆就是:火车站、一排排的火车箱货柜和繁重的搬动工作。

从他们的年龄去推算,他们应该是在1900年到1920这段时间里断断续续来到这一带的土地上,并在这里找到一份能够养家成业的工作。那时,从北赖港口到大山脚的铁路及西海岸的南北铁路干线先后建竣,这个小镇的交通运输业正处于大举发展的巅峰状态,正需要大量的一般搬运苦力工人。

20世纪初,正是祖父辈那一代人从中国逃荒避战南渡的高峰期。

为什么这个小镇会被名为“大山脚”,而不是“武吉市”?年老的镇民被询问时有类似的回忆:我的父叔辈们说:“在那年代的唐山,不走就是死路一条......

就这样,经过七到十几天的海颠簸航程,他们的轮船就停泊在槟威海峡上,等待殖民地政府卫生署的疫病安检。这时,他们站在甲板上环首四望,一边是英政府的要塞乔治市,另一边是葱翠郁绿的威利斯省(简称威省)大地。就在这时,有人举手指向葱郁的土地说:就在那座大山的脚下,有一个火车站。这火车站是这片土地上物资的聚散地,那里需要很多很多的搬动工人。只要身体健壮,到那里肯定能找到一碗饭。有人问:那是什么地方?这人拼不出Bukit Mertajam的马来读音(既然知道那个火车站有大量的空缺,这人可能是刚从唐山家乡讨了老婆后回马来亚的蕃客),就支支吾吾说:那大山下...大山的...脚下。是叫...大山脚。

就这样有了这个“大山脚”而不是“武吉墨打仁”的市镇。一些老镇民如此回忆说。

我们的祖先初到大山脚时,多数都是在火车站上当搬运苦力。那时的过蕃客,除了简单的包袱,就是一身健壮的体质。火车站上一排排货柜拖格里的货物,都要在限定的时间里搬运到货仓库存;或是从货仓把物资搬运上火车柜格;或是把货物从一个货柜搬动到另一班次的火车货柜。总之,小镇的火车站有干不完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苦力劳工。于是,这个小镇的火车站就成了初次南来蕃客们的第一个能够找到饭吃而又能歇脚的地方。

为什么Bukit Mertajam 会变成大山脚?一些老镇民回忆起他们的父叔辈们的叙述:因为这里有个火车站;火车站里并排着两条南向北向永不直接接轨的铁轨;火车站上需要大量的苦力劳工,而这个火车站就是在那座大山的脚下。

1900年,是清朝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亡的年代,那时,也有一批南渡的难民相继来到这一块刚建起铁路的,大山脚下的土地。

[ 點閱次數:4731 ]

暫無回應

還沒有回應...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陳政欣部落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78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