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欣部落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文学的武吉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1-05-11 15:53:29
Bookmark and Share

[ 點閱次數:74043 ]

文学的武吉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1-02-28 20:23:36
Bookmark and Share

文学的武吉

                     

 

                横街

                                            

 

                                    陈政欣

    

 

    武吉镇上有条街,叫横街。

这街就是横亘着,任由四条街道以90度垂直角搁置躯体上。

四条垂直的街道是:学校街、直街、巴刹街(马结街)和国花街。

这五条街左右包围着的,就是武吉镇的这方水土。其间,还有四条短街,像盲肠,短短的,搁放在这垂直的四条街道间。再加上一条铁路,从西向南在国花街边沿绕,行经火车站后,于武吉镇南端,又分出支干线绕弯朝北,沿着学校路的椰林后方奔腾,冲向北方的泰国。

这五条横竖的街道搁放于中央的土地上,再由两条南北双向的铁路U字型地包裹着的,这就是原始的武吉古镇了。

这横街和直街应该是武吉镇上最原始的路。直街是自东方的K镇伸延而来,撞上横亘的横街后,转左,就有出路朝向槟榔屿的港口;转右,就能蜿蜒直上北方。

从英国殖民政府时代到马来亚建国独立初期,这条横街就是这方水土的政府行政中心。

这条路上搁置着政府建筑有:民众集会的大草场、警察局、公共工程局、水供局、法庭、邮政局、电讯局、两排政府官员的双层建筑宿舍与游乐场地、电供局,还有两家油站一家银行和和往来各乡镇的巴士总站,像是所有的部门权贵都集中到这路上来上班了。

这路也不长,超逾上述政府机关包揽范围内的路面,还叫横街。出了这范围外的路面,就另有命名了。

这路面上还有一排双层的骑楼店屋,经营过棺材、理发、木碳、家俱、药铺当铺等的各类行业,走马灯似跟着岁月在蹉跎在替换。

就在这排非政府产业的建筑群里,有一间高达三层的巍巍大屋,屹立其间。这三层高楼,又长又宽,从屋前路面昂首翘望,华丽的屋檐倒插蓝空,是武吉镇那年代的地标建筑。

三层的庞大高楼建筑,是由某庙宇的理事会出资建构。当年武吉镇上只有一间英语教学的英校,要想让镇民的学子传承中华文化,就得民间办学。庙宇理事会就是从多年的香火捐款里拨款,兴建起这座三层大楼办起私塾式的教育。最初,还从唐山礼聘秀才过来,主持校政。后来顺应了殖民政府的教育政策,过渡到正式的教育系统管理,是武吉镇上第一间正式的华文学校。

三层楼正对面,就是武吉镇的警察局。日本占据期间,日军陆军司令部就设于三层楼内,再配合了对方的警察局,在那惨案丛生的年代,这里就是火坑深狱的场所,是镇民们最为忌惮行走的地方。

独立初期,这里的人流不绝,都是到法庭处申请双虎公民权唐山蕃客和印度过来的橡园胶工。法庭周围,就有一些通晓英巫文件的印度人,架起的小桌,架摆上打字机,滴滴搭搭地,为镇民们填申请表格,赚取一份生活。

这横街聚集武吉镇的行政、金融、交通与民众聚集的场合,一直就是这区域的经济中心。而这中心,随着政府部门的搬迁外移,近几年,就零落了。

 

[ 點閱次數:51972 ]

文学的武吉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1-02-14 20:02:05
Bookmark and Share

文学的武吉

            

 

 

                         有条路

                                                         

 

                                                            陈政欣

 

 

 

武吉镇在西,K镇在东,相距七八英里,有条并不是笔直的路连系着,名叫K路。

在武吉镇与K镇之间的那段路,弯曲蜿蜒,该转弯访拐角处,它自会弯拐应变前伸延展,绝不会把世人引向绝路。其间,还有很多条支路,向左向右,伸向这方水土四面八方各方的乡村镇市园丘。在很古早的年代,这条路已经是条动脉,掌控着这区域的生命活力。

这路进入K镇后,就成了K镇的大街。大街末端,就有条横亘的路,与它形成个90度立角,来到在这里,就得左右分道扬镳了。

这路进入武吉镇后,被称为直街。直街尽端,也是条横亘的道路堵住,也是个90度立角,在武吉镇,叫横街。

从上空俯瞰,这条路连贯镇与武吉镇,两头末端都有条横亘的道路90度角地堵着。到了这里,谁都得左顾右望,谁都要得转变拐角。

前几年,在K镇的大街段,被改成向西的单行线。

在武吉镇,入镇后的直街段,也同样被改成向西的单行线,直到横街,就被堵截住,也在此分流。

K镇地势较高。从上空俯视,如果这路是条河,源头就K镇,淙淙河水连绵不断,蜿蜒曲折,流经这片大地后,来到武吉镇的直街尽处,就左右分支,成了南北流向。

武吉镇背后的那座大山是南北走向。这条路是东西连贯,在大山的南麓把武吉镇与K镇连系着,路长约七英里。K镇在槟威海峡之东,属吉打州,是个山镇。镇的四周,都是连绵起伏不断的层峦叠嶂,葱葱郁郁的,尽是热带雨林的深山穷野,连贯到这半岛的中央山脉。中央山脉,可就是南到柔佛北连泰国的一条打游击战的战略通道了。

这路于始,就是条战略部署的重要据点。日军占据时期,抗日游击队在武吉镇上突击歼敌后,都是沿着这条路撤退到中央山脉的根据地。在当年,常有长长一排日本陆军,操踏军步,在这条路上实弹巡逻,随军督察的军官,有的还踩着脚车,一路上厉声吆喝着。

殖民政府追剿马共(山老鼠)时,干脆把武吉镇后的大山用铁丝网围绕,把大山南麓的居民到赶进移民新村,并在这条往东的路上,设置障碍,布置重兵,层层驻防,横竖就是把窜逃丛林的路线硬硬截肢,也把进袭槟榔屿港口的途径在此活活拧死。

这条路连贯吉打州与槟城州的属地。独立前期,两州政府的施政程序,各自都有不同的行动规范。紧急状态时期,英国殖民政府就在这州属边界线上,布置了装甲重弹,屯兵驻防,盘查追剿,俨然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对峙与防范。那时期,州民过往州属边境,是要通过军警盘查身份证明书。

几十年过往,如今这条K路依然起伏蜿蜒,依然葱葱郁绿意盈目。一些新建的住宅区点缀在K路的两旁,往来的车辆是增多了,就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就在两侧的丛林深处,或在州属边境周遭灌木地带,曾经沧海桑田似地发生过的流弹纷飞,热血沸腾的战事。

[ 點閱次數:51806 ]

话说电子书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1-01-23 16:49:42
Bookmark and Share

 

 

电子书的网站

               

 

     陈政欣   

 

 

我不是网络冲浪的高手。

    我只是常上网络的电子图书网站下载免费的图书,而且都是些与文学文化有关的图书。这种下载文学书籍阅读储藏的习惯,都有两三年了。这段时间下来,手提电脑里都收集了一两千本书。每次出门远行,带着手提,就像是携带着电子图书馆,还附带着个电影院(也下载电影片),再加上无线网络的装备,像是走到那里都还是到处收集,一天不干这下载的事,倒像是跟世界脱轨了。

    网上提供免费下载图书的网站多如牛毛。几家我认为不错,每天都常去的,在此向大家推荐:

1. 我爱e书  http://52ebook.com/default.htm

2. 读书中文网电子书下载 http://rbook.net/soft/

3. 就爱e书网 http://rbook.net/soft/

4. 通通e书网 http://51eshu.net/

我是期望马华文坛的文友和关心马华文学发展的人士到这些网站上浏览,并观察这些网站的动作和经营方式。这些网站都提供免费的图书下载,都是公益性的网站。在这种些网站上的电子书籍的制作都不错,尤其是《我爱e书》里的e书制作者的排行榜上的各位电子书制作者,都是些很敬业的爱书人。他们为电子书业发展的无私贡献精神,让人敬佩。

这些网站的经营操作方式,让我想起马华文学未来发展的空间久远储藏与传播的问题。它们可以为马华文学的不朽与永恒性提供思考的方向,值得大家探索研讨。

到图书网站浏览下载,体验下载心仪已久书籍的乐趣,试试未来的另类阅读习惯,看看电子书籍提供的无限空间,想想那虚拟空间里的永恒与不朽性。

我先提供我所知道的图书下载程序让大家参考。

通常在网络上下载的资料或电子书籍,都是经过压缩程序的处理,所以下载前还是需要先装置两种电子软件,才能事半功倍的。

从网站下载的电子包,要经过解压软件的处理,让电子包解压出来。解压的软件有很多种,最有名的是winzipwinRaR。我推荐和采用的是winRaR。这两种软件都是免费的,上网一搜索就能在软件下载网站找到。

《我爱e书》网站还指定要用“迅雷”的下载软件。这到《我爱e书》或《迅雷在线》:http://www.xunlei.com/ 都能找到。(迅雷的软件还能下载电影和其他类型的文档资料)。在下载后的电子包上,以单击鼠标右键,既能释放电子包内的书籍。释放《我爱e书》的电子包,通常还要密码,它的密码就是www.52ebook.com</span>。其他各下载书籍的网站若要密码,通常在网页上一找就能找到。

下载书籍并不难,只要多尝试与摸索,摸透其间的窍门,过后就很方便了。至于电脑的操作系统平台,若能用中文简体的视窗,那就更能避开乱码出现的困扰了。朋友曾试过在英文版的视窗平台上下载,也行。

每天能看到刚上市的书籍出现在自己电脑的电子图书馆里,那才是最大的乐趣。但我这篇简介的短文,是期望文坛上的朋友去体验下载书籍的乐趣,同时思考下,那虚拟的空间,是不是能为马华文学提供永恒与不朽的生存土壤。

[ 點閱次數:51923 ]

话说电子书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0-12-31 13:03:06
Bookmark and Share

           

 

 

 

            设立《马华文学E-图书馆》

 

 

 

 

 

 

                                                 陈政欣

 

 

我写了五篇关于电子书籍的短文,都是在介绍与推荐如今在网络系统上流行的电子书籍的网站。其实,我主要的目的是想引导一些文学的爱好者都到这些网站去浏览,去观察这些网站的作业方式与运作模范。思考下这种公益性的推广与储藏,能不能为我们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提供一个永恒与不朽的储藏与研究空间,才是我写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

    马华文学的历史还不是很长远,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到今,约八十多年。这段时间走过来,出版过的印刷文本的书籍跟中国大陆或台湾比较,也算不是很多,要找相信绝大部份都是还能找到的。新山南方学院的马华文学图书馆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无庸置疑,这是好事。除了印刷文本的收集与储藏,制作电子书的方式,也应该考虑。

    在储藏收集印刷文本之余,我觉得,把整个马华文学书籍电子化的工作,也应该开始了。印刷文本在传播上有很大的时空局限,而且我们也可以想象,在眼前或在未来,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要研究马华文学或任何马华作家,第一个行动就是上网搜索资料,而这个搜索行为是效果显著的,因为一旦上了搜索网,搜索的范围是全球性的,而不单单只发生在马来西亚。搜索资讯是未来学术研究的一门技巧,资讯的分析与摘译就是寄存在这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以住的印刷文本不再是唯一的研究资料,收集印刷文本也不是唯一的途径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设立一座完整的电子化马华文学资料库,或者一座完整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电子图书馆,应该是时候了。马华文学的历史并不长,要寻回失散的印刷文本还不会是很艰难的事。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寻觅下来,把所有出版过的单行本扫描成电子书籍,这些书籍就能永恒与不朽地储存在虚拟的空间里,任由任何有心人自由下载阅读研究。也从现在开始,鼓励与要求所有出版的文学印刷文本,都要同时制作成电子书,以便存档于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里。只要有心规划,一座完整的马华文学图书馆是可以营造设立的。

所有介绍过的电子书下载网站都可以提供经营操作的模式。这些网站里的电子书籍制作者,都是一些业余的书籍爱好者,他们制作与上载,都是公益性的。制作电子书籍的电子程序应该不是件繁琐的程序,只要有一套正确的电子书制作电脑软件与熟悉运作的程序,制作电子书对电脑的爱好者来说,并不件艰难曲折的事。

关心马华文学的人都会感应到马华文学在印刷文本上(包括出版单行本或在报刊杂志上的文艺版位)的萎缩与困境,在传播与销售上更是近乎陷于绝境。出版文学书籍在经济效益上几乎是《自残》的行为。将来还会有人自费出版马华文学书籍吗?不敢想象。以目前的阅读风气,马华社会是不足以支撑较高素质的文学艺术,但一个民族生于斯长于斯,曾经在这土地上生活过,一些文化的景象与痕迹还是存在的。以往是靠印刷文本来传承的,现存除了多媒体外,电子书籍的制作应该也能达到辅助的作用,而且会在几十年后,它将成为文学传承的主要活命脉络。

近年来,马华文学的出版事业给我个人的感受是“黄昏”,是“自虐”。

恰恰就是这类让人自由下载电子书籍的网站,让我感受到“曙光”,并有所期盼。当然,马华文学要存在下去,那些创作者就不要期待经济效益。但想想,马华文学又何曾有过经济效益过?

设立一所存在于虚拟空间里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电子图书馆》,应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趋势。

    很多人还不习惯在电脑荧幕上阅读书籍,尤其是长时间的荧幕上的阅读。怕是伤害到眼睛,所以就有了排斥的心理。目前我们面对的荧幕可能还不理想,还待完善,但这不能是我们前瞻未来时的阻碍。荧幕阅读与眼睛的适应性就让科技工作者去协调,这问题不难解决,而且很快就会解决。阅读习惯与操作电脑能力才是问题。但环首四顾,七八十年代的一代,电脑上的阅读与操作都不是问题,反而是品味与生活的方式。BLOG的写作与网络上风行的原创文学,俨然已向印刷文本的文学提出挑战。八九十年代以后出生者的阅读方式,是否有所转移有所变异,才是我们要思虑与面对的。

    马华文坛时有就文学阅读品味上的评论纠纷,就如“经典”“现代”“写实”和“断奶”的论战,都常会有评论家提出自家的真知灼见而掀起论战。各方都有心目中的经典或精品著作,都有自己心爱心仪的作家与研究的方向。那好。就让各方的文艺评论家各自编选自己心目上的经典作品,再配套自己的研究论述,编著成专集,然后上传到《马华文学E-图书馆》的专区,让世人自由下载阅读评论研究,这不就是一项更不朽与永世长存的功德行为?而这,还省却了编著者寻找赞助出版商和面对经济亏损的窘境。没有的经济的困境,各方的文学评论家就可以放手编选自己心目中的经典著作,上传和下载,让马华文坛进入“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境界。各式各样的选集与论述都能集中到单一的《马华文学E-图书馆》里,后人或世界各地的文学研究家,要研究马华文学,就方便多了。

    设立《马华文学E-图书馆》的费用应该不会很高昂。建设之初,主要是要找专业网页设计师建立网站。这网站可以先附设在华社的公益团体的伺服器上,然后把马华文学成立以来的所有的文学杂志刊物单行本著作的印刷文本,逐步顺序而且完整地制作成电子书版本,上传网站以供世人自由免费下载。当然,所有有关马华文学的一切文史资料都可同时收集储藏与库存。

专业的网站管理是需要的,所以每个月都会有一笔不能避免的管理营运的开支。“我爱E-书”网站的营运方式可提供参考。最好是能成立一个基金会,由这个基金提供E-图书馆的日常保养费。在把所有以前的所有马华文学著作转换成电子版的书籍后,E-图书馆的日常运作就是更新与保养;而且从现存开始,所有出版文学单行本的作者都意识到《马华文学E-图书馆》的存在与价值,自然会自行将自己的电子版著作上传到网站来。E-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空间是无庸置疑,而且有可预期的。设立及领养这样的一间E-图书馆是不需要庞大的费用,重要的是我们能把整个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书籍与资料完整地保存储藏在网络的虚拟空间,而这空间,却是永恒与不朽的。倚靠印刷文本来传承,马华文学会蹒跚踏步,放眼于电子书籍,马华文学能够完整地万年长留。

这任务应当由那个团体担当?当然是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当仁不让。

[ 點閱次數:52306 ]

頁數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陳政欣部落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61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