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章砚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38 >>
之一、言谁
谁敢
为天下先
搅动江湖沸腾的一把剑
刺向黑暗心脏的一句誓言
清晨
为大地抹新妆的红颜
为史书苍白而模糊的泪眼
是你是我是他
是晚霞来不及追上的星光
是夕阳来不及挽留的朝花
是少年来不及抓住的长发
是时间来不及留下的创疤
入暮
无人留守的战壕暗哑
无声无息的史册装傻
将军的令旗在孤岛上高挂
兵士的战斗只剩下单调步伐
谁人吹响号角
抬头只见党同伐异的喧哗
失去了战衣而消沉而癫狂而怒骂
失去了襁褓而惊慌而粗率地长大
你是我剑里的英魂而伟大而不朽
你是我镜中的红颜而如月如花
失去你而我不是我而时间成了白发
将晚
酒就一碗等你来干
血犹狂热流向肝胆
千秋评说功过自有人扛
道尽沧桑
一人仅占六尺来长
之二、河睡
一条心事可以这么长这么久
流过遥远的山头流进我杯中的酒
醉人的是故事也不是故事
曾经踏过的长街曾不愿醒来的午夜
有多少心事就流多少鲜血
所有情感奔腾皆是纸笔的方向
在河口处
有码头的一声问候等待
沿途的寂寞青山,记住
两岸的稻花禾香,记住
挺身而起叫停的雄姿焕发,记住
爷爷的犁锄孙子的笔,记住
时间的刑具史官的尺,记住
落红、枯叶、断枝和谎言裹尸布
凡流过都已记住
有多少快意恩仇就成就多少速度
而对与错没有快慢
所有入口的酒意都汇聚河口
有一个船夫渡头等候,已久
之三、风诉
风叫云不要为他流泪
云不解风情
于是晴天里下了一阵雨
男生在伞下立正
自以为撑得起整片天空
云总在追逐风的脚步
喘得不知所云
蓝天成了孩子的画布
成长的留白青涩的悸动
都云淡而风轻
悄悄地,
划过你的梦颜的我的手
是年轻而骄傲的轻狂而桀骜不驯
为你而铸刻岁月而岁月成山河
谁 又曾规定了谁
了无痕迹只当是风过了窗帷
风告诉云一个笑话
云感冒地打了喷嚏
幽默黑色地趁灵光一闪逃逸
是云笑了还是天捂着脸哭
雷电奔走相告
没有人相信的诗体
在水涡里自我复制
所有人都在等待,下一句
风呼吸间的恶作剧
却不是真的,好笑
只有云知道
之四、潮事
大海的脉搏
一次又一次地
让鱼以为是
上一代的传说
我不停陈说
海中央的震动
人误以为是
浪花般的罗嗦
惟长啸怒吼
才能连接起
人与大自然的神经
一起感受一起痛
奔涌的快活
就是大声讲小声笑
在岸者也得费心聆听
上落进退的规律心跳
夜夜夜夜澎湃的浪声
为求一个干净的海岸线
让我舒展自如
换你,也可以
2012.6.19完稿于谷中城
[ 點閱次數:8618 ]
时代进步了,科技发达了,教育水平提高了,言论自由开放了,可是,我国的新闻事业严重衰退。
国家独立至今,新闻事业曾经有过辉煌鼎盛、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和制衡,新闻事业是个冒险家的乐园,它有一定的规律却没有死板的规则,才华洋溢、大气纵横的新闻掌舵人从来不怕游走于法律和权力的刀锋边缘,站在高处走钢索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对于尝试打压的政治势力和恶法暴徒,专业的新闻从业员一向凛然面对并不畏惧,因为他们知道,手中掌握的舆论监督权,以及人民赋予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对抗这些压迫势力的最佳利器。
因为有新闻监督与第四权制衡的力量,社会和国家才能健全发展,经济制度与民生治安才能安然上轨。
不过,廿一世纪的到来,一个十年已经过去,马来西亚报纸和广电事业的日益恶质化和低俗化,甚至找不到一个自我明确的成长方向,一味地跟风和抄袭,当新闻机构变质成为媒体企业,新闻路线跟着市场化、大众化在起舞,我们终于看到后马哈迪时代的新闻事业,正沦陷得一塌糊涂。
马哈迪当政时期对新闻业的摧残自有历史公断,但是其后继者没有及时亡羊补牢,反而不断在本身的短视、对新闻本质的曲解和毫无格局的领导作风下,进一步将我国的新闻事业逼向死角。执政者素来把主流媒体当成自己的传声筒,对付无法掌控的华文报就用法令和收购来恐吓影响,当308大选反对党的网络攻势奏效后,执政党开始重视网络媒体的力量,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在网络公关宣传和论战笔伐中,不知不觉地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介都带上政治色彩,对政客的口诛笔伐、丑闻陋事感兴趣者有之,被连番轰炸得头晕脑胀者也有之,深恶痛绝者更大有人在。于是,报纸新闻版位成了政治角力场,新闻言论空间成了政党作秀舞台,新闻事业成了各方人马为遂己利而公器私用的牺牲品。新闻,沦为商品,可以买卖,所以会跌价,于是沦落至人人皆记者,到处是新闻的地步。
问题不仅于此,人人皆伪记者,处处是烂新闻,这才是当下新闻界的窘境。试看看,《星洲日报》全国版抽掉广告和政治人物、政府高官、华团领袖的高谈阔论之外,以及封面愈加趋向《苹果日报》式的通俗社会新闻报道,还剩下什么?《南洋商报》大版大版的商业、企管、营销专页这些与真正的新闻无关的文字,除了将“商报”名副其实地变成每天出版的商业杂志之外,还能为渴望阅读有质量的新闻读者带来什么?《中国报》通俗却不规范的报道文字甚至已经成功俘虏了中学华文老师的心,《光明日报》已经做得比杂志更像杂志。社会大众通过主流报纸的阅读认知已经把正在形成的公民社会撕裂,仍然阅报的读者被日益低落的新闻水平迷惑和误导,不再相信报纸的年轻一代上网追逐“言论自由”去了,却像无头苍蝇在茫茫网海中人云亦云。寡头媒体集团控制平面媒体的恶果,就是各“类型报纸”的一报独大,马来西亚前锋报贵为巫统宣传旗舰报,英文星报商业味浓也从来不敢跨越政治禁忌雷池一步,新海峡时报和每日新闻都已经向市场和商业靠拢,连免费报纸《太阳报》靠着贩卖异见观点起家如今也大赚广告钱,中文报章的类型区分更是一目了然毋需赘述。当市场上的报纸以风格路线被刻意区分目标受众,一份报纸没有同类型的竞争对手、或者竞争条件落差太大甚至不公平时,他们就只会害怕失去读者、只懂得迎合读者口味,不再畏惧同行超越、不再互相砥砺竞争,这就是大马新闻事业的堕落。
新闻机构要成为舆论制衡的社会公器,这不是大学课堂里的天方夜谭或者记者编辑一厢情愿的正义良知,而是它本来如此。一份不能监督政府施政、揭发弊案、维护社会公义的报纸,不能称为报纸,充其量只不过是印刷品。当年美国开国元勋杰弗逊宣称“宁可没有政府的报纸,也不要没有报纸的政府”,显示了美国自由主义的新闻传统:除了监督制衡,还是监督制衡。而对象,就是权力当局,不论是谁掌权,总统最怕的人,总是那些将尖锐问题抛向他的记者先生小姐们。美国的强盛崛起有赖于传媒的力量,美国横行天下也由于掌控了传媒的力量,以至于,美国传媒发展到极致其本身掌握了丰富资源和额外的权力后,它自身也开始腐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新闻事业,无法不受到市场经济的左右,如果说以前新闻事业面对的威胁来自政界和国家权力机关,那么如今威胁新闻事业存亡的主要敌人,正是来自新闻事业体制本身。
马来西亚的新闻事业到底有多堕落?第一是记者,第二是对“新闻”的认知。文字记者不懂得挖掘新闻,摄影记者只做例行公事。中文报界尤其严重,许多记者专业素养不足,不会提问,没有分析能力,甚至语文能力欠佳——这个连记者的基本功都做不到,为什么还可以戴着记者证在各大新闻会场跑来跑去?另外,记者的知识面不广,逻辑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不足,这都是报馆无法恢复昔日光辉岁月的致命因素。而当中最致命的,是尽管记者以上统统都不及格,他仍然无忧无虑、自以为是的继续在工作岗位上驰骋,有的甚至毫无进取之心,甚至只把这份职业当作“出粮的工作”。中文报界里有许多尚未成熟的记者,工作一段日子后便离开报界,新旧替换的频密,使到报馆青黄不接,也使到前人的智慧和经验无法传递下去,今人的见识和经历无法累积成长,断层处处且不停扩大,其结果导致新闻报道素质每下愈况,报纸流失越来越多年轻读者,不再有人对新闻事业抱持崇高理想,如此恶性循环往复,此其一。
第二,各人对“新闻”的认知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办报理念和风格。现在报章注重报道的,都是“读者想知道的事物”,而忽略了“对读者很重要的事物”。读者想知道428黄绿大集会、净选盟、占领独立广场,于是报纸一片黄潮泛滥,这当然是新闻。可是不要忘记,选举委员会的成立机制、日常操作、选民登记等等是否有问题,选举法令在国会提出和通过的过程是否彰显了民主精神,一些调查报道或深入挖掘事件个案,是可以报道出“人民需要知道的重要事物”。报章显著版位刊登的社会新闻如虐童、自杀、攫夺、掳人、抢劫、强奸、纵火等等,令社会大众感到身处一个治安不靖的社会。传媒一味渲染,自以为替天行道,为受害者伸张正义;警方和权力当局却推搪否认,或者出示数据力证环境安全,报纸的报道呈现两极化,一方面罪案频频发生,一方面警方内政部出言安抚民心,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报道么?不然。其实这正是上述提及现时的记者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低落所致。因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方式是有话直录、有文照登,报馆作业方式和上司的错误指导,使到新的记者只会“写”新闻,不会“报道”新闻。比较上世纪七十年代以降的意外新闻,无论其广度、深度、报道角度和文字的精彩程度,现在报端上的社会新闻远远逊色不及。报馆编辑误以为放大图片、色彩鲜艳加上耸人听闻、香艳刺激的标题就是优质的新闻处理,能够吸引读者并提高报纸的销量,殊不知读者被惯养宠坏,真正的新闻传统却逐渐湮灭。
报纸倾向报道读者想知道的大集会“刺激”场面新闻,放弃报道影响读者公民权利的可能滥权现象或民主程序与精神被破坏的新闻,再如报纸倾向于报道血腥暴力、奇情香艳的社会新闻,忽略案件背后的隐藏因素和警方调查和破案的过程,这都是目前报纸新闻日益肤浅化、碎片化和低俗化的原因。而当中记者与警官及政治人物的关系疏离和抗拒,甚至紧张对立,还有日常作业时间的紧逼以及报馆人事系统的安排,都导致记者拿不出“好新闻”、挖掘采访不到重要新闻的原因。
总的一句,没有好记者就没有好新闻。没有好新闻,舆论监督第四权就成为空谈。好记者都去了哪里?回答这个问题就揭示了中文报界的部分弊端:好记者都升做主任了。那他们可以培养接班人啊,回答这个问题就揭示了中文媒体教育的缺失:新闻学院培养不出好记者,好记者都是非科班出身。新记者的流动性大,谁知道哪一天他栽培的人才成了别家报馆的大将呢?即使有意栽培,人才也可能耐不住而另谋高就。怎会有这个怪现象?第一,中文报记者待遇不好,没人愿意做死一辈子穷记者,能升上主任的就只有那一两人,如果主任还年轻力壮,等待上位更不知到何年何日。于是优秀生都不会考虑报读新闻系,没有优秀的苗子,再怎么栽培也是一个二流的人才;第二,本地学院大众传播系以英语为主,有能力的毕业生都往薪酬待遇更加优渥的国英语报章或电视台去了,中文报沦为第二选择或差等生的收留处。第三,当初抱着一腔热血投身报界的非科班记者,经历职场的磨难意志日渐消沉,看到业界的堕落前途无亮之际,当然就会选择离开。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国内没有一所杰出的中文新闻学院。历史最悠久的吉隆坡韩新传播学院师资阵容不及以往,学生大部分选读广播电视电影系和公关广告系,新闻系学生直线下降且素质参差不齐;大马新闻资讯学院和英豪多媒体学院也面临新闻系新生来源短缺;拉曼大学开办大众传播系,成效如何尚待时间验证;拉曼学院传播系过于强调理论、学生实务能力有待加强;新纪元学院媒体研究系为业界培养不少新血,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新闻学院架构和建制上仍待努力;槟城韩江学院的新闻和传播系面对的问题仍然是师资阵容的强大和稳定性。
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优秀的学生。没有好的制度,就没有优良的从业人员。没有真正的新闻报纸,就没有行之有效的舆论监督力。社会乱象被放大渲染,权力当局腐败弊案无人揭发。掌权者包括媒体老板本身对新闻事业有意无意的伤害,最终只有导致怀抱远大理想的热血青年对这个行业裹足不前,新闻人才凋零后继无人。问题如雪球,只会越滚越大,不设法力挽狂澜,新闻事业从此走上不归路。眼下急切之事,就是新闻业者自强不息、大胆革新,认真做好新闻报道,重新注重调查报道和新闻式的专题写作。让言论版和副刊百花齐放,勿再公器私授任由自家编辑、主任把公共版位霸为私人后花园,长期占据栏位一周五天高谈阔论,引致批评兀自有粉丝力挺辩称每天一篇殊为不易;又或在自己主编的副刊特辟版位天天连载自创的胡闹讽刺小说还刊登粉丝读者来信自鸣得意,将负责的副刊搞得一塌糊涂,长期剪贴网络小文章、心理测验和转载外报,商业应酬广告大作文章,真正属于副刊的文学电影艺术深度写作乏善可陈。
必须知道,报纸要夺回受众,靠的是一众编辑记者们的新闻专业。告诉读者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比告知他们感兴趣的事物重要得多。真正的新闻不会导致读者心理恐慌,无论报道的是血腥意外新闻还是天灾人祸,蛊惑人心的谣言流传度等于有关事件的重要性乘于新闻媒体报道的暧昧程度。将重要的事件当作新闻处理报道出来,社会乱象的背后人民会因着专业的报道而心里踏实。一份报纸的影响力就在于此。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亦在于此。
[ 點閱次數:11222 ]
[城市特写] 地下停车场
你有试过迷失在停车场里,找不到自己的轿车吗?
我就有。而且不是最近的事,可远溯至小时候一家人出游,逛购物广场后到地下停车场取车,对着每一层不同的动物图案,大同小异的停车位和满满的车辆,晕头转向,越找心越慌,成了童年阴影。
对了,是动物图案。大象啊,鱼啊,鸟啊,当年的金河广场,是除了安邦广场之外,一家人常去的地方。它的停车场,就是以动物的图案来区分。泊好车后,有了上一次迷失的经验,妈妈总是叫我们好好记住旁边柱子上的图案。可是每回取车时,总得大费周章四处寻找,有时还得上下楼梯,才发现车子不曾移动,是我们忘了位置与方向。或者是不是可以说,广场停车场的设计,迷惑了我们的心智,还是过于自信的心理,导致了理性的盲点?
告别了童年那一段恐怖的经历,近来又开始了在灯火通明的地下停车场找车的征途。以前还小,和父母及姐姐一共四人,找车时总是不会发表意见,就听着妈妈的嘟囔,姐姐的猜测,爸爸的固执和坚定的脚步,默默走在后头。现在长大了,车子停在哪里,要靠自己找。看着墙上的数字、符号、颜色,回忆刚才下车时触目所及的标志。人真的有错觉,有认知盲点,有感觉误区;难怪日常生活中我们错过一些人事物,一些细微的感情从身边飘过,没有留意,没有关心,就再也回不到过去。
你觉得哪里的公共停车场最照顾使用者?The Curve?One Utama? Pavilion?KLCC? Times Square?一定不是谷中城,我曾在那里迷失了两次。第一次赶时间,想尽快找到车子,结果越找越急,越急越找不着,不相信车子会凭空消失,也不相信车子被偷,一定还在那里,只是我去不到。走着走着,问下问下,渐渐感到眼前的景象似曾相识,然后那辆熟悉的蓝色小灵鹿就映入眼帘。
第二次在谷中城停车场找车,也是一个人。这次是看完午夜场出来,车少人稀,我的脚步声响清晰,我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慢慢找吧,不急在一时啊。可是,当你离开目标不知道多远、还有多久才寻见,你会不由自主心慌、焦急、紧张。特别是你身边没有别人,没有人对你叮咛,当然也没有人对你囉唆。孤独感油然而生,空虚会谋杀你的自信。渐渐你会发觉,寻找的过程漫长,不重要;难挨,不重要;最重要的,你找到了吗?
那辆属于你的车子。
在公式化的广场地下停车场里,茫茫车海中。
2009.5.17凌晨
[ 點閱次數:10430 ]
多年以后,若你再问我下雨的午后最惬意的事是什么,我仍然有着至今还是令我向往的答案:拥着爱人躺在靠窗的床上看雨,淅淅沥沥白白亮亮地下着。
当年不曾告诉你的是,我得到这个答案的地方,是在一座桥上。
是的,就是丹绒马林那座桥。
那不是一座行人天桥,而是车辆川行的交通水泥大桥,横据跨越经过丹绒马林的火车轨道,连接了两个风貌不同的地区。
这是丹绒马林两片不同的景观。
一边是商店、银行、巴士车站集中的商业区,一边是师范大学、教会学校政府中学、消防局、警察局、医院和祈祷所的公共设施林立地区,不知从哪年哪月开始,以一条火车路东西两边壁垒分明地隔开着。
我来到丹镇是在一个阴沉的午后,天空飘着棉絮似的雨丝,车辆都有一搭没一搭地摆晃着雨扫。我乘搭的电动火车来到丹绒马林是最后一站,搭客都走下列车登上月台,欲往北上的继续在第三号月台等待泛马南北长途列车经过;到目的地者下车后鱼贯走向主要出口,后来我才知道那是通往苏丹伊德里斯师范大学(UPSI)的出口,另一个往主要镇市商业区的出口在铁道另一边,必须登行人桥跨越之才能到达。
雨继续细细地下,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样子。我沿着往UPSI的道路一直走,身上的风衣勉强可以为孱弱的身体遮挡一些雨水。经过左手边的重新华小(这校名取得怪有意思的)、回教堂、警察宿舍和办事处,右边一带是消防局和师范大学校园(偌大一个校园呵,与它美丽的历史相辉映),大学对面是教会学校和政府中学和小学,大学校园尽头的边缘,再走不远就是丹镇医疗中心了——即小地方的医院。医院是旧式的建筑,全是单层的,或横或竖地排列着,病人也不多,或许小镇人也不多病,多是怀孕待产的母亲或是跌倒工伤的黑实老汉等人,轮候等药的表情也是慢板的抒情蓝调,陪伴而来的孩童在大厅中嬉戏,夹杂着细微雨声竟让人有昏昏欲睡之感。我坐在室外廊下的一排塑胶椅上歇息,左右四顾,但见风斜雨细渗入青青草木中,小径旁低着头的木板屋窗户紧闭,我猜应该是医护人员的宿舍,门外躺着几双拖鞋,丫着颈板起脸张望期盼些什么似的,仿佛记挂着主人脚丫子是否着了凉——我想啊它的主人,这个时候应该躺在被窝里抱着老婆,彼此交换体温互相偎依呵护着的。
——就在这个时候,是的,我脑海里泛起了一问一答:
雨天这个时候干什么最好?
抱着情人看窗外的雨,闻着她的发香,让她轻柔的发丝抚弄你的鼻尖,极力忍住不要打喷嚏而吵醒了她,感觉她微微颤动的睫毛,像刚承接住一滴雨珠而抖动的叶瓣……
妳一定笑着纠正我:这哪是一个答案,简直就可以剪成十几个镜头辑录成MV了。
(一、待续)
[ 點閱次數:13413 ]
“报纸风格对该报的图像处理影响至深,如《光明日报》走的是草根低下层群众路线,它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和视觉效果十足的封面合成美术图像,吸引大批读者;地方性报纸《光华日报》因为社区的关系,需要维持固定的读者群,以致地方闻人的讣告占据大幅版面。英文报纸和广告商的平等关系使到他们可以适度的调节广告版面与新闻、图片的配合。”——结论
接前文《大马中英文报纸图像编辑比较(英文报)》
比较论述:
中文报的纸张大小,仍然保持传统的二开,不过《东方日报》已经全面改成四开,和英文报一样,其他报纸的副刊,也大都改成四开,这似乎是目前的趋势。
虽然版面的大小是影响图片编辑的一大因素,但是中英文报纸的图像处理,确实存在很明显的差别。
随着美术的理念逐渐融合和中文报的编辑日益年轻化,到底是中文报图片编辑手法倾向英文报,还是英文报会向中文报取经?
两种不同语文的媒介,其图像处理当然应为辅助说明的对象是不同语文,而无法一一对比,它们之中最多的是向各自语文源流的杂志、期刊、书籍的美术排版或编辑风格汲取养料,或消化或改革,而以各自的需求呈现在读者面前。
1)中英文报纸图像处理的差异
i) 小处见大事:英文报善于从报道中的细节着手,选取特别角度的照片,这样固然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与众不同,能够树立自我风格。中文报的照片往往从大处着眼,务求摄得全貌,不遗漏任何一人、任何一个角落,所以报章与报章之间往往出现类似的照片,因为编辑们的理念没多大差异。
ii) 贵精不贵多;英文报图片编辑崇向一图胜千言,以副刊来说,也喜欢用一张大图来涵括整面,配上数张小图。中文报的副刊图多文字多,好的美术编辑会以图片的大小位置来凸现主体或重点,不好的编辑就用太多的图片把版位给排坏了。中文报这种集锦式的图片安插法,一方面是版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出图片的问题,有些图照不得不出,就只好因图就文,勉强的塞进拥挤的版中。
iii) 社交与民情:英文报的摄影记者抓拍较多,编辑也会用这类照片;相反中文报上的照片(尤其是官方新闻或专访艺人)许多都是摆拍的。如前所述,民生问题、民间活动一旦有领袖出席,中文报隔天的照片必有领袖与民同欢、关心民瘼的镜头。英文报会抓一些比较动态的照片,即使间接为该领袖宣传或对他的形象加分,也做得十分巧妙不留痕迹。
iv) 吸睛靠美人:中英文报都不会放过俊男、美女的照片。这里报纸的编排和图像处理就很“杂志化”,人物靓照放大,文字反而是其次,漂亮的脸孔和身材成为卖点和吸睛元素。差别在于英文报里有本地马来明星、艺人的造型照片,而中文报除非中港台艺人莅马受访,否则艺人的照片都是第二手的,无法像英文报放大得又清晰又明艳。
v) 裁图为辅助:中英文报纸裁图的方式很不一样。中文报裁图为了重新组装,英文报裁图为了就文。
英文报很少将人物裁剪出来再组合成编辑心目中的图像。中文报的体育版,这种图像编辑做得最多。《星洲日报》《光明日报》体育版的排版纵横大气,可以利用整版玩设计花样,将球员分队裁出,选取相同的姿势或动作,划一的眼神,特别是在英超强队较量时,赛前的预测报道便以这种排版方式处理。而英文报主要在赛后的比赛精彩照片,或教练的神情——无论是神采飞扬或落寞神伤。
虽然如此,英文报也很强调版面的平衡和美感,选照会考虑照片人物显现的效果,例如眼神和肢体语言上的左右呼应。
vi) 应酬论平衡:中文报因为广告的关系,导致版面出现不平衡之感。广告商的要求无法拒绝,以致出现在封面、封底、内页任何版面的广告,无法配合新闻、文章的路线或风格,严重的话甚至牺牲掉图像的自主权。
原本应该放大处理的图像,被挤压到一边,新闻与广告失去平衡,版面与设计无法平衡,《南洋商报》《光华日报》的情况尤其严重,后者又以讣告的栏位影响版面的整洁,予人杂乱之感。这都是报馆应酬和对广告的依赖结果。
vii) 谈加工美学: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真实而不在于艺术美。当然真实会产
生美感。为了显示专题文章的主题或受访者的性格,编辑会采用一些电脑美术加工手法,这并不表示这种手法受鼓励,因为凡是经过加工的照片,就失去它原来的面貌,不能反映它镜头内原来的真实,而且还代表了编辑本身的价值判断和道德立场。马来西亚中文报不论是《星洲》《南洋》等等的意外新闻电脑绘图和《光明》的封面美术合成图像,都以编辑脑中的画面,向读者呈现新闻的另一面,那是新闻的次级流通,图像编辑在此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看似毫不起眼的一个图像处理动作,其实就蕴含着新闻处理的基本问题:怎样处理新闻才能呈现新闻的真实?
2)中英文报纸图像处理的趋势
全彩:朝向全彩色的版面,是世界的潮流,不可逆转,在可承担成本的情况下,每家报纸都尽量往全版全彩的方向进发,读者的眼睛越来越挑剔,而且年轻的一代生长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习惯荧幕上缤纷多彩的画面,唯有更新鲜、更刺激的图像色彩,才能吸引年轻一代,报纸才有继续存在的可能。
合成:受到电脑技术的影响,报纸的排版不会一成不变。因应时代的进步和世代的改变,越来越多图像处理的方法会出现,报纸编辑在尝新和变革中,若再固步自封,将落在同业后头,落后意味着将失去读者。无可否认的,新时代的新闻事业必将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范式转移,技术的发展和便利,使到图像合成的处理在美术排版上更加方便和功能更强。至于新闻摄影和新闻图片,依然会保有它的独立新闻价值。但是到了后web2.0时代,它们可能更多地被受众作为一种材料任意地赋予其他意义。
共享:互联网庞大的资料库存、各地通讯社的照片、世界各地部落客的图片、搜索引擎强大的照片搜索功能,马来西亚中英文报纸未来的图像处理趋势,会共享许多相同的资源和便利。虽然如此,从海量的图库里,选出值得刊登的照片,毕竟还是依靠人的判断。图像编辑的重要性,也在这里。新闻摄影记者的角色,也没有被淡化或削弱,因为一旦他拍到好照片,全世界的报纸,都可能采用,甚至还有网络这个虚拟的广大世界。
结论:
研究马来西亚中英文报纸的图像处理,就是在走一趟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之旅。多元,而又能容;分歧,而又调和。
报纸风格对该报的图像处理影响至深,如《光明日报》走的是草根低下层群众路线,它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和视觉效果十足的封面合成美术图像,吸引大批读者;地方性报纸《光华日报》因为社区的关系,需要维持固定的读者群,以致地方闻人的讣告占据大幅版面。英文报纸和广告商的平等关系使到他们可以适度的调节广告版面与新闻、图片的配合。
最后,报纸始终是以文字为主,封面的标题往往才是读者购买的动机,图片作为辅助手段,偶尔才会是吸引读者的元素。好的新闻图像处理,应该是把新闻的价值更加充分的呈现给读者;好的软性文章图像处理,应该能够充分传达编辑的意图。
参考:
报纸:《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光明日报》《光华日报》《东方日报》The Star ,The New Straits Times,The Sun
相关文章:
[ 點閱次數:10560 ]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