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 >>
Appam一詞起源自南印度,已毋庸置疑。
我曾在十多年前,於檳島的某巴剎遇見一位印度老兄在賣Appam,招牌竟有趣地寫著“阿榜”兩個斗大的中文字眼。
“阿榜”從南印度千里迢迢來到大馬,於時間長河中輾轉了好幾個世紀,已從Appam蛻換成馬來化的Apom、Apong 或Apam。同時也繁衍出多種變奏,一時Balik,一時Manis,一時Telur的,單看名字就知道有多本土化了。
[ 點閱次數:46260 ]
肯定不是應景之作。
中秋已過,才想到要寫篇公仔餅。
近日聞“奶”色變,對Made in China顧慮再三,惶恐失望之際,卻欣欣然看到中國太空人在電視屏幕上作太空漫步,猛然想起我6歲時候513剛過,社會仍處於恐慌及重新洗牌之時,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則在7月20日成功登陸月球,首次實現人類登上另個星球的夢想。
[ 點閱次數:39348 ]
檳島汕頭街有攤杏仁茶,配上油炸粿,是古早味的重現。
我常帶朋友夜訪汕頭街,為的就是探古知食,追溯漸漸消失的市井老滋味。
然而,朋友當中,十之六七對杏仁食品懷以抗拒之心,無論是杏仁茶、杏仁餅,還是杏仁豆腐,主要是因為無法接受那有如“木虱”的怪味!
不過,當我問起是否也同樣對巧克力及西點蛋糕中的杏仁(Almond)退避三舍時,大伙才恍然睜目:怎麼從未想過這問題呢?
[ 點閱次數:43162 ]
即將出版我的第一本飲食雜誌書,選了15種食物深入考究撰寫,以全彩印刷。
為了讓讀者瞭解更完整的本地飲食風貌,除了增添食譜及推薦國內我認為較具代表性的相關食肆外,也嘗試在文本後面延伸每種食物的相關閱讀;比方糯米雞,讓我聯想到的肯定就是100%本地原創的“雞窩包”。
[ 點閱次數:48533 ]
不只一次,我在文章裡提到這攤豬腸粉。
心情總是愉悅的,想像滑溜溜的雪白腸粉與舌尖碰觸的那刻,倒有跳舞的感覺。
如何向外地朋友準確說出這食攤的位置?對我這同樣不是檳城人而言,多少有點難度。我曾攤開地圖,在Lorong Macalister的地方畫一記號,跟當時準備北上尋食的朋友們大力推薦:好吃的豬腸粉就在這裡啊!為了表示自己對檳城的“融入”,還特別強調了一句:就在“姓王公司後”!
哪知道當他們回到吉隆坡時卻把我給罵個臭頭,說走完整條Lorong Macalister,也找不到一家寫著“姓王公司”的茶室,更不用說甚麼茶室“後”面的豬腸粉了!
[ 點閱次數:46673 ]
上期寫過亞參叻沙(Assam Laksa),提到Laksa一詞源自古印度梵文的Laksha,意思就是“千計無數”。文中也提到了吉蘭丹和登嘉樓的Laksam,說是從Laksa一詞所洐身出來的“變調”。
翻閱歷史,自公元一世紀起,印度商人已開始往東南亞移殖,從最初的經商、傳教,到居留下來後“劃地為王”,或以其顯赫富有的地位掌控了朝中實權,在各地建立起許許多多的“印度王朝”及“印度化”國家。像柬埔寨的扶南國、吾哥王朝以前的真臘、越南地區的占婆、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爪哇的滿者伯夷、泰國南部克拉地峽及北馬一帶的赤土(宋卡)、盤盤、狼牙修、吉打、丹丹(吉蘭丹)等,都曾深受古印度文化影響。
如今回首,千百年過去,雖然回教自13、14世紀在本區域掘起後,古印度文化經已式微,然而從各地的民俗風土中仍察覺出其微妙的琢痕,尤其飲食方面,一旦深入探索,將是挖掘不盡的寶藏!
[ 點閱次數:37635 ]
常聽到有人斬釘截鐵的說:一離開檳城,就沒有好吃的亞參叻沙!
幸好檳城人不會“聰明”到將亞參叻沙給申請為文化遺產,然後製定一套“金牌”食譜,凡要掛上檳城亞參叻沙招牌者,都必需符合“規定”!
其實,食物的精彩就在於多元,你一口認定亞三叻沙就是這風味的同時,也斷然關上味覺之門,拒絕了亞參叻沙還有其他風味的“可能”。
[ 點閱次數:46600 ]
我的安樂茶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