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童年記憶的轉角,有攤崩大碗涼茶。
大熱天裡穿越鬧絡汗流的茨廠街,兩旁流動攤販都撐起了古樸的油傘遮蔭,當時市面上七彩艷色的塑膠大陽傘還不多見呢!行至與蘇丹街交界之處,大姐總會特地拐向這街角喝杯“青草水”,說能消暑解熱。
我怕青草苦澀味,總在大姐循循善誘下吞嚥三兩口,代價卻是之後可以獨享一杯冰鎮清甜的菊花水,或現搾的甘蔗汁。也忘了當時攤頭上是否寫著“崩大碗涼茶”的招牌,打從一開始我們就稱它“青草水”了;放糖漿或以鹽巴調味皆可,一般上為了降火解毒老板總會建議顧客選擇後者,設想一杯青澀苦口、略帶鹹味的墨綠汁液,對個小學生來說是多麼恐怖的味覺經驗啊!
[ 點閱次數:23345 ]
車子停泊在晨光滿滿的文化街。
不對!我還是鍾情於小時的記憶。恍惚間,童年還依舊被母親及阿姨拖著手,穿過這條“戲院街”(Jalan Panggung),拐個彎去光顧那家由媽姐經營的佛有緣齋菜館;那是三十多年前的如煙往事,當時下坡到茨廠街是件大事,一碟火候到家的廣府炒鴛鴦,便莫名地把60年代的舊時風味給鎮鎖在童年的記憶深處。
記得當時我曾抬頭認真地問:戲院街怎麼沒有戲院呢?就如現在穿過文化街,心裡總惦思著該如何向後輩闡述“文化”這碼事!
[ 點閱次數:40389 ]
妻的失敗之作。
我連續拍下整個塌陷過程。從烤箱端出那刻算起,膨鬆幻覺如座空中花園,洩氣般急速下陷,美貌稍縱即逝。
已是預知的了。妻說。
[ 點閱次數:19679 ]
沿舊橋過港到南巴生,探尋這條俗稱印度街的前身。
[ 點閱次數:22370 ]
●過港
一條河將吧生市鎮分成南北兩吧。
有次我在南吧向一賣肉骨茶店的老板問起他哥哥的近況,他說到“過港”那裡另起爐灶去了;我問“過港”在那裡,他說過了橋就是。當我過了港到北吧找上哥哥的店時,做哥哥的卻說弟弟仍在“過港”那裡守著祖業!
[ 點閱次數:16981 ]
清晨,蹲在街心,慌著尋找新鞋。
除夕一過,沿街遍佈厚厚一層紅彤彤的鞭炮屑。思士街的年貨市集早已退去蹤影,商家們以淹去腳丫的一街紅艷,熱熱鬧鬧的迎迓新歲旺年。
提步走啊,便會看見你的寶貝新鞋!大姐回過頭笑著催促。
我才不理,固執地伸手探進腳下一片紅色的紙屑………。
[ 點閱次數:24440 ]
十多年前剛從台灣回來的時候,有次在新年前後到獅城出差。飯局上被當地廠商誤認為台灣狼(人),撈撈聲中,一盤七彩魚生便七嘴八舌講足一盞茶時間,看他們沾沾自喜,一番豪情過後,結論只有一個:哼!你們台灣沒有是吧?撈魚生是100%新加坡獨創的年菜呢!
[ 點閱次數:29789 ]
友人問起粿加必(Kuih Kapit) 為何又稱作情書 Love Letter?
一時遲疑,聽過的多種說法頓時湧現,卻選擇有所保留的不願直言。
[ 點閱次數:24801 ]
我的安樂茶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