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週末沙龍(三)﹕笑話馬華文學  ◎  嘉仁
週末沙龍特輯 2005-11-05 14:59:52
Bookmark and Share

週末沙龍(三)﹕笑話馬華文學
日期:10月29日(星期六)
時間:2:00pm-5.00pm
地點:吉隆坡椰子屋
出席者﹕莊若﹑曾翎龍﹑劉育龍﹑黃建華﹑周若鵬﹑郭少青﹑舛谷銳﹑楊嘉仁
整理﹕楊嘉仁

引言

劉育龍﹕希望透過這次的沙龍﹐找出以各種文類和手法表現笑話元素的馬華作品。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學術論文的整理或掃瞄。小說方面﹐黃錦樹的《刻背》﹑《土與火》都表現了相當重的嘲諷﹐特別是在華人馬來人的關係的刻劃方面。另外﹐賀淑芳的《別再提起》也是一例﹐黃錦樹和張錦忠編的《別再提起》對賀淑芳給予正面的評價。新詩方面﹐游川﹑呂育陶﹑傅承得﹑方昂等都常使用調侃手法﹐這也是馬華詩的特色﹐值得繼續開發。

曾翎龍﹕覺得《土與火》內大部份的篇章都沒有玩鬧﹐比較有玩笑成份的一篇是《我的朋友鴨都拉》。

劉育龍﹕《我的朋友鴨都拉》變成《別再提起》的前傳﹐修改了在《香港文學》發表的版本﹐在文末註明“結局請參考我的外甥女的《別再提起》(大意)”。《刻背》的嘲諷手法則玩得很盡興。

玩笑VS嚴肅

莊若﹕我沒什麼看這些嚴肅的作品。聽說陳放任參加花蹤的小說《根據童話》﹐寫人口膨脹﹐不過那篇作品始終不見天日。陳在《學報》和《椰子屋》寫笑話起家﹐內容荒謬但是沒有意義﹐在這裡可能手段是一個意義。相反的黃錦樹正統﹐太過注重意義﹐或者說有目的的開玩笑。陳放任在《蕉風》有篇小說叫《爛仔正傳》﹐故事大意講小阿飛打搶﹐莊若偷車被抓﹐後來小阿飛在貼滿鈔票的地方和妓女女友做愛﹐阿飛問女友為什麼喊得那麼大聲﹐女友說忘記了不是在工作。阿飛被抓﹐很高興可以光榮坐牢﹐女友對他說﹕“我一定會等你出來﹐雖然在這個期間我可能改嫁﹑生了幾個孩子﹐不過我一定會等你出來。”這裡面有屬於小人物的邏輯性﹐相反的中國文學要求文以載道。真正的玩笑文字是沒有責任的﹐沒有意義的﹐目的是讓讀者笑﹐年輕的為什麼不能(做到)﹖20年沒有買詩集的朋友吴维凉﹐最近買了2本假牙的詩集﹐溫任平聽說也寫了關于假牙的評述。其實假牙的手法很保守﹐據我所知﹐他的確是很專注認真的寫每一個句子。他常有腹稿﹐花很多精神在想一句詩。他寫過關于電影《The English Patient》的影評詩﹐編輯破例讓他刊登。《學報》的兩個玩笑天才是許友彬和陳放任﹐曾子曰是後起之秀。《椰子屋》的玩笑版最難寫﹐延遲出版常常是因為玩笑文章。寫法上來談諷刺性其實容易﹐不過玩笑就不簡單。導演劉鎮偉的《超時空要愛》﹐其實有意義﹐目的是開一個玩笑﹐自然的玩笑﹐更深層的東西竟不經意流露。主要是因為華人文學的負擔﹐很少開玩笑。道應該無所不在﹐(玩笑)其實是有道。馬華沒有玩笑文學﹐只有玩笑文章﹐其中的代表就是陳放任﹑許友彬和李系德。李系德的廣東話很純正﹐沒有受港劇時代的影響﹐有一次我問他什麼叫“水靜河飛”﹑“擔屎都唔偷食”(抬糞便的時候為什麼會偷吃呢﹖)﹐到如今也沒有人明白。其實早期廣東小說《倫文敘與荒唐鏡》可能影響過他。

黃建華﹕我知道李系德以前是念英校的﹐向來以廣東話思考。在那樣的環境下維持中文水平不容易。不過﹐我們可以發現在70年代的《通報》﹐有許多香港和本地作者的專欄﹐都以廣東話書寫。

玩笑的標準語言﹖

莊若﹕我今天的華語有廣東腔﹐是受祖母影響。她是教書的。當年粵劇名伶梁醒波和祖母同鄉,在新加坡﹐住同一條街。

舛谷銳﹕廣東話怎樣書寫﹖

有人示範寫“我地去睇戲”(“地”加“口”偏旁)。

莊若﹕不能不提老報人冼星航﹐研究粵語最力。

(接着有人提起在一次重要的投票中﹐北京話以一票之差勝廣東話(客家)成為普通話。有說是廣東﹐有說廣東客家﹐有說客家。又說孫中山是廣東人。)

黃建華﹕去中國甘肅和閩南﹐讀不懂當地文字﹐因為許多地方都有獨立的﹑本來的文字體系。

莊若﹕其實金庸有想過古人到底是講什麼話的問題﹐為了讓讀者看懂小說﹐就決定結合白話和古文。

黃建華﹕有人問他為什麼不修改之前的版本﹐他說是以當時受教育者的背景﹐修改成白話加口語。

莊若﹕有人評李安《臥虎藏龍》裡的華語不標準﹐李安的答復是按照當時的情況﹐根本沒有標準華語﹐都是市井的話。如果改為當時的口音﹐聽眾就可能聽不懂了。

黃建華﹕要表現真正的玩笑文字﹐條件是和讀者的頻率必須相同﹐有共同的經驗。如果是諷刺的話﹐嚴肅性就較高。

小說/漫畫/電影/散文

莊若﹕生平看過什麼好笑的小說﹖

周若鵬﹕《鹿鼎記》。

莊若﹕我覺得好看的是古龍的《歡樂英雄》﹐娛樂讀者是唯一的目的。如今很少可以把故事說得通的小說﹐即是寫瓊瑤的小說也不容易。張系國寫《快活林》時提起,覺得現在的人不會講故事了。現在的小說太多形容詞﹐欠缺趣味性的東西。還是要推薦陳放任民間流傳的短篇小說﹐寫得很精彩﹐寫米南人﹑寫先知﹐用很多擬人手法。台灣六七十年代的歷史包袱很大﹐沒有多少開得起玩笑的小說。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羅蘭巴特寫筷子﹐他就是要寫誤解下的筷子。

曾翎龍﹕我喜歡古谷實﹐小說太沉悶﹐寧願看漫畫。

莊若﹕戲方面要推薦《BRAZIL》﹐《椰子屋》推薦八十年代最好看的戲。

莊若﹕我們在邊緣﹐不需要討好中央 ﹐應該寫出自己的性格。為什麼我們寫的東西越來越沒有趣味呢﹖雖說雅俗共賞很難﹐但是張大春﹑張系國﹑吳念真都做到。有一個馬來西亞作者叫張草﹐是醫生﹐雜學家﹐有多方面的知識﹐以《北京滅亡》得皇冠小說獎(編注﹕張草好像在沙巴州行醫﹐在網上開了一個張草菜圃http://www.geocities.com/changchao.geo/﹐有拍攝到龍的精彩照片。)

劉育龍﹕散文集有淮遠的《鸚鵡鞦韆》

一脈相傳﹕無法不被提起的的姚拓和《中國學生週報》

莊若﹕淮遠是香港人﹐寫散文最好﹐香港素葉文學出版了他的《懶鬼出門》。還有一個我最喜歡的散文家是杜杜﹐寫過專欄《開心集》﹐20年前《新明日報》常轉載,百字小品﹐從未結集。香港《中國學生週報》專欄出了淮遠﹑杜杜﹑也斯和西西。杜杜20年前的書《住家風景》近年也再版。香港是一個獨特的社會﹐當年從中國大陸去香港的很多都是精英﹐而且香港沒有和大陸斷根﹐和台灣不同。陸離﹑石琪參與的香港《中國學生週報》也影響了很多人﹐包括後來在馬新出版的《學生週報》(“《學報》”)和《蕉風》。黃崖當時在舊《蕉風》提拔了許多寫作人。香港導演吳宇森﹑譚家明當年都曾在《中國學生週報》寫稿。台灣比較文學教授葉維廉﹑瘂弦和余光中早期都在《蕉風》發表作品。他們到今天對姚拓先生依然非常尊敬。

舛谷銳﹕我發現在新加坡國大有最完整的《蕉風》。《中國學生週報》從香港中大網(http://hklitpub.lib.cuhk.edu.hk/)都能下載的。

莊若﹕當時《中國學生週報》除了馬新﹐也有菲律賓版和印尼版﹐同時出版《今日世界》。友聯出版社的股東們在大馬後來轉型做教科書生意﹐賺了錢﹐後來開了大人餐廳。《兒童樂園》也是他們旗下﹐在1994年停刊。他們引進日本漫畫叮噹﹐叮噹、大雄、靜宜這些名字都是他們改的。

延伸閱讀﹕

1.傅月庵《兒童樂園夢無窮》
2.增田真結子 Mayuko Masuda﹕從《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看六十年代香港文化身份的形成
3.發哥哥懷念《中國學生週報》的文字

題外話﹕什麼是文學﹖

郭少青﹕我本身沒有什麼創作﹐寫日記為主。想請問大家到底什麼才算是文學﹖怎樣才可以寫出所謂文學作品﹖

劉育龍﹕文學是各類文字成品的統稱﹐要看如何定義它﹐可以是狹義﹐也可以是廣義的﹐如果廣義的就包括其他輕文學﹑次文學﹑甚至通俗文學。至於怎樣才算是文學作品呢﹖我個人覺得要看文章有沒有文學的語言﹑書寫形式﹑有沒有深度﹑情感和體會。涉獵廣﹑多看書﹐自然會了解更深。

[ 點閱次數:77202 ]

6 則回應

我喜欢看消化,因为它容易笑话。
请注意,打拼音时,这两个字同音。
谢谢嘉仁,整理出这一篇文章,
仿佛又回到看椰子屋的时代。
天洋 [訪客] · http://my.hibiscusrealm.net/eo2 2005-11-08 @ 15:00
老孫﹕
等我們這裡規劃好﹐空間大一點﹐你也搬來這裡寫東西吧。
嘉仁 [會員] 2005-11-09 @ 00:03
我那天說的那句應該是:
“我喜歡古谷實。如果要笑,小說太沉悶,寧願看漫畫。”

幫我改啦。
翎龍 [訪客] 2005-11-09 @ 13:26
哇,這么好啊,不過現在我有三個地方要打理,分別在明日報新聞臺,新浪部落格和大紅花國度的家屋,所以忙過頭的話,可能會冷落這里咧。
天洋 [訪客] · http://my.hibiscusrealm.net/eo2 2005-11-13 @ 10:08
天洋﹕
我擺明是來搶人的﹐特別不放過老朋友。
嘉仁 [會員] 2005-11-13 @ 19:58
1949 年後,大馬當局頒令禁止進口中國大陸圖書;香港卻因其特殊的政治局勢,順勢成為馬來亞中文圖書的主要供應者。香港文化場域出現的現代主義譯作與創作,也隨著期刊發行、圖書出版「飄洋過海」來到了馬來亞。大馬文化人的主要回饋,是將力作投寄至香港的文學園地,也使得香港成為新馬文學作品的重要出版地。

脫胎於香港友聯出版社的新加坡友聯,旗下兩本重要刊物《蕉風》與《學生周報》「其實就是馬來亞化了的香港式期刊」(潘碧華,2000:758)。劉以鬯等香港文化人獲邀至新馬主持副刊編務時,曾登出不少香港名家作品,為新馬文壇帶來強烈的「香港風」。

楊宗翰《重構框架——馬華文學、台灣文學、現代詩史》:http://www.ctwei.com/database/pdf/YZH-1.pdf
嘉仁 [會員] 2005-11-14 @ 22:27

寫下你的回應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您的留言將先進入審核列。
若您要成為會員,請先註冊。 若您已註冊,請登入

本網站不會顯示您的電郵地址。

您的URL將被顯示。
(斷行用<br />)
(Name, email & website)
This is a captcha-picture. It is used to prevent mass-access by robots.
請輸入上圖顯示的字串 (不區別大小寫)

有人部落

馬華文學後浪潮。眾聲喧嘩,一個張揚的居所。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20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