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島嶼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無所針對  ◎  杜忠全
無所針對 2007-08-06 23:06:02
Bookmark and Share

世道喪亂,無論茲關國體還是民生攸戚的,近些時日似乎都事端特多的,千頭萬緒竟不知該從何說起,那就不妨說個老故事吧。
一個古老的故事,話說周公制禮作樂(天老爺曉得,那麼複雜的一套周代禮制顯然非周公一人就能制定的,但周公制禮之事向來成說如此,且也無關本文之宏旨,故乃姑且沿用之),姬周一代的禮樂政治於是焉開展。周公是眼光遠大的古代政治家,他為了讓姬姓的周天下得長治久安,於是乃按血緣的親疏來安排行政秩序。宗法血緣為大前提的禮治之下,天子諸侯大夫士等的特權階級由上而至下,一層一層地組成社會的核心階層。在以血緣來建構社會網絡的宗法制度下,嫡傳或者庶出,先天性地規定了一個人在社會裡的位置:嫡傳者得繼承父祖的勳業,庶出者在面對嫡長一系時,往往都只能履行義務地承事與從旁扶佐,就像小輩俯首承事長輩那樣──庶出的“小宗”對嫡傳的“大宗”得竭盡義務,這其實就包括在最初意義的“孝”裡頭了!
按血緣來安排社會生活的秩序,那麼,唯有跟封國的上層有血緣關係的,才算得上是國人。按古代的封建制度──所謂封建即為封土建國,受天子賜封者帶著族人到指定的封地,然後就在那裡植樹圈地(此即封),並且建城立國(這是建)。有家有國之後,這些血緣貴族都聚族而居,一旦碰上家國的重大事項,那麼,國君兼族長就得召集全體國人,以共同商議應對方策了。
所謂的國之大事,按古人的觀念來說,一是國家級的祭祀典禮,二是關乎外敵進犯的國家存亡。除此之外,載乎古代典籍而見傳於今的,還有遷都一事:建城圈地而後聚族而居的上古時代,住在都城裡的都是城主(天子或諸侯)的血緣宗親,所謂的遷都,往往便意味要族人易地遷居,一切都得從頭開始營建了。棄城而後舉族遷居,這涉及了全體族人的利益,茲事體大,當然不能僅由在上位者說了算數。好了,這裡頭說到了國人,但在血緣政治的上古時代,那僅是與封國聯成一體,且都是住在城裡的血緣族人,才稱得上國人的;被高高築起的圍牆拒在城外的,都是附屬於城,且是作為國家產業一部份的城外耕民,他們即所謂的野人了。野人即非國人,也就無關乎國家,當然也不是所謂的公民,他們只是封建國家之產業結構當中的組成部份。因此,對於城裡的人群作出的一切決議,非血緣族人的野人,他們沒有任何的發言權,他們是在政治之外,當然也在國家以外了。
周公是孔子所敬仰的古代聖人,他所制定並認可的一套制度,為姬周王朝延續了近八百年的命脈──後面的數百年其實是有名無實,這孔子當然很清楚,否則就不會有禮壞樂崩的喟嘆了。但是,周公以後的歷史遠不只那區區八百年,中國歷代政治的合理性,也不是周公的一時手筆所能框限的。古人當然沒有公民與公共議題的概念,我們也不能要求他們有,但一旦茲事體大,他們都會召集百姓來商議,雖然這操作的過程會把更多的人排除在外,但那畢竟是上古年代……
說完老故事了,而周公之後已經悠悠三千多個年頭了,這會兒才發現,原來時間有時也會打回頭轉的,不是嗎?

06-8-2007,斷想零拾專欄-11

[ 點閱次數:4726 ]

暫無回應

還沒有回應...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戀戀島嶼

我在島上,島也在我心上……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316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