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文:龔萬輝
據說這本書裡的文章有一大半是在嘛嘛檔完成的。我常常會想像那樣的情景:入夜時光的嘛嘛檔,那些廉價的塑膠桌圍滿了吃喝聊天的人,電視總是在播放足球賽,有時引起一片歡呼。那個奶茶味道間夾印度面包酥油氣味,爐火和香煙氤氳的場景,我們看見一個身影獨自在用筆記電腦寫稿。他坐在喧嚷人群之中,一直這樣寫,一篇稿子用兩個小時就寫好了。四周也許和文字無關,但他也會不時停下來,抬頭看球賽,或抽一口煙,一直到筆電電池也快耗光,才招手喚外勞伙計過來,付了茶錢回家。
曾翎龍在嘛嘛檔寫稿,一直是我覺得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怎樣都覺得,寫稿子這回事,應當更適於燈光溫柔的咖啡廳,或者是書籍疊高在桌上的房間裡。由其他寫往日回首,那些童年混雜泥土氣息的稚氣場景,那些少年在小鎮奔跑的時光(總是夾帶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如何在吵雜油膩膩的嘛嘛檔,積木成塔,用一個個字詞堆積成篇篇往事?
翻開曾翎龍的散文集《我也曾經放牧時間》,我覺得裡頭有一種相當真實而誠懇的感情。他寫小時候的玩意,一粒山竹剖開兩半,中間穿個洞就能當成玩具,那麼熟悉,讓人覺得那是曾經發生過的事。他寫足球明星,寫世界杯,那些球場故事彷彿眼前,我也覺得他是真心喜歡足球的。那書裡描繪的時光物景,原子筆、手錶、鞋子、巴士……那些極之平凡卻有著記憶光暈的種種細節,像牧羊人放牧的綿羊嚼草,安靜緩慢,又叫人親切。
就像選擇了在嘛嘛檔寫作而不是布爾喬亞式的咖啡廳(也許他真的是第一人),曾翎龍的散文十分貼近生活而不矯情。我覺得那是相當難得,且模仿不來的。我們有時在他的文字裡,會看見在嘛嘛檔走唱的馬來歌手,也許唱起一首老歌就牽起一個回憶;我們也看見那些熱情吆喝的球迷,被寫進了他的故事裡,在字句之中定格。他所捕捉的時間也許是很個人的,然而他的時光絮語卻也偶或折射出了生活所在和時代的變遷。
而曾翎龍夫子自道:“我寫的是過去的時間,但過去的時間可以穩住我們的老年。”這或許就是這本散文集的初衷。處處流光,都要叫人凝視。“我需要那些放牧的時間,那些近處遠處隨境地身軀移走而閃現的光,搖晃且以各自的方式照耀或隱藏,往後某天定居某處抬望,像死去的星星依然穩住這世界的秩序。”
“時間”是這本書的關鍵詞,對時間的流動與流逝,曾翎龍常顯得敏感而且敏銳。也許有一天,你會在人聲喧囂的嘛嘛檔遇見一個人,他穿著最普通的T恤和短褲,帶著一台筆記型電腦;然而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只有他正在凝視時光流過的細節,他知道什麼已經逝去。而這個時候,我們,以及這整座城市的流光,都成為了他的風景。
原載:馬來西亞版MensUno(2009年8月)
[ 點閱次數:92045 ]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
全站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