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份子︱ |
首頁︱鏡像︱購買出版品 |
頁數 : <<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20 >>
自從萌起知食興趣,出版“知食份子”一書後,常受邀到各地談吃說史,皆大膽以“吃甚麼最XX?”為題,開講當地哪些食物最具代表性。
像朋友所說,這好比到別人家裡教人家如何掃地,一不小心就被人掃出門外!下場堪虞。
[ 點閱次數:20721 ]
6,70年代的童年,家在安邦大街後面的木屋區。
門前有條泥沙路,通向大街。靠近街口地方,有間家庭式的麵包工廠,經過時若碰巧遇上麵包出爐,那股香味才真教人垂涎。
那是面長長的側牆,無門無窗,經過時也只有聞其香不見其影,純屬嗅覺上的讚嘆。
[ 點閱次數:23704 ]
我甚麼都不說,先讓大家看看這則有關肉骨茶起源的傳說:
相傳當年有位公主,從中華大地嫁到馬六甲,但公主出閣後思鄉情切,終日愁眉不展。馬來西亞蘇丹為搏紅顏一笑,下令誰若想出一道菜式,令公主吃得開懷,必定重重有賞。於是,一名聰明的華籍宮女,就將家鄉的上等藥材加上香料,跟肉骨一起放入鍋裡燉煮,這道菜終於獲得公主歡心,而這個宮廷御用食譜,則輾轉傳到民間,成了現在的肉骨茶。
[ 點閱次數:23714 ]
主辦:大眾書局 - 茨廠街大眾讀家
宗旨*:以感性和知性的結合教學,提倡及推廣社區關懷,走出自己的文化傳承。
主題:閱讀出走 ● 茨廠街知食之旅
導覽老師:林金城
對象:對飲食、茨廠街文化,及社區關懷有興趣的大眾
人數:15-20位
費用:RM80
(包括早午餐,教學費及《知食份子》,《大眾美食@吉隆坡》各一本。)
[ 點閱次數:19050 ]
還是先來瞭解甚麼是Telur Pindang,我想大多數華人連聽都沒聽過。
其實,Telur Pindang跟我們華人的茶葉蛋有點相似,我們以茶葉、八角、甘草、桂皮、花椒、丁香、醬油、鹽和清水滷製,而馬來人則使用大量的草葉如番石榴葉、月桂葉(Daun Salam)、野牡丹葉(Duan Senduduk)、山竹葉和香茅等,並加上紅蔥頭、南薑、芫荽仔、亞參片及鹽水調味。
[ 點閱次數:24869 ]
有關晚清名臣左宗棠與食物的對話,一般不離兩者:左公雞和滿煎糕。
前者又稱左宗棠雞,在美國取了個洋名叫General Tso’s Chicken,意譯就是左將軍雞也。
在湖南菜(湘菜)中,左公雞算是一道地方名菜,然而在中國的知味世界裡卻不甚流傳,甚至許多中國人都未曾聽聞,反而後來傳至美國,竟在異地大紅大紫起來,甜酸微辣的口味虜獲許多老外的味覺,再加上大導演李安的“推手”強推一把,一時之間,不成為美國中餐館裡最熱點的招牌菜都難,甚至回流到華人世界“光宗耀祖”一番。
[ 點閱次數:41373 ]
懂得這幀照片背景的朋友,少有不投以羨慕眼光,都說難得家人幫我留存這份珍貴的童年記憶,甚至笑說冥冥中似乎已註定3,40年後,我會從寫詩轉向以知食態度品味人生。然而,這對我已不那麼重要了;煮這頓飯的大姐,和及時拍下這幀片影流光的表哥,都已相繼辭世,彷彿留下尚未足歲的我,仍傻呼呼地坐在兩張板凳疊成的餐桌前,堅持要自己拿起湯匙,初嚐平生第一口馬來椰漿飯,之後就再也不要別人餵食。
獲知入圍2007年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生活品味” 初選後,想要做的竟然是將童年深處的小板凳給通通搬到陽光底下,挺身坐好,以最懷念的心情吃他一盤椰漿飯。
[ 點閱次數:13892 ]
揮別太平,向炒粿條小販要了兩掌“大葉婆”,漏夜帶回吉隆坡。
雨城的潮州粿條分兩種炒法:鮮蚶豆芽的,屬古早炒蚶粉的原創腳本,星馬通行;另種炒魚丸粿條,則太平專有,離開雨城就難以覓尋,是許多異鄉太平人的味覺鄉愁,是旅客在總結旅程時以示“到此一遊”的知食印記。
[ 點閱次數:20974 ]
我的安樂茶飯
最新回應