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頁數 : << 1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49 >>

虚无日记(二)物质万岁  ◎  劉富良
企鵝的羽翼,情緒囈語 2009-11-15 19:47:41
Bookmark and Share

这几年我愈来愈相信一切生命死后就不再存在,一切生命皆是偶然的,永生的灵魂并不存在,一切只有物质的生与灭,而物质一直存在于变化之中。物之不存,灵何以附?生命从何而来?其实是来自非生命的物质。生命的出现是偶然,而出现会思考的人类是偶然中的偶然,不为任何意义。看看蚂蚁,然后告诉我它们的生命意义是什么?它们会思考吗?他们知道活着的意义吗?没有。它们只是为生存而生存,朝朝夕夕寻觅食物。随时一个指头压来,此生了结。如果说我思故我在,那么除了人类,大部分生命都“不存在”。它们只是“纯粹”地活着,遑论活着的意义!

因此,浩瀚宇宙中只有我们的心灵孤独地存在着。然而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地球最初的生命来自非生命物质,一切生命死后亦将归于非生命的物质世界,包括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的循环是物质的循环之一部分。非生命的本质存在于生命之中。“生物”,终究属于“物”,或曰是物质的另一种形式。最好的例子是病毒这种太古生命体,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会开始“活”起来,攻击细胞,并利用细胞帮助它繁殖;平时,病毒都是毫无生命现象的。病毒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而意义,皆存在于物质的无常变化之中。事物本身并无意义,一切意义都是人的意识附加上去的。既然物质无常,意义也同样无常。一般人意义的立足点是什么?幸福?健康?舒适的生活?然而这些东西统统是无常驻的。不管你认为你的生命多有意义都好,下一分钟死亡可能已经来临,荒谬得可以。不管你认为你的梦想多伟大都好,地球毁灭之后文明不复存在,所有存在过的证据都会灰飞烟灭,意义亦如是。。。

[ 點閱次數:15786 ]

打公鸡(和他的狭隘主义) The Rooster  ◎  劉富良
企鵝的蛋胚,新詩創作 2009-11-05 11:34:28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公鸡,跳上神坛来,挺翘着尾巴。嘿,
你要当神哪?啊,要认你最尊大?
噢,你这骄矜的家伙哩!
打你红冠!

喏,有人喂养你米粒了,谄媚抛向
你高高在上的地位!欸,摆架子?实在太
大小眼,尽选择大粒的一股脑儿啄!
打你利喙!

公鸡啊公鸡,你干嘛使劲
拍扑翅膀?唷,一朝吸了权贵香气
当真会飞天不成吗?噗咻噗咻地妄以为得道!
打你羽毛!

喂,贪慕虚荣的公鸡,莫再要
喔喔喔喔啼叫不停了!太喧哗!不过是
魅惑的流星闪逝而过,穷装腔作势干嘛呀!
打你喉咙!

唉,公鸡啊公鸡你,为何要踩污我的文稿?又何必
这般行恶?什么,你说这全是垃圾?优或劣
全由你独断诠释?天,你要比天高了!
打你脚丫!

2006/01/09,八达灵

[ 點閱次數:17989 ]

回顧2009年10月,企鵝最愛影片  ◎  劉富良
企鵝的心腹,偏愛名單 2009-11-01 10:49:00
Bookmark and Share

觀片量:42部

1. 《 振荡器 》2003日本,广木隆一

Rei是一名31岁自由女作家,经常被自己脑里的声音炮轰——叫骂、学校友人之间的闲言闲语及那些源自自己不必要的欲望的声音。Rei已经开始失眠,每次一吃下东西便吐出,也渐渐开始喜欢喝酒,精神正濒临崩溃的边缘。一个晚上,她走到便利店买酒,遇上一名长途车司机(大森南朋),她被那司机深深吸引,脑里的声音驱使她跟他上路,并企盼精神上得到最终的解脱……

电影取材于赤坂真理的同名小说。从表面上看来,这仿佛是一个描写一夜情的电影,但其实并非如此。这部艺术影片的主线是一个31岁女子的寂寞灵魂,女性的心理被细细地展现出来,比如,玲从寿希那里感受到温情时所产生的喜悦就被描绘地相当真切。这部剧情构架看上去似乎有那么点荒诞性的影片,因其细腻写实的描绘而令情节的发展并不显得突兀。片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卡车司机与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摇晃的车中,而在这个单调的环境中,司机说他所熟悉的事情,她则叙述自己的病症,在根本不成对话的对话中,两人的心渐渐相通。

http://www.mtime.com/movie/17375/

2. 《 温柔情人 》2002法国,Jean-Paul Civeyrac

故事讲述一个平日沉浸在声色犬马的男子拉乌尔。他生活颓靡,喜欢写诗。身边有相当多的女子出没。在无数次纯粹的肉体欢愉中,他感觉内心干涸空洞。

他在时常聚会的圈子里遇上让娜。他对她的迷离气质十分着迷。想借着努力爱上她来测试自己爱人的能力。但他始终感到迷惘。一切似乎都是空而寥落,周而复始的情爱生活,潦潦草草的感情关系,只能感受时间的流逝,但并不能为心灵带来任何慰藉。每日说着同样的谎言对着不同的面孔,没有任何情绪到达心底深处。如此这样的话,那漫长的生命是否有明确的价值。由于懒惰和惯性,继续活着,互相倾轧,毫无诚恳。这样荒芜的生之漫长。

http://www.mtime.com/movie/22612/

3. 《 画出雨虹 》2008秘鲁,Daniel Rodríguez

本片主要描述一个木衲的男人,有心想成为一个水彩画大师,但他渴望平静生活的梦想总是却被四周围的人和事所干扰,因此他的梦想看来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难实现……

http://www.mtime.com/movie/117149/

4. 《 猴子再见 》1977意大利,Marco Ferreri

一部色调黯淡的讽刺喜剧,也是一部现代寓言故事,故事有点乱,而且很荒诞。在纽约实地拍摄,原为英语。

法国青年拉法耶特与意大利中年男子诺查罗徘徊在纽约。拉法耶特在弗莱克曼看管的一间“罗马博物馆”工作,并在一所“妇女觉醒剧团”兼职。有一天,他遭到了剧团女人的强奸,而他的住处竟遍地是老鼠的废墟。随后,他又收养了一个人猿的幼婴。在抚养幼婴的过程中,诺查罗不小心填错了资料,让小人猿变成了名正言顺的纽约公民。诺查罗却自杀身亡,将财物遗赠给人猿。后来,法拉耶特赫然发现人猿惨遭众鼠的吞噬...

http://www.mtime.com/movie/25893/

5. 《 罗马之春 》1961美国,Jose Quintero

丈夫去世,一个有名有钱但不再年轻的女人,过着优雅的单身生活。她无助、空虚,渴望青春、渴望爱情。当一个年轻俊俏但铁石心肠的男妓走进她的生活,走进她的身体、走进她的思想,快乐堕落的道路由此铺开。

http://www.mtime.com/movie/32968/

特別關注:

《 乡愁老爸 》1990法国,Bertrand Tavernier

凯瑟琳和父亲居住在巴黎,父亲是一个隐退的作家。经过心外科手术后抑郁寡欢,于是,他告别妻儿回到童年时的英国故乡,凯瑟琳和家人决定同往英国伴随着他。父亲第一次向凯瑟琳倾诉内心。父女谈天之中,死亡的恐惧始终潜伏着,过往记忆如斯沉重之际,生命却犹如云淡风轻……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7942/

註明:影片資料來自時光網站和豆瓣网站

参阅:
http://penguin.blogkaki.net/viewblog-103732

[ 點閱次數:14939 ]

小島的無名生物  ◎  劉富良
企鵝的蛋胚,新詩創作 2009-10-25 13:11:54
Bookmark and Share

Photobucket

千千萬萬
成形自對生活的恐懼
密密麻麻
終于爆發的細微憤怒
蠕動蠕動
悉悉窣窣地橫越小島版圖
自内陸莽林
向沿岸住宅區大舉挺進
入侵
小島居民井然有序的黃昏

廚房、廁所、臥室、客廳
盡是四下流竄的黑點
做活、沉思、休憩、聊天——
此刻已然毫無意義
低等無名生物全面掌控

自幽暗處傾巢而出
虛無的魑魅
籠罩小島的黎明時分,中斷
所有來不及完成的睡眠
(遍島羅列愛慾的殘骸碎片,
隨風彌漫文明的腥腐味)

而血紅旭日
即將誕昇如昨
如芻狗

稿于2006.05.10.12am

[ 點閱次數:17250 ]

別説你愛我  ◎  劉富良
企鵝的吟哦,歌詞填寫 2009-10-21 22:17:45
Bookmark and Share

《別説你愛我》

你說你愛我,很多人也曾說過
一夜后就蕭索

你說你愛我,你不懂我要什麽
寂寞才想起我

啊,你的愛逐流隨波
善變多多
如蝶撲花不盼結果

啊,我的愛隨你需索
任你揮霍
我終于明白所謂愛我

不輕易相信承諾
如廣告詞隨便說說
甜膩讓我胃脹好難過

啊,我的愛隨你需索
任你揮霍
我終于明白所謂愛我

啊,你的愛逐流隨波
善變多多
如蝶撲花不盼結果

誰的愛誰的荒漠
一陣輕煙時時吹過
貧瘠奢望一顆心赤裸

[ 點閱次數:14267 ]

虚无日记(1)虚无之浪  ◎  劉富良
企鵝的羽翼,情緒囈語 2009-10-18 12:16:27
Bookmark and Share

这几年我一直面临这种情况:我写了一篇文字,经常隔天却又懊恼不已,想要删掉或者隐藏所有我“呕吐”出的文字:在我的内心面临着巨大的虚无,我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说明(其实也不需要向他人解释,没经历过虚无的人不会了解虚无,就好比一般人不会明白忧郁症者的内心经历),我在挣扎,在矛盾交战:我是一个对意义特别执著的人,但我又同时质疑意义,认为世间一切可说是无意义的,我的内在有两股对立的暗流在交锋:极热与极冷,意义与荒谬,认真与漠然,爱与不爱,执著与迷惘,暴躁与忧郁,欲与灵,书写与沉默。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对文字如对生活一般那么汲汲营营),我书写是因为“被迫”,内在有股灵感之流要爆发而出。这就是为何我一直想要“戒”。我渴望平静,但内心时常在骚动着。一阵骚动,过后一阵平静。一阵平静,过后一阵骚动。互为因果。互为推动力和抵消力。如是缘起又缘灭,缘灭复又缘起。我寻思救赎,但又认为不存在救赎。我认为不存在救赎,反而让我更渴望救赎。正极必反,反极复正,正极又反。如是反复往来。不知何时方止。。。

[ 點閱次數:14618 ]

日本“麻木暴力大师”北野武——对人生的无意义的残酷体会  ◎  劉富良
企鵝的瞳孔,電影感想 2009-10-07 22:40:53
Bookmark and Share

 

北野武的暴力电影当中是含有cult的精神的。

老实说,我以前并不很懂得欣赏他的电影,但最近,我突然能够体会他的电影了,尤其这部《双面北野武》不知道怎的我非常喜欢。觉得它虽然有点晦涩混乱,却比之前的更能触及某种意义的深刻。

突然间我似乎顿悟了北野武隐约表达出的命题,其影片里那些为发泄而诉诸对抗的暴力,其实隐藏着他对世界的愤怒,以及对生存意义的解构。我的心理开始进入了其影片的心理世界。我尤其喜欢他影片中的小人物角色总是那么无意义的死去,以及无意义当中的悲凉感,他的主角总是沧桑中年男人,无论是黑帮老大或小喽啰,几乎总是表情麻木地凝望着海面。沉默當中饱含俗世忧伤啊。

意义和无意义的辩证,在北野武式嘲讽戏谑的叙事姿态下,把表面肤浅的玩笑和内心的苦涩掺和在一起,尽显伟大意义的卑微落魄。这一切无意义啊,我似乎明白了他笑中带苦的含义,我似乎明白了他的沧桑心境。理想是无意义的,只有欲望的莽撞,以及对卑微的领悟;如果生存终究要死去,我们的人生也可说是无意义的。 

然而,如果我写影评的话,恐怕将落入他所颠覆的严肃意义。。以意义探索反意义,这个意义本身就是一个吊诡,一个paradox

北野武的作品我看了 

凶暴的男人 (1989)  

3-4X10月 (1990)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1991)  

奏鸣曲 (1993)  

性爱狂想曲 (1995)  

坏孩子的天空 (1996)  

花火 (1997) 

菊次郎的夏天 (1999)  

大佬 (2000) 

玩偶 (2002) 

座头市 (2003) 

双面北野武 (2005) 

导演万岁! (2007) 

阿基里斯与龟 (2008)

 http://www.mtime.com/person/8928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

生平:

作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北野武为我们奉献了不少风格鲜明的作品。

生于东京。明治大学工学部肄业,当过出租车司机、脱衣舞秀场的喜剧演员,1973年与兼子清组成对口相声团体"Two Beat",活跃于电视及广播界,并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欢迎,成为日本80年代相声热潮的灵魂人。 

  1981年开始参与电影以及电视剧的演出,1983年第一次作为电影演员出演著名导演大岛渚执导的影片《战场上快乐的圣诞节》。1989年他取代著名动作片导演深作欣二,执导自导自演了处女作《凶暴的男人》而一鸣惊人,该片囊括当年前日本电影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奖,北野武出演的警察与冷血杀手对抗,让人过目难忘。之后的几部作品更奠定他成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自1989年首次执导《凶暴的男人》以来,不断破坏“规范”电影文法与台词,造就了独具魅力的“削落美学”。这些以蓝色为基调的影像,让“北野蓝”驰名世界。据北野武自己说,蓝色的背景,一方面可以从情绪上表现出求生的艰难,另一方面,从表演艺术角度讲,也可以如白纸般衬托出人物的细微变化。1995年驾驶摩托车发生意外,造成半边面部瘫痪。1997年,在遭遇车祸惨剧后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导自演的《花火》问世。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北野武自身的影子,他对生命和自身的审视反省,跃然纸上。该片当仁不让的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世界各地媒体将他与黑泽明并列,甚至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花火》也成为日本电影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这是自1951黑泽明的《罗生门》,1958年稻垣浩的《无法阿松的一生》获金狮奖以来相距39年第三个获此殊荣的日本人。 

  2003年又是北野武最辉煌的一年,他把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盲侠第N次搬上了银幕,推出《座头市》。2004年北野武主演了崔洋一《血与骨》,影片是在讲述着一个暴君式人物一生的浮沉。1920年一群逃难到日本大阪的朝鲜人的艰苦生活,北野武扮演的主人公金俊平是一个经受了各种磨难,却仍然性烈如火甚至非常残暴的男人。从多种侧面描画了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的挣扎与奋斗。身处他乡的朝鲜族人以及后裔,虽然生活的辛苦和环境的变迁都令他们疲惫,但是他们身上流着的血让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2005年到2008年,北野武相继推出旨在剖析自己创作心态的导演作品“自嘲三部曲”《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阿基里斯与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其他影评:

1.《有关愤怒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杭州) 2007-12-16 19:45:00

这老头居然和俺一个星座的。这老头愤怒啊,将愤怒化为艺术,有才!他的暴力恰恰反映了不做作的风格,他的电影里看得见真性情,关注人性不是像某些伪艺术家那样作秀。

2. 《大哥-北野武》

强尼帕西诺 发布于:2008-02-17 11:10

日本大导演中拍的片子,我看过的最多的是北野武,感受最深的是北野武,风格最鲜明的是北野武。我喜欢他的风格,喜欢他的沉默,喜欢他带着墨镜酷酷的样子

      大哥是位才华横溢的男人,喜欢自编自导自演。


     大哥生于东京。明治大学工学部肄业,当过出租车司机、脱衣舞秀场的喜剧演员,1973年与兼子清组成对口相声团体"Two Beat",活跃于电视及广播界,并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欢迎,成为日本80年代相声热潮的灵魂人。 


  1981年开始参与电影以及电视剧的演出,1983年第一次作为电影演员出演著名导演大岛渚执导的影片《战场上快乐的圣诞节》。1989年他取代著名动作片导演深作欣二,执导自导自演了处女作《凶暴的男人》而一鸣惊人,该片囊括当年前日本电影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奖,北野武出演的警察与冷血杀手对抗,让人过目难忘。之后的几部作品更奠定他成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自1989年首次执导《凶暴的男人》以来,不断破坏“规范”电影文法与台词,造就了独具魅力的“削落美学”。这些以蓝色为基调的影像,让“北野蓝”驰名世界。据北野武自己说,蓝色的背景,一方面可以从情绪上表现出求生的艰难,另一方面,从表演艺术角度讲,也可以如白纸般衬托出人物的细微变化。1995年驾驶摩托车发生意外,造成半边面部瘫痪。1997年,在遭遇车祸惨剧后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导自演的《花火》问世。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找到北野武自身的影子,他对生命和自身的审视反省,跃然纸上。该片当仁不让的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世界各地媒体将他与黑泽明并列,甚至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花火》也成为日本电影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这是自1951黑泽明的《罗生门》,1958年稻垣浩的《无法阿松的一生》获金狮奖以来相距39年第三个获此殊荣的日本人。 


  2003年又是北野武最辉煌的一年,他把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盲侠第N次搬上了银幕,推出《座头市》。2004年北野武主演了崔洋一《血与骨》,影片是在讲述着一个暴君式人物一生的浮沉。1920年一群逃难到日本大阪的朝鲜人的艰苦生活,北野武扮演的主人公金俊平是一个经受了各种磨难,却仍然性烈如火甚至非常残暴的男人。从多种侧面描画了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的挣扎与奋斗。身处他乡的朝鲜族人以及后裔,虽然生活的辛苦和环境的变迁都令他们疲惫,但是他们身上流着的血让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2005年和2007年,北野武相继推出旨在剖析自己创作心态的导演作品《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 


       看过大哥的五部片子,《花火》,《大佬》,《坏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性爱狂想曲》。大哥的片子很暴力,他的暴力不止是毫无征兆突然迸发的血腥,而是这一切都有一个温柔底衬,一双天使之眼的守护。暴力因此而动人,或者,我该说美好。他有自己风格的暴力美学。


       大哥的电影,配乐使影片增色并赋予他生命和内涵, 当北野武遇见久石让,就堪称完美组合之一。久石让打造了许多北野武作品的配乐,从1991年《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直到2002年的《玩偶》,两人的合作关系才暂时中止。大哥就是大哥,十个大哥,九个坎坷。   


       我爱大哥,喜欢他的风格,喜欢他的沉默,喜欢他带着墨镜酷酷的样子........


 

 

[ 點閱次數:15520 ]

二句概括日本“欲望現實大師”今村昌平的表達主題  ◎  劉富良
企鵝的頭腦,導演關注 2009-10-04 12:11:31
Bookmark and Share

 

 

現實之惡濁;生存之奮鬥。欲望之橫流;靈性之殘喘。

 

 

“我將書寫蛆蟲,至死方休!”這句說得好。為他勇於批判體制和人性的真誠敬杯。

 

 

同樣屬於日本新浪潮反叛導演,他其實比大島渚更能深刻地描寫出人性現實之惡。今村昌平堪稱是亞洲電影界的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也是全世界難得可貴不虛僞的“批判大師”之一。

 

今村昌平 Shohei Imamura 的作品有

 

被偷盗的情欲 (1958) (看过)

西银座驿前 (1958) (看过)

无止境的欲望 (1958) (看过)

哥哥 (1959) (看过)

猪与军舰 (1961) (看过)

Nianchan (1959)

日本昆虫记 (1963) (看过)

赤色杀意 (1964) (看过)

人类学入门 (1966)

人间蒸发 (1967)

诸神的欲望 (1968)

复仇在我 (1979) (看过)

乱世浮生 (1981)

楢山节考 (1983) (看过)

人贩子 (1987)

黑雨 (1989)

鳗鱼 (1997) (看过)

肝脏大夫 (1998)  (看过)

赤桥下的暖流 (2001)  (看过)

http://www.mtime.com/person/892800/filmographies/

 

附錄生平  

生于日本,1951年毕业于筑波大学,后在松竹公司大船摄影所任助导,不久即任导演小津安二郎导的《早春》一片的助导,并与小津合作了三部影片。他也与野村芳太郎及川岛雄三等导演合作过。 

 

 

1958年今村昌平开始为川岛雄三写剧本《幕末太阳传》,该片成为川岛的代表作。同年,今村被赏识,执导其首部电影《被偷盗的情欲》。前三部电影的成功,使今村一跃成为一级导演。他还在60年代末(日本电影工业衰退时期)拍摄过一系列纪录片。1979年他最富争议性的电影《我要复仇》上映,这是他蛰伏六年后的作品。影片改编自一件真人真事的连环凶杀案。案件中的罪犯榎津岩(绪形拳)自青少年时期己经常入狱,长大后更多次用假冒的身份行骗及劫杀。 今村昌平用了钜细无遗及极其冷静的手法,记录著榎津岩的犯罪过程,但却完全拒绝解释他的犯罪来心理。影片虽然交代了榎津小时候目睹父亲(三国连太郎)被军队毒打的情形,又细致描写了他在服刑期时其父与妻子发生了一段不伦之恋,但却没有进一步暗示这两件事与榎津的行凶动机有任何关系,回避了简化的心理分析。 影片成绩蜚然,为今村三年后在康城勇夺金棕榈大奖奠下了基础。他以彻底的现实主义风格及对日本社会的彻底调查与深刻的洞察力在世界影坛享有声誉。 

 

 

在日本电影处于低潮时期,他创办了日本电影学校,培养热爱电影的年轻人,致力于日本电影的复兴。1983年改编自深泽七郎的同名小说《楢山节考》,由今村昌平编剧兼导演。威震戛纳,获得当年金棕榈大奖。1958年木下惠介曾把相同的故事拍摄成电影,轰动一时。1997年,他的作为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鳗鱼》再夺戛纳金棕榈大奖。在日本《电影旬报》评出的日本最佳100部电影中,今村昌平的入选有6部。《鳗鱼》获得金棕榈奖的四年之后,今村昌平组织原班人马拍摄了《赤桥下的暖流》,同样好评如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村昌平与小津》


chuenMing 发布于:2009-07-18 21:54

今村昌平 (1926~2006)
小津安二郎(1903~1963)


日本新浪潮的一众反叛心重,自我意识强,对于专制的生活,自然大感不喜。成名前的今村昌平,就在松竹片商当副导,而且还是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之膝下门徒。


能受教于电影大师,确为一般影迷梦寐以求之遭遇,可谓求之不得。但对于性格掘强的今村来说,就不是味儿啦!(两人关系之精彩好比肥皂剧)在他眼中,小津是多么迂腐,其镜头下的一切事物,并不存在于战后的日本。


是否只有丧失情感的人种,才能成为导演? ”今村如是说。他怒指小津只懂堆砌个人幻想,迷留中产生活,对于城中受苦的底下层却并不在意。说白一点,就系亳不写实。今村在自传中曾写过以下两句: “对于我们这些在黑市长大的一群来说,根本没有见过小津电影里那样的家庭。 ” “要说榻榻米,我们也只是看过黑市中那些又小又脏的而已。我的作品里,怎么都拍不出像小津那些白白的干净的高雅的日本客厅“ 。可想而知,小津的电影在其眼中,地位有多”高“了。


但为什么要受气呢?大可一走了之嘛,竟待在一个自已亳不欣赏的人身边,而且还当其扶助长达几年,难道是被虐心态暗中作崇?原来当时日本讲求师资与经验(我想现在也是吧),要有一定程度的名气和认可,人家才会放下疑心招至其下。所以今村才一直忍气吞声。至于当初为何选小津为师,现引今村一句说话作解: “我是猜拳猜输了,才到小津组拍片的。 ”


即使是小津的拍摄手法,也被今村批判得连一文钱也不值。小津指导演员时,要求对方必须跟足剧本指引地演。就连转头的角度,步数,移动速度都要绝对准确。(难道小律安二郎在执导时,会手持秒计?)对于这种机械性的演译方式,今村怒不可遏。


尽管如此,小津无疑对今村有一定程度之影响,不过全为负面。但没有小津,就没有后来的今村昌平。


今村就曾经供其剧本创作(后来的“猪与军舰” 1961年)给小津过目。(我猜他是出于挑战之心)小津对于剧本中的大量性描写当然感觉不悦,并回答了一句“为什么你总想拍这些蛆虫一样的人? ”当时年少气盛的今村随即举指立誓:


 


“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止。 ”


 


所以今村昌平的作品只会专注两回事,人的下半身与社会底下层。

后来,此位未来大师转投另一片厂日活,并写下寥若剧本。经过慢慢的成长,亦适逢60年代日本新浪潮的影坛革命,今村昌平借势拍下无数佳作。( 1963年年,亦是小津安二郎离世之年所拍的“日本昆虫记”及1966年的“人类学入门” )之后新浪潮的浪波虽被止息,但他却转拍纪录片,其作品忠于展示事物的本身。 1979年,其杰作“我要复仇”诞生,并摘得当年电影旬报十大电影挑选之第一,亦令主演绪形拳深入民心。这部纪录似的剧情片,全以客观述之,冷冷说出连环杀手一生的血与欲。风格如死亡般寒冷,亳不温心。(与 迈克尔 哈尼克的Funny Games相似)


1983年的“楢山节考”及1997年“鳗鱼” ,令今村两度得到康城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而这个衔头(两度金棕榈奖)在日本唯他所独有。拍摄那部关于生死执问的“楢山节考”时,他当真在山上筑建农村,亦死守其中,用整整一年时间等稻秆收成,为的就是写实感。本片以三年时间拍就,就此,今村得到了“实证魔”之恶号。看来,倒有几分其师之风范。(也令我想起另一“疯子”维尔纳 赫尔佐格 )


2006年,一代电影大师今村昌平与世长辞,终年80岁。但他未带其所作而去,故此,我们还能一览大师的风采。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世界,希望他在乐其中,且不会碰到小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记:

这几年,我比以前更加能够欣赏描写人性丑恶的导演。我想,这和社会历练有关。以前一直在校园内执教,不知社会之浊。描写丑恶的导演,其实在东方尤其是华人社会里很吃亏且不讨好,因为一般观众多爱看描写美好的作品,一般观众排斥描写丑恶或沉闷的作品。但描写丑恶,只要触及真实,又何惧面对真实呢?

[ 點閱次數:17238 ]

頁數 : << 1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49 >>

企鵝國度

恍如冰山一般凝固,冷峻;又恍如冰川一般消溶,浮晃...的灵魂

筆名企鹅先生(Penguin)。同时是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者。生命里有三大热爱:第一是写诗(零的睡眠,眼睛事件,地下国度,寂寥大地,四月感觉)第二是看电影,第三是唱歌,皆是浮生时时刻刻忧伤的出口。 1976年8月生于怡保市,狮子座。“声色男女”电影俱乐部活动委员之一。 最喜爱的诗人夏宇、陈克华,作家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张惠菁、米兰昆德拉,导演蔡明亮、格林那威、贾木许、侯麦。 欢迎浏览我在电影网站的主页 〉〉〉 http://www.mtime.com/my/penguin/

您目前是訪客身份。
請用以下一項機制登入或註冊:
  • » 使用Facebook帳號:
  • » 使用有人部落帳號:

搜尋

2月 2025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XML Feeds

誰在線上?

  • 訪客: 41
本網部落格系統由「有人出版社」基於  系統建製。本網頁面設計由「有人出版社」完成。

有人出版社于2003年成立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由一班年輕的中文寫作者組成﹐目前以業余方式刻苦經營。其成員背景多元﹐來自廣告﹑資訊工藝﹑新聞媒體﹑出版﹑音樂﹑電影甚至投資界。有人虛實並行﹐除了經營網上"有人部落"﹐也專注藝文書籍的出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