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島嶼︱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來到戊子鼠年,應景的當然是鼠話題了,但要在文學作品裡挑出老鼠來談,就讓人費煞心思了:“鼠輩當道”的一年,開春循例要說一番吉言祥語,尤其得討好當道的,但就中國文學的源流來說,歷來幾乎都沒給老鼠什麼好眼色的;文人作家或民間歌手指桑罵槐地針砭時弊,那些躲在陰暗角落討活計的鼠輩們,都沒少替人們背負了不少罵名,所以向都鮮有正面形象的。
◎從《魏風•碩鼠》拉開序幕
掀開中國文學史的帷幕,最先出場的是詩歌作品總集《詩經》,而那裡頭就有一隻赫赫有名的大老鼠了。《魏風•碩鼠》是《詩經》的名篇,紀錄了普羅民眾對魚肉百姓的當道者無法抑制的滿腔怨怒:“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這其實不是文人作品,而是經採集得來的地方民歌,反映的是民眾百姓對腐敗政治的厭惡。但是,即使遠走他鄉又如何?人間哪處能覓得沒有碩鼠的樂土呢?該作品以大老鼠來比喻荒淫無道的當權者,他們坐擁權力而不關心民生疾苦,在要求人民盡義務之後,卻不肯讓黎民百姓安居樂業,還不斷加重稅賦與百般役使百姓,以達到自己恣意享樂的目的,於是引出了一首傳頌千古的韻文名篇。這《魏風•碩鼠》在“詩三百”的眾多作品中一向深入民心,其實也反映了權力階層的“鼠輩橫行”,所以兩三千年來都能引起普遍的共鳴。
這是可恨的老鼠。
◎晏子的社鼠與莊子的腐鼠
見諸先秦古籍的,鼠輩仲昆其實不光要代在權力階層執權柄的真身本尊頂戴罵名,甚至也要為那些狐假虎威的權勢寄生蟲挨批受罪。《晏子春秋》裡批評了社鼠:社是指社廟,喻指一個社會的領導核心,而社鼠即藏庇在權力核心的小人,這是讓人感到束手無策的:這些人即堵塞言路又矇蔽了視聽,讓權力運籌中心與社會脫了節。然而,此等社鼠卻受到社廟的保護,煙薰火攻或許有效,卻難免有毀了社廟之慮,人們往往只能任由它們橫行了。
這是教人莫可奈何的老鼠。
權力會腐蝕人性,而在世道混濁之際,與污者同流了讓自己的人格受損,潔身自愛的清流人物,往往都不願淌此混水的。此中跟老鼠扯上干係的,是莊子的一則寓言:“鴟得腐鼠,鵷鶵過之……”《莊子•秋水》裡的這一隻腐鼠,是用以比喻權利金字塔頂尖的宰相之位的。鴟(貓頭鷹)力搏得來了後極力捍衛,唯恐旁人覬覦而奪去的珍淆美味,在那凌空高飛而過,非高貴的梧桐木不肯停下棲息的鵷鶵(鳳凰,喻莊子一流的志向高潔者)眼裡,那只不過是不堪沾齒的腐鼠:“哼,瞧你啃得那般帶勁兒的,我可不屑看上一眼呢!”莊子衝著惠施冷眼笑道。
這是不值得一顧的死老鼠。
◎唐宋的永某氏鼠與黠鼠
先秦典籍之後,在唐宋文人筆下,老鼠依然成為箭靶。
唐代柳宗元的小品名篇《永某氏之鼠》,對鼠輩橫行的成因與解決之道,都提出了精闢的見地:就是一份源自私心的縱容與姑息,讓這些見不得天日的寄食之輩有了存活的空間;一俟與這些鼠輩之流連成生命(或利益)共同體的核心人物遷走了後,倚勢寄食的也就沒有了靠山。而且,在隨後的遷入者堅決治鼠、恢復環境衛生而採取的策略之下,這些猖狂為禍的鼠輩將在毫無警戒心的情況下被清除而去,“臭數月乃已”。柳宗元最後為永某氏之鼠感嘆道:“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恒也哉!”這與後來在明代宋濂之《越人穽鼠》裡“好夜竊粟”,最終因人“乃易粟以水”,它們卻不知情勢已變,只知依循慣性作為來行事而“咸溺死”的老鼠一樣,都是些可憐的笨老鼠。
相傳宋代的蘇東坡,在他十來歲時就寫下了一篇精短的《黠鼠賦》。藉由一隻小老鼠在人的眼皮底下黠捷地脫逃,蘇東坡警惕人們,可千萬要慎防鼠輩小人的狡猾伎倆:出於求生的本能,他們往往善於偽裝出弱勢來讓人疏於防範,一旦你相信它們已被你終結而鬆懈了,它們就能在這節骨眼上逃出生天,讓你的一番折騰功虧一簣。這是狡猾的老鼠。
◎最惹人愛憐的老鼠
上面說的都是些老鼠的壞話,但是,老鼠也不盡然都被文人詛咒的。《紅樓夢》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裡,林黛玉躺在床塌上了將手帕蒙住臉,寶哥哥生怕林妹妹悶出病來,於是便瞎編了一通渾話來哄她,說什麼“揚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個林子洞”,而林子洞裏住了一大群的耗子精。為了過臘八節,耗子頭目便支使一班耗子玀玀去偷果子。一番攤派任務之後,最後剩下香芋一項落了空,於是讓一隻年小身弱的小耗子出來請命。小耗子雖然瘦弱無力,但自認法術高超,能將自己變成香芋的模樣來混跡其中,然後再使出分身術來運走香芋。說著說著,小耗子便搖身一變,“竟變了一個最標致美貌的一位小姐”!寶哥哥說渾話尋林妹妹的開心,讓耗子精變出了揚州林家的香玉姑娘來。如果將這渾話也凑個數,那麼,林妹妹便是文學作品裡頭最惹人愛憐的美老鼠了!
(06-02-2008,南洋,戊子年年刊)
[ 點閱次數:7354 ]
我在島上,島也在我心上……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