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部落︱ 眾聲喧嘩的所在
|
正體︱简体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周若濤X楊嘉仁●不設限對談
圖/文:陳燕棣
他們反問:究竟誰不在乎馬華文學?
當題目丟出來,同為有人出版社同仁的周若濤和楊嘉仁反問,究竟是誰不在乎馬華文學?在乎不在乎都大有人,檢視不在乎,創造新在乎,才能讓馬華文學走得更遠。
●政府不在乎?
周:每個國家都應該關注任何形式的藝文活動,比如舉辦音樂節、藝術節、作家寫作計劃等。如果政府願意每年資助馬華作家完成他的寫作計劃,即便一年只有一個人受惠,我想,累積起來的作品量也應該會很可觀。希望政府可以比照他們獎助馬來文學的作法,即使只有一半的資源也好,情況一定會大大不同。
楊:不過這是這個國家體質的問題,先天不足,後天上又牽涉到語文出版法令等政治問題,這是很難改變的局面。
周:唯有寄望民間團體多多支持馬華文學。目前有一些社團多年來持續資助出版基金,比如福聯會和南大,其實很難得。
楊:不過物價高漲的今天,出版基金也只能支付一半的出版費用,未來希望有更多的社團關注馬華文學,以實際行動支持馬華文學。
●教育不在乎?
楊:現代社會中學生都只顧考試唸書,沒有人在乎創作。大環境的教育制度沒有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唯有靠校方和老師的努力,栽培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興趣。比如校園刊物、校際文學獎、文藝營,可以讓更多學生喜歡上文學,不一定每個人都會投入寫作行列,但他們會成為讀者。所以,教育對馬華文學的助力是很重要的。
●書店不在乎?
周:馬來西亞的書業生態其實不健全,書業上中下游都同屬一個企業,讓企業運用其主宰優勢壟斷市場。
優良的書業模式應該是出版、代理和書店分開操作,在日本,作家和出版社都不能賣書,只有代理才能批書、書店才能賣書,符合自由市場的競爭規則。如此一來,書商不會獨厚自家出版品,對任何出版品都一視同仁,各家馬華文學出版品的能見度也相對提高。
楊:當然這也牽涉到行業的規模問題,行業興盛,利益分配就會均衡;市場很小,就會出現惡性競爭,也沒有太多的規則可談,大吃小是必然的現象。
周:馬華文學市場的確很小,也沒有法律管制,微軟因為違反自由經濟競爭而敗訴的案例,也不會發生在這裡。
●媒體不在乎?
周:本土媒體刊登馬華作品的比例應該提高,這樣才能栽培更多的作者。馬來西亞的媒體大量運用國外的資訊和稿件,在地文章卻委屈的縮在角落。其實多刊登馬華在地文章,讀者也會更認識馬華文學。如果說在地資源不夠多,那媒體更應該多鼓勵、多栽培本土寫作人。不是每一個作家一出道就是梁文道和陶傑,沒有發表的平台,很難持續耕耘。
●我們如何在乎?
周:搞出版的初衷,其實是因為很多人在書店裡頭看到馬華文學專櫃,都繞道而行。可是現在慢慢的,讀者會開始找我們出版社的書。內容優良化,讀者就會在乎。
這不是自誇,其實市場上有一群潛在的讀者,他們以前或許比較關注港台文學,相較以前,馬華文學近幾年的素質提升了很多,所以讀者也轉移了目光。
如果你把潛在的客戶群擴大,在乎的人數就會增加了。其實沒有多少人以商品目光來探測文學市場,看看讀者群有多少、在哪裡。
出版社,作為一個商業的個體、作為事業的經營,必須在乎這個點。
楊:其實這也關係到整個大環境的資源有限,比起英文出版的規模,馬華文學出版真的還不成氣候。
我們在乎的是優良的馬華文學,出版的初衷也是想出版優良的馬華文學。
馬華文學之所以會有“在不在乎的問題”,也可能是因為長久以來讀者沒有將它歸類為優良的出版品,其實只要作品優良,就會有人在乎。
許友彬出版《七天》的時候,外人看來是小眾作品,可是現在一部小說可以賣三幾萬本,成了優良的暢銷作品。
當然純文學不能只用單一的說法來應證,好作品未必會有好市場,可是“優質”是所有好作品的基本條件。
*轉載自20-9-09星洲日報‧星期刊
[ 點閱次數:91800 ]
眾聲喧嘩的馬華創作者社群。跨領域(文學、電影、音樂)跨地域(新馬、歐美、台灣、大陸)的創作平台。當心靈與肉身散居各處,他們仍回歸這網上幻土,用剎那閃現的靈感哲思、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拼貼出多元多變的馬華風貌。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
全站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