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欣部落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文学的武吉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0-07-21 20:03:11
Bookmark and Share

文学的武吉

                       

 

 

                 大沟渠

                                                            

 

 

                                                陈政欣

 

 

 

伟大的城市通常都有一条河穿梭而过。伦敦有泰唔士河,巴黎有塞纳河,上海有黄浦江与苏州河。这些河流,养育了一方人土,也洗涤人世间多般污垢罪愆。

武吉镇没有河流。

小镇背靠的大山距离海岸线太近,才七八英里,只有几条发源于大山脚下溪涧沿着各自的流向,在小镇的西部汇集成小河流入大海。

在小镇郊外的丛林与稻田阡陌间流淌的,还有一些溪涧,就没多少引起镇民的关注。

只有两条溪涧闯入武吉镇。

其中一条更是直接就从小镇的心脏穿行流过,为小镇带来几许悲痛的伤心事,也见证了小镇的多少年风雨。

这条山泉溪涧直奔小镇,而且是来势凶猛,每年雨季时节,都是滚滚漩流浪冲而过。

这溪涧早年肯定是常在小镇内大肆横行流窜,残虐殃民,所以很早在建镇初年,就让镇民以洋灰大石把沟渠束缚住了。镇内有一些百年店铺,就是沿着沟渠濒临而筑,站在这些店铺的木质窗户低头俯瞰,如果正好遇上热带的豪雨季节,那滚滚奔腾的黄流在眼底一泻而过,气势磅礴。

就是从这些沿着沟渠而建的老店铺的事实,才传承出先是降伏这条小水龙后才建镇的说法。

这沟渠宽阔约十几尺,深约七八尺,横穿全镇,在镇上四条主要的马路干线下,或淙淙流淌或咆哮奔涌,在镇民的脑海里,是一种景观式的记忆。

然而还有一种更是阴森的传说,说是在日本统治的年代,曾有镇民窥视到,在风雨交加夜黑如墨的时刻,就有日军从不远的警署里推出木板车,来到这大沟渠的桥头处,然后就是“啵咚”一声,一团黑压压的物体就随那滚滚嚎啸而逝。过后就有人在夜深人静时在桥面走过,听到桥墩下阴暗处,有些黑影在泣不成声的吟哭。过后,在豪雨滂沱的大白天,发生过几宗小孩或妇人跌落大沟渠被大水冲走失踪的惨祸过,镇上就流传了这大沟渠不清洁有阴魂的说法。盂兰盛会时节,也就有人在大沟渠的源头办了祭奠的法场,祈祷出入平安。

阴暗的传说归阴暗,但在光天化日下,这大沟渠还是镇民的童年美好回忆。

这大沟渠修葺特殊。沟渠中央是条约二尺的流水凹形沟槽,两边是稍微倾斜向上而铺展的洋灰板,扩展到四五尺处,才是石头板块加洋灰的矗立成石墙。早年逃学之余,就有很多小孩喜欢沿着大沟渠的石灰板,从山脚的源头沿着溪水穿过武吉镇的四条马路干道,悠然地跟随着溪水探掘和览阅水流底下形形色色的物件,例如铜钱、例如废铁、例如蝌蚪、还有蚯蚓和小鱼。

没有豪雨的时节,沟渠的流水局限在凹槽内流淌,马路桥面底下,两边的石灰板就成了些流浪汉的休憩场所。布床一张或是纸板几片,桥下溪边就是一些不愿回家或是没家好归的镇民午睡的好地方。

大沟渠穿镇而过,流经一些人家的后墙。有些人家在后门之外,还建了小栏杆。这时要是有稍有姿色的女孩少妇,在栏杆处佳人一倚一瞥一嗔一笑,这大沟渠就大有江南水乡红粉轶事的韵味。这时,沟底孩童们昂首嘘声嘲讽一番,然后大笑一哄而散。

话是这么说,但这大沟渠流经人家后门,栏杆倚门与桥头相对处,确实有曾过一对姻缘,在四目传情之余而修成终身大事,铸成佳话。

大沟渠还在镇上的巴刹(菜市场)旁流过。据老一辈的人说,在日军占据之前,这沟渠的流水都是镇后山上冲下的山泉,清澈洁净得可以食用。那时,从乡间菜园运来上市的蔬菜,都在巴刹旁用溪涧的流水后洗涤再上市;一些妇女小孩,除了洗衣服,还在涧水里冲浴。怪就怪在日军撤退后,一夜间,溪涧的流水污浊了,还涣散着腐朽的臭味。从那时起,这大沟渠就真正负起排污的作用,成为整个市镇的垃圾处理水道。

这大沟渠还在镇内流淌,豪雨时节溪水还是依然奔腾狂飙,但那些桥墩间阴影笼罩的阴森的传说,似乎都在褪色和远去了。镇中心沿着大沟渠的住房人家,大都迁出古老的市镇,移居到市郊新建的住宅区,镇中心的居民越来越少,深夜,一些阴影和一些凉飕飕寒风,就忙着在大沟渠上,在古旧的房楼间四处流窜,这时,那些按捺不住的野狗们,就会昂头长声呼号起来了。

[ 點閱次數:4912 ]

文学的武吉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0-07-14 21:16:07
Bookmark and Share

文学的武吉

                                  

 

 

                 最初的坟山

                                                               

 

                                              陈政欣

 

 

公元1874年,中国清朝的光绪皇帝登基,年仅4岁。到了光绪34年,也就是公元1908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后,光绪年算是结束。次年宣统皇帝登基,宣统年也仅三年,满清朝就崩塌了。民国成立,1911年也就成了民国的元年。1949年后,民国年又撤退到台湾去了。

也就是说,光绪的年号有34年,宣统有3年,1911年过后,就是民国了。

武吉镇外两三里处的有个华人的公众坟山,是早期大部分武吉镇民的最后安息地。多少当年从唐山出海南渡时,誓言无论多大的艰难与多少的险阻都要落叶归根回来老死于唐山故乡的武吉镇上的过蕃客们,终究还是敌不过残酷的现实,而先后都赶赴到微型小镇“高巴”的坟山风凉去。

高巴坟山是早期大多数武吉镇民最向往的安息地。20世纪的405060年代,一些上了年纪而且手头宽裕的镇民,就时兴在高巴预购坟地,以备来日不必惶恐病倒后起不了身,找不到理想的葬身之所。有大妻小妾,还特意选购能容得下躺卧三人的大块福地。有的更礼聘风水大师造墓专家,早早就为自己的安身之地与子孙后代的福祉,选时择日,摸山脉探地穴,在风水绝佳之处,建好自己将来的坟墓。70年代以后,这坟山在被人们争买或预订的情况下,出现了要葬死人了却找不到坟地的窘境。

这高巴坟山没有空隙可以埋葬死人后,几个新兴的坟场与新款的墓园相继就在高巴附近地区兴起。这“高巴”小镇,始终还是以葬身之地闻名。

但能赋予高巴小镇传奇性,能让人玩味于历史掌故与诡异传说的,能让人牵肠挂肚或怅惘或悲恸或缅怀的,还是那座埋葬多少过蕃客的,那座武吉镇民最初的坟山。

马路沿着山脚绕过,距路边约十尺,山势开始攀缘而上。沿着山脚一列横亘着的,是一坨一坨的孤坟寡墓。这些坟墓的简陋与和失修,残缺和杂乱,最是让人感到苍凉沉郁,生命的坎坷与人生的苦难。

这里躺卧着的都是武吉镇的最早开拓者,而且都是一些没有成就到什么,或是壮志未酬,就客死异乡的过蕃客。因为他们是很早就到来埋葬到这里,所以才能占用到这坟山最靠近山脚大路旁的土地。

这里的墓碑都很简陋,两尺高四尺宽的石板上刻着的都是最简单的资料。某某人,广东某县某乡,生于光绪几年,死于民国几年。石碑上的资料越是简单,躺卧在地下的,身世愈是凄凉。碑面连个立碑人的姓名都没留下的,肯定是这死者的同乡或亲友们,在匆促间,尽了乡亲的情谊,而草草立下的墓碑。

这些早期的墓碑上,最多刻录的年份就是光绪年。有的生于光绪某年而又殁于光绪某年,可见这人死得早,活不过光绪的34年。有的生于光绪而后死于民国某年,可见这人还能挣扎到20世纪的3040年代。宣统年的死者是有,不多,只要宣统在位时的那三年不死,就能避过清朝当个民国的死鬼。

随着坟山的地势升高,进住的墓碑们都往较高的山坡矗立,一坨一坨的墓土也走入了民国的年代。生于光绪年代和民国年代的都有,但只要思想工作还没被共产化的,墓碑还是会写着或是殁于或是立碑于民国几年几月几日的。

一块块的墓碑越是往上爬,民国的年代也就渐渐淡出了。公元与西元的年份在墓碑上出现后,在隐约之间,也反映出武吉镇的镇压民们,对中国大陆的某种政治的认知与切割。

50年代中期,抗拒殖民政府的斗争,就曾在武吉镇的镇民间撕开巨大的裂痕。

这武吉镇镇民最初的坟山,以简陋残缺的孤坟寡墓从山脚下逐渐往山坡爬,坟墓的构建与造型都日趋美观华丽。从这些变化,也体现的武吉镇民的在乡情上的割舍与切换。

随着古远的年代往上走,这座小山就是武吉镇的开拓者的历史,而就在这满山的石碑表面上,却隐藏着武吉镇镇民们对家乡故国在年号上的缅怀与依恋。

从墓碑上的光绪到宣统到民国到公元或西元,这就是武吉镇民身份意识的改变。

[ 點閱次數:4887 ]

微型翻译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0-07-05 20:11:34
Bookmark and Share

            在冰雪风暴中发生的事件

                                          

 

                                          Jim Heynen     

                                          陈政欣        译

 

 

    在一个下着冰冻的冷雨的冬天。多么美丽呵!由于外面冰雪的映照,人们这么说。但冰雨一直在降落。树枝像玻璃般地辉耀,然后像玻璃般地碎落。窗外的冰雪渐浓厚,外面的景象逐渐模糊。农夫们都民把家畜赶进仑库,大多的家畜都安全了。但野雉可惨啦。它们的眼睛都被冻闭了。

    一些农夫到石灰路去溜冰,同时带着棍棒去猎打那些无助地蹲坐在路边沟渠上的野雉。男童们也在冰冷的雨中出去找野雉。他们看到围栅上的些小黑点。对了,是野雉。在约有五六只。男童们慢慢的移动他们的脚,试着不要踏碎雪地上的薄冰。他们滑近野雉。野雉把它们的头藏在翅膀间。他们不敢置信这么轻易地看到它们卷缩在一起。

    男童们静止地站在冷雨中。他们呼吸时的蒸汽慢慢喷出。野雉呼吸时也喷出微细白色的蒸汽。其中一些抬起它们的头转来转去,但双眼被冰雪遮罩了,不懂得惊飞掠起。这些男童没带棍棒,或麻袋,只是空手而来。他们站在野雉前,环首四顾,互相对望着,期望有人带头行动。扑捉野雉,或是大喊一声“砰”。四周一切都是晶光闪亮,直滴淌着冰水。尖刺的篱笆栅栏。围栅的柱子。抓断的草茎。还有草籽。这些草籽看来就像包裹在白骨胶内的蛋黄,而这些野雉看来就像未出世的小鸟包裹在蛋白中。冰雪在男童们的帽子及外套上堆积。不久后他们也会被冰雪覆盖了。

    然后其中一个男童说,唏···他脱下他的外套,他的手臂从衣袖抽出时一层冰雪飘飞洒落。外套内却是干燥而又温暖。他用他的外套从后面拢来罩盖住两只蜷缩的野雉。其他的男童都照样做。他们罩盖住全部无助的野雉。就像褐色的大公鸡照顾着灰色的小母鸡。现在男童们感受到冰冻的雨水渗透进他们的内衣。他们小心翼翼地跑过光滑的草地,朝向灯光晕暗的屋子奔跑去时,冰水已开始在他们的皮肤上凝结。

赏析

这篇小说约七百多字。

在冰天雪地的屋外,几个男童到野外猎捕野雉取乐,然而在面对着无助待捕的野雉时,同情怜悯之心油然生起,最后竟而脱下外套,罩盖着野雉,把它们抱回有灯光的温暖的屋子里去。

作者手笔平淡朴实,托物寓意。不需要太多的文字,人类的爱心即自然流露,印证了言不在多,而在精,在巧的小说写作技巧。

巴尔札克说过: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 點閱次數:5008 ]

文学的武吉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0-06-28 19:17:54
Bookmark and Share

文学的武吉

 

 

 

                          

 

 

                     有一条路

 

                                       

 

                                                陈政欣

 

 

 

 

 

有一条路,从武吉镇伸展出去,直达高巴镇的坟山下,才向左右方向延续前进。

这条路应该是这区域最早建设的公路之一。原因无他,只因这条路通向武吉镇民最早的坟山。这山是众多镇民的最后安息地,这山更是人生最终的解脱与回归的起点处。

所以镇民们常说,这条路,是他们人生要走的最后的一条路,而且还是躺卧着,或被扛或被抬地经过,而且过后就永远不必再起身来烦恼世事了。当然,说这些话的,都是那些来得及挤进去这座最初的坟山的住客。早在这座坟山客满前,附近地区就出现了新款的坟山或灵柩墓园,人生最后要经过的那条路,也就有了另辟蹊径的新选择,不一定非走这条路不可了。

这条路离开武吉镇后,就要经过一段近三英里的马来人聚居的区域。通过这区域后,就马上抵达高巴镇的镇口,镇口马路两旁是两列华裔开的店铺房屋,沿着大路,直抵坟山的山脚处。

第一条火车铁轨于1989年进入武吉镇,这镇在1900年后就开始兴旺起来。有活生生的人住进来,就有往生的人迁移他界。那年那月,社会秩序在武吉镇被执行后,在民间必定有了共识:所有去世者,都要送到指定的坟山入土安葬。高巴最初的坟山被确定后,这条路就成了绝大多数镇民最后都要通过的道路了。

站在高处俯瞰,再穿越时空,整个20世纪,在这条路上躺卧着身子经过的形形色色人物,和熙熙攘攘在生的人群在这路上的种种身姿形态,或者能反映出武吉镇民们在面对死亡的泰然与自制。

1900年到1920年间,这一条路上可能还是丛林绿荫,可能有条人行的小径,通向北方的马来乡镇。一些马来人也因火车铁轨的到来而从北方移居到武吉镇的北端一带。武吉镇附近地区还有两个小山丘,叫武吉登雅(Bukit Tengah)与武吉各舌(Bukit Kecil)的,山坡上也有一坨坨排列散乱或有或无碑牌的土堆,应该是武吉镇民最先的葬身之地。但这些地方终究太靠近人住的市镇了,这些坟山还没被扩展就没人再进住了。

1920年到1940年间,终于有条土路从武吉镇伸延到高巴。那时有牛车,有手拉的板车,后期更有了脚车。双脚伸直了的镇民,要不是在亲友们哭哭啼啼或嘶号惨叫声中被扛着被抬着,就是躺卧在牛车上、人拉板车上,或是扶拢在脚车上,后面跟随着一队披麻带孝的悲哀惨痛的孝子孝孙们,低头直奔向高巴的坟山。领头的或是道士或是和尚或是尼姑,遇到溪涧,过桥时还得大撒银纸付过桥费。唐式的棺木太沉重了,所以镇民多是轻装上路,到了高巴镇口,才在那里的殡殓商家处,选棺入棺盖棺的。有一段时期,高巴两旁的商号,靠的就是殡殓行业过活。这些岁月里,这样的行列这样的排场这样的气派,穿过马来人的乡村,总会很敏感地挑拨某些人的神经,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一些磋商与协调:所有送葬的队伍都要息锣消鼓通过马来村落。

 

40年代的日据时期,这条黄土路上的手拉板车与牛车应该是穿梭不绝。往生的、抗日的和躲避不过战争的而夭折的、都让高巴的坟山慌乱地渡过一段恐惧的岁月。过后的和平时期到来,直到50年代的汽车的引进,碎石铺设的道路已从武吉镇口真的直抵坟山脚下。那年那月,已有镇民选择在家先进棺木盖棺后,再尽孝道礼仪后,才隆重地载运到坟山下葬了。

60 年代之后,黑压压的柏油公路已经完全铺开。汽车、货车和巴士都已在这条路上呼啸而过。高巴镇上的殡殓业已经没落,没有人到镇上寻找棺木了。这时期,厚实硕重阴沉的唐式棺材直接从丧家由众亲友抬起,在幡旗纸轿、金山银山的献品供物的拱托下,在道士尼姑和尚的牵引与铜乐队的喧闹中,武吉镇的丧家都喜欢及愿意让这样的队伍在镇上巡回游行一番后,才会走向出镇的路口。这条队伍在镇口停下,厚重的棺木被抬上货车,丧家亲友都上巴士,然后整个队伍就风驰电掣地悄然通过马来乡镇向高巴坟山出发。

80年代过后,这样的游行逐渐式微,先是说申请警方准证困难,后来是丧家们的思维都有了改变,殡仪行业逐渐专业化也让一些琐碎繁杂的礼节简化了。90年代后,新式的墓园行业与配套的服务,让殡殓葬礼少了苦涩与悲怆,武吉镇民对这条路的历程也渐渐淡忘。

有了新的路通向新的坟山和新的墓园后,武吉镇民的最后一程已不必一定要走过这条路。通往高巴坟山的这条路,也逐渐地就没有了20世纪初期与中期的那种与死有关的沉重感了。

[ 點閱次數:4774 ]

大话小说  ◎  陳政欣
Uncategorized 2010-06-19 23:35:37
Bookmark and Share

大话小说

 

 

 

麦家的《黑记》(2

                                                         

 

 

                                           陈政欣

 

 

 

一个正常的女孩子,从小就正常地长大,5岁出过水痘,14岁也正常地步入了青春期。过后不久发生了她这一生中第一次的昏厥。她好好地坐在餐桌上,正准备吃饭,突然就莫名其妙的,一点预兆都没有,就昏迷过去。还没一分钟,她又从昏迷中醒来,整个过程,就好像她只是瞇了下双眼,飬下神,然后又睁开了。家人也没把这短暂的昏迷当回事。这样的昏迷事件过后还发生过几次,每次昏迷后不久就会自己醒过来。她那当医生的父亲就把她带到医院去做检验。会诊后,基本上认定是得了强直性昏厥症。这种病,就像是间歇性神经病,就像睡觉时打呼噜病,在现实生活里不会对他人或自己构成伤害,而且从医学理论上来说,这种间歇性的神经发作,是无药可治愈的,也是无需治疗了。如果要强行医治配药,反而会让当事人产生一种生病的阴影,一生要沉浸在吃药的苦涩中,所以父亲也就没有把这间歇性短暂的昏迷当着病案来处理。

14岁到26岁间,有记录的昏迷发生过37次(这少女有个小本子,记录着她昏迷时有人在旁见证的次数),至于没有旁人见证的昏迷有多少次,就不得而知了。从记录上看,昏迷的时间,最短的只有几秒钟,最长的达3个多小时,至于那次几乎要了她的命的昏迷,是整整的12(10天昏迷,2天康复期)18岁,她上成都上大学,经历过一次轰轰烈烈、疯狂且明目张胆但没有结果的恋爱。毕业后留在成都工作(她是来自青海省的西宁),并在一次博物馆的观摩活动中邂逅了男主角,发生了颇为情色的艳遇。就在这一段香艳的婚外情中,她意外地昏迷了12天。

16岁时,她发现的左乳的右侧出现了一片黑记,像地图上的某个头重脚轻的半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片黑记逐渐成长,色泽也由浅灰变黑,而且黒得发蓝。头部有拇指大,摸上去有点粘稠。对这个黑记的抚摸挑逗或亲吻能让这女人情欲高涨。黑记可以说是这女人的一个隐秘的性器官,抚摸它也能达至手淫的效果。它对性爱的感受力比乳头和阴蒂还要灵敏和强烈。就是片黑记,操纵着女主角的性欲。

以上就是中国作家麦家的中篇小说《黑记》里主角的人生背景。就是在这怪异的黑记阴影下,主角与人发生了婚外情,情欲让他俩的爱情获得淋漓尽致的升华。过后,女主角莫名其妙地长时间昏迷。在众医生束手无策下,男主角凭着对她胸脯上的爱抚与亲吻,竟能把女主角从心律只剩30,心电图的脉浪已滑落几乎成为一条直线的濒危的情况下,从死神的手里救回来。麦家这中篇小说约万字。他用大约千字来叙述描绘整个事件的细节,却用了14千多字来提交一份医学学术报告。就是这份学术报告,让这篇小说蜕变成异类小说,让这小说既有科学性的幻想,又有生活的情色艳丽、既有魔幻式的荒谬想象,又有理性的危机警戒、既有温情与爱心的拯救,也有残酷的现实求生、既有医学的探索与诠释,更有未来学的猜测与预言,既能让读者获得医学上的知识与常识,又有能打开窗子让读者在科学上的在万里蓝空下,作天马行空的想象。

这黑记就像一只肿瘤,有生命而且能成长。它像一只胃,中间圆,一头钻出皮肤的表面,凸现在左乳的右侧,另一头则直插入心脏的主动脉里。一些枝桠的神经线都汇聚到乳头下,神经系统是从乳头的主神经分叉出来。乳房本来就是人类的性器官,所以这黑记也因此有了性欲。用核磁共振仪器拍下的照片黝黑一片,像是胶卷跑光了。进行黑记的切片分析,那是一组从来不曾见过的奇特细胞群。这组细胞在受到正常细胞侵略时,还会团结抵抗以求自保。进一步检析,竟发现这细胞里没有碳和氢这两种基本元素,而是一种不存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内的新元素,或是一种新的碳与氢另类的复合元素(当然,这是作者的创作)。无疑地,黑记是一组基元素的变异,分子结构纷乱混淆,组合程序异常的非正常肌体。接下来的试验显示这细胞群不沾水,但在静止的情况下,它会吸食血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黑记的切片和血液放进试管内摇晃,在某个摇晃的速率下,黑记就无法吸食血质。

一般的人会因心脏起搏力减弱,血液循环减慢而导致头痛头晕。但对《黑记》的女主角来说,血液的流速减慢,就会让她面对被黑记细胞吸食血质的危险。这也是她常用字无故昏迷的原因。总得来说,如果她的血液流速减慢,黑记细胞就开始吸食她的血液并且逐渐长大。长大的黑记就会压迫心脏并导致脉搏异常,血液循环和流速就会更进一步减慢。这是种恶性循环,会导致死亡。

黑记大大小小的神经都汇聚在乳头上,让它具有灵敏的性欲感应。黑记受到刺激时,性欲就会苏醒,血液的流速就会加快,流速增快,致使黑记吸食血质能力下降,直至遏止。昏迷让群医束手无策后,男主角就是以抚摸亲吻乳房的方法来唤醒女主角的性欲,让她的血液流速增长,从而遏止了黑记吸食血质的能力,并把她从濒危的境界拉回人间来

麦家说了一个情色味香艳而又离奇的婚外情的故事,然后他又引进一些有科学知性的幻想,一些怪诞的异类构思,让这小说有了科幻的韵味,让读者多了个想象的空间。但他并不止于此,他想藉着这个病症的神秘性与复杂性,呼吁人类对未来的未知世界,要有想象、猜想,预测、预防与关注的勇气和热情。他的眼光与关爱是投注在未来,《未来恶症》最终的降临。

于是他又谈到人类的疾病。人类的疾病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病毒或者病菌的,另一类是非病毒或者非病菌的。病毒是通过病菌不断的蜕化而往前发展的,如瘟疫、天花、艾滋病,虽然复杂,却都是病菌在作怪。至于老年痴呆症、糖尿病、癌症,却是跟病菌病毒无关,它们是人体某些机制发生了变异变形而导致的。如糖尿病是由于血脂变异,癌症是人体细胞的叛变,痴呆症是人体蛋白质的变质。既然人体的血素、细胞、蛋白质都会变异或叛乱,那么,在现当今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贪婪、占有和恣意蹂躏,终有一天,大自然肯定会反击的。大自然的反击将会是残酷无情的,未来的报应可能就是这些会导致人体的脂肪或者肌肉的变质或蜕化。人类细胞的背叛破坏了自然界的生命秩序,横空出世地冒出前所未见的新元素,导致人类的身体内长出另类的元素,成为致命的病原体,这不是不可能的臆测,黑记的出现,可能就是个预警。这就是所谓的“未来的恶症”:在人体身上出现了反人体的物质。

麦家在小说《黑记》里为女主角设置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为了遏止变异的细胞群吸食血质,为了让心律和血液的流速能维持在足以抵制黑记的成长和扼制病情的速率,她需要不停地做爱,不停地维持着亢奋的性欲,她于是坠落红尘。

问题是:在她人老珠黄后呢?

 

[ 點閱次數:4787 ]

頁數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陳政欣部落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60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