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島嶼︱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乃健先生撥電來,說要我擔當“籌募出版《方北方全集》新聞發布會”檳城場次的主持任務,我二話不說地當即應允。允承的當兒,我既沒考慮自己能否能勝任愉快,也沒探問相關的細節,只覺得既然前輩來以事相托,就不該讓他失望才是。
貿然接下任務之後,我才在腦海裏搜尋點滴記憶:身為晚輩,我畢竟不曾與方北方有過生活層面的交錯,除了他是作家,我是小讀者,我們始終只在文字的點逗之間接觸著。然而,方北方畢竟是馬華文壇的一面旗幟,如今八字輩以降的愛書人或寫作人,或許對方老其人其書略感陌生,但直到我們這一年齡層的人,倘若青澀的少年時期稍涉文藝閱讀,大概很少沒讀過方老的書的。於我而言,最初接觸方北方的書,終究還是從父親留下的舊藏書裏掏出來的。那時父親早已去世,儲存父親留下的舊藏書的,那書櫥也不再是我童年時兩個疊高了立起擺置的木箱,而是有一大面透視玻璃的大櫥,那是祖母搬離老屋時沒帶走的多用途儲物櫥嗎?我一直沒問,但在我獲得允准自行打開書櫥找書之時,它就是父親的書櫥了。
父親去世之後,這書櫥也不曉得經何人之手給收拾整理,一些年代久遠的舊課本——有物理自然簿記商概等等的,那是只有高小畢業的父親工餘進修以求自我長進的?這些早已過時的自修教程,都被擺在最底層的內裏一排,大概認定不會有人再有興趣取閱,但也舍不得丟棄一份記憶,所以暫且給留著?至於擺在前排取放方便的書,當然更不是雜亂無序地任意擺置,而是按一定的類別來分層安放的。方北方的書,那三幾冊都給並列在一處,裏頭有《娘惹與峇峇》、《遲亮的早晨》、《說謊世界》等中長篇小說,放在一起的,還有連士升、鄺國祥等人的書和巴素博士的《馬來亞華僑史》,顯然那裏是馬新本土出版品專區。頭一回,我從那角落抽出一本書來讀,那就是方北方的《說謊世界》了。
父親留下的這一冊本土舊書,它的書頁都已發黃,書角略有磨損,封面尤其帶有蟲蛀的痕跡,裝訂的釘針也嚴重鏽蝕了,隨手摸上一把,往往還會掉出些許鏽渣來。彈去鏽渣了再把書頁輕輕翻開——太粗暴恐怕要掉頁的,那樣就仿佛掀開了一個跟我們生活的周遭很切近的現實世界,無論是作家的敘述用語還是人物對白,在在都與以往讀的五四文學作品來得不同,感覺親切得很。
方北方的文字,以及裏頭那沒有四季輪轉的熱帶生活,於是成為我對馬華新文學作品的最初體驗;讀累了合起書,看窗外頭豔陽底下的椰影婆娑又蕉葉擺搖,才發現文字的裏外,原來也得以交融成聲息相通的兩個世界,現實與虛構,界限似乎不再那麼清楚分明了。在那之後,是否還接著讀方氏的其他作品,我畢竟不記得了,但對於《說謊世界》,卻印象深刻得很——多年以後似乎還重讀了一遍。小說裏長得腦滿腸肥的大頭家坐在辦公桌前一把抓起了電話聽筒,接著一邊撥號又一邊在嘴裏喃喃念著電話號碼“嚇嚇死豬”(6632的英語諧音)的一幕畫面,後來一直烙印在我腦海,至今都不曾剝落。那個時候,當然還不曾聽聞作家所經历的現實原型,也不曾把小說人物與現實世界給對上號,但我最初的馬華文學閱讀體驗,就在那泛黃的舊書裏掀開了頭。
父親的年代,方北方是活躍的本土作家,幾本小說出版之後,據說銷路頗廣,愛書成癖的父親,於是也成為方老的讀者之一。於是乎,父親留下的舊藏書,也就讓我在字裏行間窺見了生活周遭的南洋熱帶。之後再過些年頭的高中時期,我也開始經營自己的藏書了,而筆耕數十年的方老,卻還依然在創作的路上。那時節剛出版的《樹大根深》,我當時買了讀了,至今仍在我的書櫥裏好端端地藏存著,就像父親當年那樣……
一直到現在,我都經常打升旗山下那海客園外的大馬路馳行而過,然而,我當然不曾見到方老沿著那條長路往學校步行而去的畫面。唯一一次見到方老,那是1986年在檳州華人大會堂舉行的一場馬華文學研討會。方老在早年少有的馬華文學研討會主講的馬華文學發展历程,於是成了我馬華文學的第一堂課。那唯一的一次照面,方老端坐在講臺上宣讀講稿,而我是初扣文藝門徑的後生小輩,演講結束,當然也沒敢擠上前去攀談或提問。最後,最後就是到老人家的靈前致一份心意了。
因為兩代人的藏書裏都有著他的作品,也因為那拉開長距離的唯一一次會場接觸,所以自己才不加思索地當下應允乃健先生的獻議,我想,應該就是這樣了吧?
(2009年6月11日,南洋-商餘)
[ 點閱次數:8081 ]
我一直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的書櫥是擺在老家客廳背後的起居間的。
我們那三進式的老板屋,第一進的前大半是客廳,一牆之隔的後邊,便是狹長而大致只容得下一張雲石圓桌的起居間了。小小的起居間,如果想要跟客廳的眾人隔開,圖個清靜做功課或看幾頁書寫點兒什麼的,那倒是個挺私密的角落。但是,這是我中學時期的空間應用,小時候就不是那樣了。那時候,雲石桌還擺在客廳,客人來了,茶水往桌上一擱,幾張木椅子圍著它擺開陣勢,天南地北的話題就那樣聊開了。因此,那兒只不過是前後兩進之間的過道——不坐客廳,祖母和姑姑寧可在午後坐在與它一牆之隔的走廊;把走廊兩端的門推開,過路的風就比電風扇還來得涼快了!
沒有圓桌以及它周圍的閱讀與書寫生活,那狹長的起居間卻一直擺著個有半面牆那麼寬的舊櫥櫃。很小的時候,那櫃子要比我高上幾個頭的,但為什麼它被閑置在那裏堆置雜物,那上頭究竟都擱著些什麼,我都不清楚,只知道它左邊的臺面上擺著一臺小電唱機,以及一大落的黑膠唱片——33轉的在正中擺著,45轉的在唱機後邊擠著,但都整齊有序地插在唱片架上,再用布套蓋起。那唱機和唱片,除了聽大人播唱之外,小孩子都不許摸不許動,否則會刮壞的,大人們都這麼叮嘱,所以我謹記不忘……
這橱櫃的旁邊緊緊挨著的,就是父親的書櫥了。
父親的書櫥,看來是他自己動手釘板子做成的,所以一點兒都没有美感,只是很實用。木制的書櫥,甚至都沒上漆,板面很是粗糙,不小心都會扎痛手指的,但無妨,留點兒神就是了。扳開簡陋的小鉤把門板掀開,只見裏頭被隔成三層:第一層,書,第二層,書,第三層,還是書,滿滿當當的,都是。不只是這樣,你看到父親抽出一大疊書露出了內裏乾坤:哦,原來背後還有一層,也都密密麻麻地擺滿書哩!那麼多的書,第一次,你看到父親站在書櫥跟前,從上面一層抽出一冊了翻了翻,放回,又從底下抽出另一本,随手翻開書頁了略讀著,臉上展露出滿足的神情,然後把書抓在手裏,隨手把橱門带上,施施然走到座位,習慣性地用手推了推黑色邊框的眼鏡,就坐下来把自己埋進文字世界了……
父親的書櫥其實不只一個。與大人等高的,那是擱在上邊的;另一個大小與形制都相當的,就被壓在底下了。那被壓在底下的書櫥,如果要取用的話,父親就得蹲下來才行。但是,父親似乎不常那麼做:興許那裏頭都是些挑出來不常看的,或以前讀過了繼續留存的舊書。偶爾打開來,他往那裏頭塞入幾個樟腦丸,算是對舊書不忍離棄的綿綿舊情了。
後來,我經常在星期天跟父親出門遛彎。如果是上茶樓,父親每每把點心都往我的面前推,然後臉带笑意地看我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只管喝着清茶;如果是上書店,那麼,除了為我買書,有時他也會為自己帶上一二本。買書回家,父親先是在扉頁簽上名了再寫下購入日期和地點,然後就打開上邊的書櫥。我發現,到了後來,父親都只能找個縫隙把新書斜臥著塞入,再無法讓它們如常站著列隊讓人檢索了。
然後是,來不及為自己再准備一個新的書櫥,父親就離開這個世界了……
後來,我自己也有了很多書和幾個書櫥。現在走進自己存書的房間,當眼的牆面就是一個比人頭還高的大書櫥,裏邊又是一個略小卻高度相等的書櫥,都存著自己飄洋過海從臺灣運回來的書。轉過另一面牆,上半是母親存放閑雜物品的壁櫥,底下還是我的小書櫥:外邊的一個,是高中時期累計起來的文學書專櫃,裏邊則是那之後陸續搜羅的學術專藏。此外,與房門對角的,還是個大書櫥,大致是新加坡時期的戰利品了。此外,地面桌面,觸目所及,也都是書、書、書。
但是,我一直都記得父親的書櫥,雖然父親早已不在,雖然連他的書櫥和藏書,當年搬家時都四散而去,但我一直都記得它們。
我一直都記得,記得父親的書櫥、記得父親找書看書的神情、記得父親留在書頁上的簽名式……
我記得,記得只跟我相處了十年,卻留給我一生看不完的書的父親。
[ 點閱次數:8307 ]
黃浦江,老渡船,沒有例常的剪票程序,我們只把船費遞到櫃檯裡,五毛錢人民幣換來一枚仿若籌碼一似的塑膠圓幣,這就是船票了呵,我想。把“票”抓在手裡了走進閘門,我們在檢票員的目視下投進“票箱”,然後直往光線並不怎麼亮的前頭走去。沒三幾下工夫,便走到黃浦江老渡頭的邊上了。
擠在吞雲吐霧的人群中間,也站到那香煙的濃味瀰漫不散的空氣裡了,我們在浦東的這一頭,在黃浦江畔。渡頭站人的過道是橫槓式的,江水滔滔湧湧地奔流,同時也撲向底下的樁架。在黃浦江畔候船的同時,我們當然也沒讓眼睛閑著。隔著渡頭的閘門,我們直把目光掛到對岸那連天接水的霓虹彩燈上頭,以及那浮泛著五色霓彩的江水上。整個江面都是暈散不開的霓彩,以及那些燈火通亮的遊艇;它們在江上忙碌穿梭著,就為著這上海外灘的夜外景了……
眼前的這一截北向江水,其實就是前一夜我們在遊艇的甲板上乘江風巡行而過的了。在同樣的江面上,這一夜我們是跟在市民的後頭一起候船一起擠上船,然後在橫渡浦江之後,我們又跟在市民的後頭回到浦西外灘的。乘渡船橫渡黃浦江,那只是一趟短短的行程,如果說跟早一天船遊浦江的感覺有所不同的話,那麼,昨天在黃昏的車陣長龍裡回到上海之後的船遊浦江,有人形容那像是在霓虹燈彩裡泡洗了一澡似的!置身在國內外的遊客群中,我們的浦江夜遊,就好比是騰駕在雲霧裡,然後居高臨下地鳥瞰那渺渺雲煙底下的兩岸景緻一般,在耳邊咻咻的江風聲裡,我們把浦江兩岸的夜外景遠遠地巡視了一遍。這一夜,我們則脫離了團隊行程,自己搭地鐵來到浦東,並且盲無頭緒地隨意亂逛一通了後,回程的這一趟老渡船行程,對比我們的浦江夜遊,就像是從雲間降落到地面上,然後在如實的人間氣息裡走過。這一趟老渡船的渡江行程,從渡口到渡船,都沒有通亮的燈火,而且滿船都交混著嗡嗡的雜音──渡船的馬達聲、船艙裡的人聲,以及江水拍擊船身的嘩嘩聲響,都跟新型且寬適的遊艇有著明顯的差別。但是,事後回想起上海的行程時,卻更回味這老上海的短行程──包括我們無意間拐個彎兒闖進去的上海老街。
從浦東新上海的大街一直找到老渡口,回到浦西之後又步行回酒店的半道上,我們沿著中華路的夜色,卻無意間拐入了上海老街。那時的上海老街,似乎是一個正在散市的夜集市,流動攤販大都已撤走,或者正忙於打點收攤;還在挑燈做買賣的,就只有老街上的店家或固定攤舖了。上海的不夜天似乎沒鋪蓋到這一老角落來,夜未央,但老街的人流不多,只有小吃攤還圍攏著吃夜宵的人。沒安上燦爛的燈火,夜色裡的上海老街,那些老舊的街景大都教夜色給掩藏了去,於是乎,我們也學著那些人湊到水餃攤跟前,然後和著夜色來填飽飢腸,如此來結束這一天的戶外活動。
從外灘的老渡頭一路走了來,夜還不算深,但這一頭似乎已去到了繁華的盡頭,路上盡都空蕩蕩的。跟我們一起下船的搭客,一轉眼就悄然散失在夜色裡了;即使碰到行人,也都是趕夜路回家的當地居民了。打這裡路過,我們其實也不是在逛夜上海的;那些逛夜上海的人,大概都不會到這一頭來的吧,我想。夜裡路過上海外灘末梢的路段,我們其實已經逛了一整天的大上海,而且還從浦西溜到了浦東,特別是把書店林立的福州路走了大半截,要說乏累,是已經乏累得很了。但是,這一路的上海夜街,眾聲都悄然不作響,只有沿途的街燈守著街道兩旁的法國梧桐,還有街燈的光暈以外的夜色,以及少數還躲在夜色裡等候主顧上前的街頭攤販了。數著街燈數著沿街的法國梧桐,只有我們,只有夜色,也只有我們的腳步聲,還有在某一根燈柱與行道樹之間“伊呀”一聲驀地被推開了來,然後又給隨手栓上的木門板,以及門板後面隨後傳來的,那夜歸人與屋裡人的說話聲,還輕輕地擦過我們的耳際了……
浦江老渡船的喧鬧、上海老街的寂清,我們的老上海一夜,就只是這樣了。
(2009年4月7日,南洋文藝版,上海印象2則•其一)
[ 點閱次數:7583 ]
暮春時節,清明和所謂的寒食節都才過去,我們適時趕著春光明媚的美好時節,在江南四處溜達遊春,最後才把腳步暫停在無錫……江南歸來之後,許多個年頭無聲地溜過,後來每到清明,我總要想起江南的春光。清明時節憶江南,最先浮現眼前的,往往不是西湖或錫惠公園還是黿頭渚瘦西湖裡頭的,那些讓人看了眼花撩亂乃至心花怒放的姹紫嫣紅,而是自己在人群蟻聚的火車站外頭獵尋打食,然後不期而遇的青糰……
春分過後是清明,除了自小就實踐的,我們年年都要在烈日底下上墓追思先祖之外,我也要讓自己體驗“清明”的原初意函:清明也者,不就是時序來到生機無限的春天了,所以要珍惜良辰遊賞一番嘛!時間是預先設定的,陽曆四月初出發,我們在舊曆的暮春三月到江南遊春。暮春三月的江南遊,春在江南的細雨和雨後的暖陽裡,在西湖蘇堤的柳條底下,在鑑湖邊上泊靠著的烏蓬船前後際的山光水影上頭,在水鄉石拱橋兩端怒放的桃花枝頭,也在鐘山底下的梅花山公園裡。春意喧鬧,放晴的時候春露十分,飄雨時更添上幾分潤濕的嫵媚;春遊江南,好景美不勝收的,後來我們也就忘了寒食忘了清明了,只有在紹興城郊的蘭亭舊地,待得入了景區見到曲水流觴的旅遊造景,才不經意想起了古人的三月三上巳節。
清明寒食外加上巳節等等,一系列的傳統節日都集中在暮春時節了,但在春光明媚兼遊人如鯽的江南,我們看到的就只是:蘭亭水湄早已沒有古書載錄的民俗修禊事,連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觴,也只成為空蕩蕩不見人影兒的一道旅遊佈景了;承書聖《蘭亭序》的遺風,眼前的蘭亭只有觀眾稀少的書法展,以及面積大為縮小,名氣後來也遠不比西湖的鑑湖了……
江南的春遊潮正是火熱,無論山郊野外還是都市園林,在在處處都人流穿梭的。旅程到了終點站,從太湖黿頭渚的繁花叢間鑽出來,我們到無錫火車站了後,各自買下赴返滬寧的車票,就飢腸轆轆地忙著打食,然後我就看到食攤上擺賣的青糰了:
“咦,那是個啥?”乍見此物,我一時沒領會過來,抓著身邊的夥伴就問。
“哦,青糰啦,”她說:“不是才過寒食嗎!”
寒食節?是的,後來訂在清明前夕的寒食節,其實已經過去的了,但作為節日食品的艾草青糰,那當兒卻還沒下市。說寒食,過寒食,作為節日的寒食雖已消亡,但江南地方卻一直把寒食青糰的食俗給保留著。我當然知道寒食──唐詩裡頭有的是,也略微曉得江南的青糰,但在人潮擁擠的無錫火車站外不期然地看到它,卻還是有一點兒意外與驚喜:
“好吧,我就吃這個了,”當下打定主意,我對她說:“你呢?”
“哈,你老人家才愛吃青糰啦!”她興致索然地回說:“我上老麥叔叔那裡去!你快一點,快餓扁了……”
於是,我們的江南春遊結束之前,在無錫火車站老麥叔叔連鎖店的小角落,我的冷青糰對著她的熱炸雞和炸薯條,她把老麥快餐給啃個精光,我則把沒吃完的青糰塞進背包,帶走。入夜以後,我回到上海浦東的歇腳處,敲開朋友家的大門之後,我就忙不迭地拉開背包了把青糰給掏出,然後向老朋友揚手展示自己的意外收穫:
“你瞧,我有這個哩!”
已經在大上海待了好些年頭的朋友往我手上瞄了一眼,表情漠然,冷冷地說:
“什麼來的?
……
[ 點閱次數:10293 ]
•一窗紹興雨
說起來呵,原來還得怪那西湖邊上的雨,它一路窮追不捨地澆灌著我們的春遊旅程,於是把我的一段紹興記憶,也都全給打濕了;紹興的雨,後來我一直都很清楚地記得,那是從我們在魯迅故里遊逛的當兒開始下起的……
在魯迅故里,我們沿著魯迅的童年大街逛了去,也巡禮式地參觀了三味書屋和百草園,然後就下起雨來了。下雨了,我們於是把前大街都交付那逐漸密合起來了的雨簾,然後一夥人都躲到一家小吃店裡,鑽身穿過一張張坐滿了食客的桌檯之後,我們才終於找到一張空桌檯,以及一面臨著水巷的窗。臨窗對坐,臭豆腐的熱氣在我們的視線之間騰騰上冒著,而我們也都在手裡端起了裝著黃酒的酒碗,同時就著窗外的雨、雨中的水巷,當然還有一隻隻沿著駁岸並排泊靠著的烏篷船;伴著我們的黃酒和臭豆腐的,這一窗的紹興雨,那時倒成為我們下酒伴食的地道風味了!只是,待得我們的酒碗都見了底,臭豆腐也都分食而盡了,雨勢卻依然不見轉小;守在雨窗內,這窗外的紹興風情雖然算得上濃郁,但我們的紹興遊呵,可不能就只巴望著這麼一面挨著水巷的窗,然後讓行程給擱淺了!於是乎,冒著瓢潑的大雨,我們還是找到了渡頭,並且坐上了烏篷船,然後沿著讓雨絲給細密縫合起來的一條小水巷,繼續前去下一個景點──陸遊和唐婉的沈園。
•烏篷船,酒後
嗯,如果是紹興,如果是雨,如果是烏篷船,那究竟會是如何的一種情味呢?還在來到紹興之前,我就莫名其妙地揣想著這麼樣的一幅畫面,而且是水墨的;然而,兜兜轉轉地找到烏篷船的渡頭時,我卻在心裡嘀咕著:哼,說什麼都不一定靈,下雨倒是應驗了!任憑雨水澆灑的烏篷船,看去盡皆濕溚溚的,我們問艄公說下雨還開船不,他立起身來就說絕無不開船的,你們都上船吧,但可要把傘給撐開來。澆澆灑灑的紹興春雨中,我們一夥人都坐上了烏篷船,但都得把船篷靠在背後,然後屈膝縮腳地坐在船家交過來的矮凳子上。到了那一刻,我才終於知道,原來烏篷船那低矮的墨色船篷,它並不是為船客們擋風遮雨的,而只是讓人們在岸上瞭望的,一道紹興特有的水墨景緻!
從魯迅故里一路延伸到沈園前方的一道小水巷,在我看起來,它其實就只是略微撐大了些許的排水溝渠了。春雨颯颯,小船搖搖,兩面的風景相送迎,途中穿過路橋的時候,應著艄公的揚聲提點,我們都得收起雨傘,而且還要把頭給俯低了,才能讓烏篷船從路橋底下鑽過去──這高度顯然很不合適的漆黑橋洞,後來我私自揣想,它原來應該是形體美觀得多的一座石拱橋或石樑橋的吧?但是,為了讓路面上來往馳行的汽車得以暢通無阻,後來在進行造路工程的時候,人們就把那拱起的弧度給舖平了,所以也就委屈了那些在水路上往來的船客了!
好了,沿著小水巷,我們這就往沈園靠前了去,一路上盡都是紹興的雨,是烏篷船,還有,喔,還有眼前那一張張酒後漲得通紅的醉臉──哼,你們,不就喝下一小碗的紹興黃酒了唄,我說……
•傷心沈園
掩藏在宋詞裡頭的沈園,那陸放翁筆下“桃花落,閑池閣”的一園子凋落愛情,它原就合該披上一襲愁雲怨雨的;坐著烏篷船沿水路尋了來,我們在石拱橋的橋墩旁上岸了往裡走,入口的當眼處,據說就是當年讓陸遊給一劍劈成兩半的“斷雲石”了!
進入沈園的時候,淅淅瀝瀝的綿綿雨還沒個休歇的,加上當天並不是周休的日子,進園子遊賞的人很是稀少。寂寥冷清的沈園裡頭,只有滿徑的落花只有引人犯愁的雨了。那仿宋園林裡頭的池塘和庭閣,據說是按照考古挖堀而得的舊地基來恢復舊觀的,然後空蕩蕩地任由綿綿的雨絲,它們在水面上無聲息地點擊出一圈圈的漣漪來;一池子縱橫交錯的漣漪,終究是教人理不出個理路來的──不光是憑著高閣隔著距離俯瞰的我們,就是偎在池子裡戲水的鴨子們,它們應該也都看不出個端倪來的!園子裡的桃花,確實就如陸唐倆的詞意那般,都讓雨水打落了貼著涼濕的園徑,只除了飽蓄著水珠子的紫藤花,它們猶滿樹垂掛著,並且還散發出陣陣的香氣──嗯,這涕淚漣漣的沈園紫藤,那究竟是當前春晚送春灑下的淚,還是久遠的年代以前這園子裡的生離死別流不盡的淚呢?
暮春近黃昏的時刻,我們沿著宋詞的路徑來遊沈園,入目的卻正是“雨送黃昏花易落”的蕭颯景象。喔,800年以前,800年以後,看來這沈園都是傷心的,不光只那《釵頭鳯》的題詞壁,而是滿滿的一個園子,觸目皆是……
•水鄉老街,又雨
魯迅故里、烏蓬船和沈園,我們大致上都是在春雨中次第體驗的。紹興的春雨,後來我們打沈園離開的時候,它居然小歇了一陣子。在沈園的前邊,因為出租車的師傅都以“交班了,不順路”為由而撇下我們,於是我們便招了兩部三輪車,讓拉車的師傅把我們送到倉橋直街去。穿過了大路拐小巷,兩個為我們拉車的老師傅,他們一前一後地以紹興方言來扯嗓子;坐在車蓬裡,我們當然都聽不明白他們說的什麼,感覺是兩個老人家在相互比試,看誰的後勁來得強,然後就把我們給送到老街的巷子口了。
暮晚時分,夜色漸行籠罩了老街,然後,然後又是下起雨來了。在水鄉老街,我們踏著因為水濕而浮映上一層油亮光澤的石板路,而且又步上了石拱橋,憑著橋欄望向上炊煙的水鄉人家──屋前臨街屋後枕水的,那是散落在紹興新城中的老紹興風情,感覺就像是新刷印的嶄新書冊當中夾藏著的老書籤,你必須著意去翻尋,才能驚喜地發現它隱蔽的存在!
從橫跨水巷的老拱橋走下來,我們就著暮色在老街區漫步,然後在老紹興的情韻當中,我們不慌不忙地踱向前頭自己的晚餐。那當兒依然是綿綿灑灑的紹興雨,加上我們都人手一把撐開的傘,於是便有人零零落落地唸起戴望舒的《雨巷》來了──可惜,可惜當中就是少了一把江南的油紙傘,我想……
暮色淹沒了老街,炊煙也都消隱在夜色中了,但老街卻另有招架之策:錯落在老街區營業的店家門前,它們紛紛都點亮了大紅的燈籠,然後把這有一些寂寥的老街,給裝點出一點兒喧鬧的市井氣息來了──喔,往前儘管逛過去吧,但我們這一夜的晚餐,這會兒究竟是落在那一盞燈籠的後頭呢……
[ 點閱次數:7218 ]
童年老屋的院子裏長著好幾棵果樹,不管我們吃或不吃那些果子,它們經年累月都要墜下枯葉了堆散滿地。滿地的落葉就像用過隨棄的光陰,掃集了焚燒之後,也就化一陣煙飄散風中了。過往的日子雖然逐風消散,但隔日早起望出去,入目依舊是一窗生機和滿地的落葉,再隨送幾陣清風進來驅散瞌睡蟲。綠蔬環繞的日子,來到年終時節,我記得,我們一家子少不得要坐到那樹蔭下,然後在午後涼風裏就地“野餐”……
年終是除舊迎新時節,家裏每趁假日來一番大掃除的——那是春節前夕的例常活動,鄰里人家莫不如此的。一年一度全家總動員來掃塵除垢,算來是春節的一闋序曲了。
過年前夕的大掃除,擇定日子後趕個大清早,首先得把那些能挪動的器具都搬出屋外,無法移出的則鋪一層舊報紙給蓋起,然後才拉起面罩來掃塵。作為“全軍統帥” 的,早期當然是祖母,後來則是母親,她們往往手抓一根長竹竿,頂端紮的是一捆帶葉的竹梗,以此竹掃象征性地沿屋前屋後繞行掃了一圈,大掃除的前行儀式也就完成了。老人家的意思,那竹掃雖不實用,無論如何卻少不得的,可以驅黴運與祛邪氣,據說。
年度的大清掃,經年的塵垢隨掃具的揮舞而四處撒落。屋梁上的積塵被攀高了伸長的掃帚使勁兒刮落,牆壁上端的通風孔經裏外的人“前後夾攻”而紛紛掉落,積藏在溝紋裏的灰塵也讓小刷子给刷出來了;那些懸在半空或潛居在隱蔽處的寄居客,這時也在家具搬空之後行跡敗露,紛紛另覓藏身處了……
童年老屋前後共有三進六房,就算做得不仔細,也得花上一整個白日的。小時候幫不上手,卻也愛跟前隨後地湊熱鬧,即使屢被驅逐,也總是伺機往屋裏鑽。好奇的是,平時堆滿家具和器具的空間經挪動搬空後,似乎現出一片新天地來,看在童稚的眼裏只覺新鮮;特別覺得新鮮的是,平日都擺在屋子裏的桌椅,包括客廳和廚房的,這時都擺到屋外的樹蔭下了。原本空蕩蕩只等落葉飄下的屋外空地,這一天倒顯得擁擠熱鬧起來了。做累了稍事歇息或干渴了要喝水,這時都不再往廚房鑽,而是到屋外的樹蔭下,所有的行當,這一天都擱在那兒了。當天的簡便午餐,理所當然也是在屋外的涼風裏解決的。
幼年還幫不上手的時候,在跑累又看倦了後,我就坐在樹蔭下,把並排堆列的椅子想象成戲院裏對號入座的座位,自己則在看著戶外電影,再不然就自顧發呆,抬頭是隨風擺動的枝枝葉葉,枝葉的背後則襯著一大片蔚藍,對那時的自己來說,這簡直就仿佛快樂的野餐……
後來,我也加入掃除的行伍裏了——那一點兒也不好玩,一天下來,簡直累壞了!打掃的中途,我們照舊在屋外的樹下用餐,短暫地享受樹蔭下的風涼,然後繼續開工,務求在太陽落山之前完工,再把家具一一歸位。勞累了一天之後,夜裏精疲力盡地坐在塵垢除盡的屋裏,你會覺得,那老屋的關節也覺得舒暢了許多,神情也顯得歡快起來了:是的,打掃過後,年的跫音越是近了,除舊布新又一年,人要新裝,屋子也要清除陳垢的。後來往往是,就在白日勞作的塵埃紛撒裏,以及入夜完工後塵埃落定了,視覺和心情都隨之煥然一新當中,過年的感覺,就那樣地開始醞釀了。
(2009年1月17日,南洋商報—商餘)
[ 點閱次數:9127 ]
家裏那並不算是我的書房,卻硬是讓我堆積了很多書的房間,倘若你站到房門口略一張望,入目先是三面牆壁的書櫥,而最裏邊的一面牆,地面上則斜斜地靠放著一張琴——要是你還認得那黑不溜秋的形體的話。斜靠在房裏一角的,那套在琴套裏的琴,哦,如果你遠遠地略加端詳,應該也會看到那琴套上的一層灰。很顯然,琴的主人呐,已經久已不再觸摸它,把它遺忘在角落了。
這幾年來盡是在生活瑣碎中忙進忙出的,在渾渾噩噩的忙亂當中,學琴的念頭,早就泯滅而去的了。早幾個年頭,自己興致勃勃地把一張琴搬回家来,信誓旦旦地说要趁空檔學琴,一邊揣想著生活的舒緩節奏就仿佛一闋清微淡遠的古琴曲,因而得以讓自己居高臨下地端坐在高樓的陽臺,然後在日常的閑情裏遙對遠天的一抹蒼翠,舒心愜意地把琴弦給撥響。然而,這理想中的閑散意境,後來都被日漸忙碌的生活给推擠得消遁無蹤了。琴的七根弦雖然猶在,但都只能暫作陶淵明的無弦琴,經年累月都悶聲不響,並且逐漸被忙碌的節奏排擠到蒙塵的角落,生命,卻只等同於閑置。
撫琴弄操的閑情逸致,眼下已經無處現身的了,但每每忙完了一個段落,或自己得以暫且推開文字蝸旋之時,倘若已經到了夜深人靜時刻,那麼,在入睡之前,我總會讓自己短暫地沉落在曠古的弦音裏,讓身心借由敲傍耳際的低頻,来得到全然的休歇。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這是古詩,說的正是古琴,但我們不必矯情至此,援引古人的成說来裝模作樣地喟歎感慨一番,雖然到了現如今,自己身邊確實已沒有撫琴弄操的朋友了——有的都跟自己一個樣,都把琴給裝進套子裏閑置了。島上的那些琴友,我們偶爾見面茶敘,每每都不忘互為關切地問起對方的琴,但大家都只能一個勁地打著哈哈,然後輕輕地把話題繞開,雖然在茶香與歡談背後的,依舊是古琴的弦音,從電子重播器材傳出的……
琴雖已閑置了,但是,拜電子重播軟件之所賜,曠古迭傳的古調,就算今人多已不彈,卻不表示我們無以聽聞。夜深時刻,萬籟俱寂,屋裏間而傳來鼾聲,輕輕,別驚動了夢中人,只幾個簡單的動作,你把音響的音量調好了後,就把自己埋進沙發裏,位置正好落在兩個音箱之間。坐在兩個音箱的正中,你就仿似縮身藏到琴體的共鳴箱裏,這個時候,撫琴的手在琴的面板上操縵弄弦——右手指在七根弦上勾挑抹剔,左手則在嶽山與焦尾之間,也在玉徽之間来回往复地吟猱綽注。琴音響起,你盡管不動,一任節奏舒緩的琴音敲打著耳膜,一任一波波的低頻律從耳際逐漸往心靈的深處沉落,緊繃的神經線,後來也就逐漸松弛下来,然後你慢慢地聽不到聲音,聽不到陽臺外的夜蟲聲,聽不到壁上鐘的滴答作響,更聽不到樓上樓下夜歸人的輕微腳步,在弦音裏,你逐漸往夢的無邊國度缓缓沉落……
沒有趕著完成什麼限期任務而不緊張的時候,你同樣可以在夜深人寂之時聽琴。深夜聽琴,如果是那夾拌著夜蟲聲的錄音,那麼,在琴音未起之初,夜蟲鳴嘶的無形音場,就先把你給圍繞起了。人為的環境音場之外,當然還少不了自家陽臺外透進來的靜夜蟲鳴——如果是傍晚或夜晚時分下過雨,那就更妙了,因為這時外頭的自然天籟往往還穿插著斷斷續續的蛙鳴,很有田家風味。夜闌時分,蛙鳴蟲嘶,夜涼如水,如果再讓泠泠琴聲從指頭下,不是,從音箱裏輕輕地撥彈而出,那麼,往往多在中低音區取音的琴曲,在客廳裏外的自然天籟不經意的交混隨伴之下,就顯得更有情味了。
琴曲以節奏舒緩的多,而從琴弦透過琴體的共鳴箱形成的,是一種很有“觸感”的低頻律,也似乎具有體溫暖度。生活忙碌得叫人把琴給擱置了,但在結束一天的忙碌之前,這來自曠古迭傳的生命低吟,還是能讓人短暫地從瑣碎盲目的奔忙裏抽離而出,在弦音的低頻裏感受到一種與曠古歲月同在的幸福与充實。
[ 點閱次數:5960 ]
我在島上,島也在我心上……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